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25
50
60
70
25
溶剂种类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酒精
溶剂的质量/g
10
20
30
20
20
20
10
溶质M的质量/g
7
7
7
5
5
5
7
溶解物质的质量/g
2.1
4.2
6.3
5
5
5
0
(1)、分析实验数据后,甲组同学认为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多少有关,而老师认为该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什么?(2)、乙组同学实验后得出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无关。但这一结论与事实不符,你认为与事实不符的原因是。(3)、丙组同学的实验可以和实验1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4)、25 ℃时,100g水能溶解物质Mg -
2、如图所示,将5 mL液体加入装有几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
I
碘
水
固体不消失
Ⅱ
碘
汽油
固体消失
Ⅲ
高锰酸钾
水
固体消失
Ⅳ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
A、Ⅰ和Ⅱ对比————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 B、Ⅱ和Ⅳ对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 C、Ⅱ和Ⅲ对比————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Ⅲ和Ⅳ对比————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3、在水中滴加红墨水后振荡,得到液体①;再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乙醇,得到液体②,振荡后得到液体③,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体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体②的现象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 C、液体③的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
-
4、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C、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5、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些设施,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和储存雨水,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释放和利用。结合水循环模式图,强降雨后,海绵城市可以减弱的环节是( )A、①蒸发 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 D、④地表径流
-
6、请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和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紧缺程度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米3/年)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699
重度缺水
500~999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③。(2)、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然后在非雨季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填序号)环节。(3)、某年杭州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1834 米3/年,据上表资料分析,杭州属于缺水城市。(4)、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下列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填序号)。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7、台风多发生于夏季,属于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台风发生时,过程⑥也在进行 B、台风中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过程⑦ C、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夏季旱情 D、台风带来的降水会使过程⑤中的流量增加
-
8、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前列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
9、如图甲所示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如图乙所示为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亚洲淡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B、亚洲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最少 C、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D、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等
-
10、小明旅游住宿时发现,酒店房间内的电路设计得很智能,当客人入住酒店时,只有将钥匙牌插入指定位置(相当于开关S1闭合)后,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离开房间,将钥匙牌取下,房间内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小明进入房间,插入钥匙牌,卫生间内的电灯 和排气扇立即工作,且排气扇的转速可以调节,小明按下走廊灯开关 走廊灯 亮,但灯光比较暗,若有声音,灯就会变亮。
现有一个电源,普通开关 和声控开关 , 灯泡2个,定值电阻R、排气扇Ⓜ、滑动变阻器各一个,请帮小明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
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示意图判断密封盒内灯泡与变阻器的连接方式,进行实验并记录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电源电压U/V
变阻器的电阻R/Ω
电流表的示数I/A
第一次
6
15
0.5
第二次
6
5
(1)、该同学认为,如果灯泡和变阻器是串联的,那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测量的就是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因此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V,大于电源电压,因此其连接方式为并联。(2)、在图乙虚线框内将密封盒内的电路补充完整(变阻器用“”表示)。(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二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灯丝电阻的变化忽略不计)。 -
12、如图所示的暗箱电路盒,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灯泡又都熄灭;将其中一个灯泡拧下,再闭合开关,发现另一灯泡仍发光,则该暗箱电路盒的电路连接可能是( )A、
B、
C、
D、
-
13、小星发现轿车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都设有安全带提醒电路,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电路不工作。S接通后,只要有人坐在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 或 受力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同时铃响(灯与铃的工作互不影响),提醒他系上安全带后(即将安全带的插头插入连接插座内),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 或 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同时铃不响,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14、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想给自家的养殖场设计一个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红灯亮;后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绿灯亮。请在图中帮助他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导线不得交叉)。
-
15、如图所示为一种课间音乐定时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器开关应该安装在(填“a”或“b”)导线上。当该装置定时播放音乐时,定时器开关应处于(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此时通过指示灯的电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播放器的电流。
-
16、在电路设计比赛中,小宇设计的是防盗电路,触发 或 的防盗开关,电动机 M自动启动,将盗贼锁定,防盗电路是图中的;在小月设计的控制电路中, 和 是指纹开关,当两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M 启动,此控制电路是图中的;若两开关都闭合,电路图中的电池将被短路。
-
17、研究发现,教室不通风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如表所示的评价量表,并结合该量表设计了一款自动换气设备,其部分结构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气敏电阻Rₓ感知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R0为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电压 时,换气设备启动工作,加速室内外气体交换。气敏电阻的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自动换气设备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既能自动启用换气设备,也能人为控制
能自动启用换气设备,但不能人为控制
不能自动启用换气设备
指标二
能根据需要,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最高值
只能设定一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最高值
不能设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最高值
(1)、现要求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最高值不超过0.15%,则定值电阻 的阻值为多少?(2)、根据评价量表,同学们发现该自动换气设备的评价指标均未达到优秀。请选择其中一项指标,并提出电路的改进意见。(可采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说明) -
18、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防止某器械所受压力过大,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由力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5 V,报警器(电阻不计)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 mA 时会报警,超过25 mA会损坏,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 F 的变化规律如表所示。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
500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
(1)、当力敏电阻不受压力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能否移到阻值最小处?(2)、当力敏电阻. 所受压力达到250 N时,报警电路就实现报警功能,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多少?(3)、现要提高该器械所受的最大压力,则该电路应如何调整? -
19、小东利用热敏电阻制作高温报警器,要求环境温度T达到或超过某一温度 时,报警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报警,其电路简图如图所示,图中电源电压U = 2 1 V ,定值电阻 , 热敏电阻 R 的阻值随环境温度T 变化的情况如表所示。当报警器两端电压达到或超过14 V时,报警器报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环境温度
5
10
20
30
40
50
60
热敏电阻R/kΩ
6.0
4.4
2.8
1.8
1.1
0.8
0.7
A、报警器的报警温度为50℃ B、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若想将T0变小,则应将R0换为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D、若要使 T0的设置变大,则应减小电源电压 -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当开关 闭合,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源电压。(2)、当开关 和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A,灯L正常发光,求此时通过灯L的电流和灯L的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