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当D的式量为74.5,5gA和5gB发生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A、2.62g B、3.46g C、4.27g D、6.25g
-
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下面挂着条形磁铁,螺线管中插有铁芯。现开关S拨在触点②位置且电流表示数为I。要使弹簧变短,下列操作方法能够实现的是( )A、开关S位置不动,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B、开关S位置不动,将滑片P向a端滑动 C、将开关S拨到①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D、将开关S拨到③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
3、电工维修电路有时需要带电操作,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 C、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 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
4、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
5、走路也能发电。如图所示的发电地砖,当人踩踏地板时,地板下方的磁铁往复运动,线圈中输出电流使灯泡发光。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种发电地砖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
6、关于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生磁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图甲可知: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B、根据图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C、根据图丙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 D、要使图丙中右边的电磁铁磁性增强,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
-
7、下列关于空气中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变质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鱼虾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
8、有外形相同的两根钢条M、N,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都有较大吸引力。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无磁性、N无磁性 B、M有磁性、N有磁性 C、M有磁性、N无磁性 D、M无磁性、N有磁性
-
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④属于离子 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
-
10、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内化,下面是小金同学对物质组成和微粒构成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选项与图中甲、乙、丙相对应的是( )A、原子、离子、元素 B、元素、离子、原子 C、离子、元素、原子 D、元素、原子、离子
-
11、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和 B、CO2和SO2 C、NO2和H2O D、和
-
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单质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符号“Al”表示的含义只有两种,铝元素和1个铝原子
-
1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15.0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2)、时,制得氧气质量是克。(3)、时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5、常见的制氧剂有氯酸钾(KClO3)、过氧化钙(CaO2) 和超氧化钾(KO2)等, 这些制氧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用来制取氧气,如过氧化钙与水(H2O)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H2O=2Ca(OH)2+O2↑。
(1)以上出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计算7.2 克过氧化钙和水完全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
-
16、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回答:(1)、硝酸铵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g。(4)、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
17、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图甲)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乙(选用容积为4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的实验方案,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对比分析下面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测得的氧气含量小于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即可)
(2)乙实验操作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把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乙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位置的刻度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乙实验中,注射器活塞最后将停止在约mL刻度处。
(4)对照甲实验,你认为乙实验有何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
18、活性炭、氯化钠,发生脱氧反应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实验小组探究了脱氧反应的发生条件和影响脱氧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一:探究脱氧反应的发生条件
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1)、请结合图2分析,集气瓶②中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的依据是。(2)、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发生脱氧反应需要铁粉与氧气和同时接触。实验二:探究氯化钠、活性炭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利用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下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图4所示。
实验编号
铁粉/g
活性炭/g
氯化钠/g
1
5
0
1
2
5
0.75
0
3
5
0.75
1
4
5
1.5
1
5
5
0.75
2
(3)、实验1、3、4的目的是。(4)、结合图2,对比实验2、3、5,可得出的结论是。 -
19、学习的分解反应后,小马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产生了疑问:除了 , 其他物质能做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吗?他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放入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编号
质量/g
加入物质
加入物质质量/g
收集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0.5
58
实验3
5
0.5
49
实验4
5
0.5
154
请据此分析: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2)、实验中,小马是通过测量来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3)、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4)、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 -
20、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集气瓶中水除了吸热降温以外,还有作用。
(2)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的变化趋势。
(3)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 , 造成CD段变化的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