• 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H+ , 则酸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反应 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盐通常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 2、池中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物体B,水池侧面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MN, B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射到水面上的P点并进入水中,请画出由B点发出经P点进入水中的光路图。

  • 3、如图a,顾客AB站在倾斜放置的平面镜前;在图b中画出顾客在平面镜中的像

  • 4、有同学发现课间远眺时,眼睛会很放松,而近距离观看书本时,眼睛会很累;因为眼球中的睫状肌会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观察不同远近的物体;

    (1)、当我们结束这场考试后,请到教室外进行远眺,你的睫状肌会舒张使晶状体曲度 , 焦距(选填“变长”或“变短”);
    (2)、手机相机模拟了人体的眼球视觉成像过程,光学镜头相当于人体眼球的晶状体,感光传感器模拟(填眼球结构);
    (3)、为使轻薄的手机也能拥有更好的长焦远摄能力,潜望式长焦镜头应运而生。图甲、乙分别为旧款、新款潜望式长焦镜头模组。新款通过平面镜和三棱镜多次(选填“反射”或“折射”),从而实现在有限的厚度内,加大镜头与传感器距离,实现更大的焦距;
    (4)、手机的等效光学变焦倍数=长焦焦距/主摄焦距,拍摄远景物体时需要高倍镜头;某手机主摄焦距为23毫米,潜望式长焦镜头模组有12毫米、75毫米以及120毫米三种焦段;拍摄月亮选择的最佳镜头焦段是(选填“12毫米”、“75毫米”或“120毫米”)。
  • 5、学校 logo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学校文化墙上需要一个直径为1米,图文均正立的logo,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更换 logo底片,现向同学征集投影方案,小正利用logo底片(直径2厘米)、纸板、打孔器和手电筒自制了“logo投影装置”,示意图如图甲:

    (1)、小正进行了2.0版本的设计(如图乙),就是用凸透镜代替小孔,在调试位置的过程中为保证 logo投影大小还能达到1米,应在(选填“A”“B”或“C”)位置固定凸透镜;
    (2)、小正在使用2.0版本的装置,想要让像成在白墙的中央,且在白墙上要看到正立的 logo,则在安装投影装置时,需要注意什么?
  • 6、为了观察太阳系内的各种行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开普勒望远镜,小滨制作的望远镜原理如图甲所示。

      

    (1)、该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体经过次折射成像。生活中与图中目镜工作原理相同的工具是
    (2)、中秋节小滨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如图乙所示,则他利用望远镜看到的像是____。
    A、 B、 C、 D、
    (3)、小滨发现若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太远,通过目镜就会看不到月亮的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7、小余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5

    3.5

    5

    4.5

    10

    4.5

    15

    4.5

    (1)、一段时间后,小余发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2)、小余选的是编号为的凸透镜。
    (3)、小余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小余看到的像应是(填字母)。
  • 8、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回答: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移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看见它们重合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反射和折射”)。
    (2)、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蜡烛A的像总是在蜡烛B的上方,则玻璃板的放置可能是如图(选填“乙”或“丙”)
    (3)、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将蜡烛B换成光屏并前后移动,若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A的像,可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然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B的边缘画圆(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A到玻璃板的距离LA , B到玻璃板的距离LB , 多次改变A 的位置,得到三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

    次数

    1

    2

    3

    平均

    LA/ cm

    4.00

    5.00

    6.00

    5.00

    LB/ cm

    4.00

    5.00

    6.00

    5.00

    小科将三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LB和LA的平均值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请判断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9、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半圆形滑轨固定在水平底座上,其圆心O处放置一小平面镜,红色激光笔A可以沿滑轨自由滑动,发射的激光始终对准圆心O点:L形支架上激光笔B发出绿色激光,该激光垂直于平面镜射入圆心O点。

    (1)、实验中激光笔B发出的绿色激光用于模拟(选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法线”
    (2)、实验过程中,小科观察不到激光的传播路径。请你提供一种能将光路显示出来的措施: 
    (3)、光路显示出来后,小科从半圆形滑轨的侧面某一位置观察。发现所有光束刚好重合,经多次改变红色激光的入射角度均能出现这种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敏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凸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1)、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采用了下列方法: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对水凸透镜(填“注水”或“抽水”)。
    (3)、在如图甲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11、小敏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 的地方,像到小敏的距离为m;小敏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 12、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由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1)、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2)、要使该装置更灵敏,即液面变化高度一定时光斑移动更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是
  • 13、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 窗户中的像将 (选填“随”、“不随”)窗平移;你若将乙图Q窗户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90°,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 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A 点的像移动轨迹是 

    A折线;B圆心角为90°圆弧线; C圆心角为180°圆弧线;  D圆心角为360°圆弧线。

  • 14、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填感觉名称)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形状的形成部位是
    (2)、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 15、如图所示,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从远处逐渐贴近刻度尺,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丁、乙 B、甲、乙、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 1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先固定好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距离蜡烛为16cm和24cm时,光屏上先后两次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的像是缩小的 B、第二次的像比第一次大 C、蜡烛和光屏间的距离是40cm D、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 17、如图甲所示,小科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虚像 B、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将漫画靠近水杯一些,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始终是掉头的 D、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f<u<2f,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 18、雾视镜能使人眼产生“雾视”,从而刺激晶状体变薄,重新看清物体,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效果。“雾视”原理为: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使人眼看不清物体。图中能正确表示雾视镜的“雾视”原理的是( )
    A、 B、 C、 D、
  • 19、杭州洲际酒店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只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 一定角度(<90)

    ②只将平面镜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A、只有①④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③④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