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科整理食材时,不小心将装有生鸡蛋的空气柱袋掉落在地,捡起后他发现空气柱袋中的生鸡蛋完好无损,主要原因是【选填“鸡蛋外壳硬”“鸡蛋下落高度低”或“气柱袋内空气压缩后有弹性”】
  • 2、搭帐篷时将地钉打偏了,需拔出重打。以下做法是利用杠杆省力起钉的是【选填“扳手拧”“羊角锤撬”或“螺丝刀转”】
  • 3、学校新开辟了一个种植园,科学探究小组参与了种植与调研。
    (1)、绿萝既适合土培也适合水培。探究小组将壤土浸泡制成水培液(如图),与自来水对比培植绿萝。几天后,发现水培液里培植的绿萝长得更好,这是因为水培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选填“水分”“养料”或“沙土”)。

    (2)、在持续观察水培绿萝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绿萝的叶边发黄、茎蔓细弱,小组成员提出假设:可能是缺乏钾肥导致。为验证假设,合理的设计是(选填“一组施氮肥,另一组施钾肥”或“一组施钾肥,另一组不施肥”)。
    (3)、优化培植条件后,小组成员将若干根绿萝枝条用一只塑料袋包裹起来,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选填“空气中的水蒸气”“土壤中蒸发的水蒸气”或“茎运输到叶片后蒸发的水分”)。
    (4)、小组在豆科植物根部发现了一些瘤状物,查阅资料得知这些瘤状物中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由此推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关系是(选填“寄生关系”“竞争关系”或“共生关系”)。

    (5)、收获季节,小组成员观察到某植物种子具有薄翅结构(如如图),可推测该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最可能的是

    (选填“风力传播”“水力传播”或“弹力传播”)

  • 4、如图是人体简易呼吸系统模型。当把橡皮膜往下拉时两个气球会胀大;往上推时两个气球会缩小。这一简易模型可以描述呼吸过程中的(  )

    A、肋骨移动情况 B、肺的收缩扩张 C、气管收缩过程 D、口腔咀嚼过程
  • 5、下列连接方式中,容易造成短路的是(  )
    A、 B、 C、 D、
  • 6、用内六角扳手拧螺丝时,可手握长头末端用短头拧螺丝,也可手握短头末端用长头拧螺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握长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 B、手握短头末端拧螺丝更省力 C、两种方法一样省力 D、无法判断省力情况
  • 7、听诊器的头部与耳郭作用相似,为了更好地收集患者内脏发出的声音。以下听诊头形状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8、如图所示是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稀释的番茄酱用来模拟(  )

    A、土壤 B、地壳 C、岩浆 D、岩层
  • 9、在一杯22℃的橙汁中加入冰块,每隔4分钟测量一次橙汁的温度,记录橙汁加冰后28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

    A、前12分钟橙汁从外界吸收热量 B、第10分钟时杯里还有未熔化的冰 C、橙汁温度变化呈现先慢后快 D、室温一定是14.9℃
  • 10、如图是电动秋千玩具,电池的两极与秋千的两根摆绳(导线)相连,摆绳与线圈相连。秋千能摆动的原因是(  )

    A、磁铁能吸引导线 B、电生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线圈能产生磁性 D、里面有永动机
  • 11、为研究铁生锈的因素,将铁钉置于不同环境中,一周后生锈最严重的是(  )
    A、 B、 C、 D、
  • 12、“金粉”(Cu-Zn合金)是一种金属颜料,可用于文物修复。为测定“金粉”中铜的含量,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实验:称取25g“金粉”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将80g稀硫酸平分为4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加入次数

    第 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44.92

    64.84

    84.8

    104.8

    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

    0.08

     

    0.2

    0.2

    (1)、第2次反应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克。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实验中,若将稀硫酸改为浓盐酸,则测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3、“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 Cu2OH2SO4,  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如图所示是利用废弃铜料(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和石灰石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1 中将硫酸以喷淋方式注入的目的是
    (2)、气体 B 的化学式为
    (3)、反应器3和反应器4的内壁不能为铁或铝,原因是(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4)、该石灰石的纯度为80%,则煅烧125kg石灰石理论上能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气体?
  • 14、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化肥对于粮食丰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常用的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碳酸氢铵[NH4HCO3]、③硝酸钾[KNO3]、④磷矿粉[Ca3(PO2)4]等。

    (1)、上述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如植物出现叶片暗红,抗寒、抗旱能力减弱且果实发育不佳的情况,应施用的肥料是。(填序号)
    (2)、小科同学取丰收牌钾肥 (如图1)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试计算该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

    (反应方程式为: 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 15、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碱。
    (1)、用化学方法区别精盐和纯碱,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____。
    A、白酒 B、白醋 C、纯净水 D、酱油
    (2)、将一只生鸡蛋放到盛有白醋的容器中,会有 现象。
    (3)、 已知: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现有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的混合物53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16、芬太尼是一种强效止痛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22H28N20 , 由于效力强劲,且有成瘾性,造成了大量因过量服用而导致死亡的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芬太尼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在芬太尼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3)、现有芬太尼晶体572g,那么其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为 g。
  • 17、小科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只有①中铁丝生锈,试管中液面上升。

    (1)、①中试管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2)、选择①②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 
    (3)、选择①③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
    (4)、清洗铁锈一般都用稀盐酸溶液,取部分铁锈(Fe2O3)于试管中,并往其中加入稀盐酸,已知此时铁锈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小科结合建立模型的方法对反应前后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图甲为所加稀盐酸中各微粒数量,图乙是小科建立的关于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数量的模型,其中微粒数量分析正确的是(填写序号,可多选)。
  • 18、某科学兴趣小组以“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反应:通过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向4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1)、由图甲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的依据是
    (2)、根据图乙可知,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在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图甲中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19、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1)、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书写化学方程式)
    (2)、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 20、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科同学按以下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一:在编号为A、B、C、D的4支空试管中各注入5mL 稀盐酸。

    步骤二:用砂纸打磨大小相同的镁片、铜片、锌片和银片,同一时间分别投入 A、B、C、D 试管中,再立即将带有相同气球的橡皮塞塞紧。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步骤三:将砂纸打磨后的铜片投入E试管,注入5mL 浓度为 10%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探究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请回答:

    (1)、用砂纸打磨金属表面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气泡的试管是(填A~E的字母)。
    (3)、对于能与酸反应的金属镁和锌,除了通过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还可以通过方法来进行比较。
    (4)、E试管中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