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瓶子,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橡胶塞的中央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水。如果分别将塞在瓶壁上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拔掉,那么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孔有水射出,b孔没有水射出 B、b孔有水射出,a孔没有水射出 C、a,b两孔都有水射出 D、a,b两孔都没有水射出
  • 2、如图所示为探究固体压强时的情景,图甲中,两手指间水平挤压铅笔,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若将铅笔按如图乙所示竖直放置,(填“能”或“不能”)得出以上结论。

  • 3、为了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某研究团队设计出了一种镜片厚度可以改变的眼镜(如图甲所示),它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镜片厚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为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此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后→远视→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A、远视,镜片Ⅰ B、远视,镜片Ⅱ C、近视,镜片Ⅰ D、近视,镜片Ⅱ
  • 4、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B、减小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C、只增大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便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的大小 D、只减小透镜与纸之间的距离,不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l 的大小
  • 5、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 时,像的高度为h1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 B、s1<s2 C、1>2 D、1=2
  • 6、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解析 光线经过甲透镜之后,折射光线发散了,故甲透镜应为凹透镜;光线通过乙透镜之后,折射光线会聚了,故乙透镜应为凸透镜。
  • 7、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以演奏二胡为例,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指按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 B、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拉弦是为了改变音色 C、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这是二胡发出的声音 D、与二胡距离不同的人听到二胡声音的音色不同
  • 8、〔项目实践〕科学家们用天文望远镜探索宇宙,小明也自制了一个望远镜。
    (1)、〔项目原理〕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所成的像虽然是缩小的,但人眼感觉物体被“放大”了,原因是
    (2)、〔选材制作〕实验室中有多块透镜,小明利用太阳光测它们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当纸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即可测出焦距。请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焦距f。

    (3)、图乙为自制望远镜的结构图,实验室的四个透镜如图丙所示,若把透镜A作为物镜,为了使望远镜放大倍率更高,可选择透镜作为目镜。
    (4)、〔项目改进〕小明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远处物体时,出现了以下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问题

    改进方案

    问题1:物镜筒与目镜筒中间的缝隙漏光

     

    问题2:看到的像不清晰

     

    问题3:视野范围太小

     

    问题4: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不便于调节

     
  • 9、小阳用自制水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图甲中的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其焦距为 f甲。通过注水和抽水让该水透镜分别形成图乙、丙所示的形状,以此模拟近视和远视的主要成因,其焦距分别为 fz、f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f>f B、图乙所示的水透镜能够模拟远视的成因 C、图乙所示的水透镜的折光能力大于图甲所示的水透镜 D、在图丙所示的水透镜前面放置一个适当的凹透镜可以实现其所模拟的眼睛的矫正
  • 10、如图所示为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 B、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 C、近视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 D、结构④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 11、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 f 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 f 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C、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见广告图标,应投影在光滑的地面
  • 12、透过树叶上的露珠可以看到露珠后方倒立、缩小的景色,若把这时的露珠看成是一个焦距为 f 的凸透镜,由此情景可判断,露珠到后方景色的距离u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小于 f B、大于2f C、等于2f D、在 f 和2f 之间
  • 13、为“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水透镜(用透明胶膜盛水制成的一个水球),水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其凸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征是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同时可推断出此时水透镜的焦距可能是(填“8cm”“18cm”或“28 cm”)。
    (2)、若图中情形时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右侧,则应该把图中的光屏远离水透镜或对水透镜进行(填“注水”或“抽水”)。
  • 14、小明在房间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如图所示。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

    A、都是正立的 B、都是虚像 C、透镜在 A 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D、透镜在 B 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 15、如图所示,在水中平行于凸透镜(由玻璃制成)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取出,放置于空气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将会聚于(   )

    A、S 的下方 B、S 的上方 C、与S 重合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6、透镜的类型可通过其对光线的作用来判断,小柯记录了光线通过四个透镜(图中用虚线框表示)时的情形,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甲、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 17、雨后空中残留着许多雨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就有可能看到虹和霓,如图甲所示。虹是由阳光射入小水珠,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被分散为各色光形成的,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乙中用实线表示。霓是由阳光射入小水珠,经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被分散为各色光形成的,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乙中用虚线表示。因为霓比虹多一次反射,出射光比较弱,所以霓的光带色彩不如虹鲜明。

    (1)、判断霓在虹的上方还是下方。
    (2)、分别判断虹和霓的最外沿是红色还是紫色。
  • 18、小科把大半盆清水放在日光下,再把一块平面镜斜放在盆底,如图所示。日光射进水中,在左边的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小科下列的一些认识中,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中,日光经过了两次折射

    ②光屏上的彩色光带从上(B点)到下(C点)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颜色排列

    ③日光中各种色光在水面的折射能力不同————红光折射能力最强,紫光折射能力最弱

    ④随着水面的上升,彩色光带BC会逐渐下移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全部
  • 19、如图所示,图甲是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图乙中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 从空气斜射入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对于图乙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 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 C、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 D、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
  • 20、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 点斜射到烧杯(未画出)内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后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一光点 B。

    (1)、图中折射光线在刻度尺上也形成一个光点 C(图中未画出),则B、C两光点到界面的距离大小关系是:SBD(填“>”“<”或“=”)SCD
    (2)、调整水面高度后,使光斑出现在烧杯底,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会如何移动?(填“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