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的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剂的质量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2、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一定气压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另一种是在一定温度、一定气压下,某气体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了探究“气体的溶解度与气压、温度的关系”,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对氧气的溶解度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将氧气溶解在水中,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温度/℃

    气压/kPa

    溶解度/g

    1

    0

    101

    0.18

    2

    20

    101

    0.16

    3

    50

    101

    0.12

    4

    0

    200

    0.30

    5

    20

    200

    0.27

    〔实验分析〕

    (1)、比较第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气压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比较第1、4(或2、5)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2)、由上表数据可以推算出,标准大气压(101 kPa)下,将1kg水从20℃加热到50℃的过程中,会逸出g氧气。
    (3)、〔实验改进〕请指出并改正该实验存在的问题:
  • 3、在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同学们在实验室欲配制50g上述溶液模拟选种。
    (1)、〔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用量筒量取mL的水(水的密度为 1g/cm3), , 选用的量筒58规格为(填“0~50”或“0~100”)mL;氵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问题交流〕配制过程中,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4)、经检测,最后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多选,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中有泥沙 B、称量时,氯化钠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C、配制溶液时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D、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 4、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 溶质质量分数/%图所示。观察图像并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

    A、所用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硝酸钾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称量固体硝酸钾时天平指针略向右倾斜
  • 5、如图所示,请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M 点的含义是
    (2)、温度保持不变,将A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4)、从A、B的混合物中提纯A物质,常用的方法。
  • 6、市面上有一款发热袋,袋中装有醋酸钠溶液和一小块金属片。掰动金属片,袋内液体迅速结晶且发热。醋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溶解度/g

    36.2

    40.8

    46.4

    54.6

    65.6

    139

    153

    161

    170

    A、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时,将139g醋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189 g C、将( 60C的醋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 20C, , 溶剂质量不变 D、将该款发热袋放入热水中,可再次循环使用
  •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关的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25

    50

    60

    70

    25

    溶剂种类

    酒精

    溶剂的质量/g

    10

    20

    30

    20

    20

    20

    10

    溶质M的质量/g

    7

    7

    7

    5

    5

    5

    7

    溶解物质的质量/g

    2.1

    4.2

    6.3

    5

    5

    5

    0

    (1)、分析实验数据后,甲组同学认为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多少有关,而老师认为该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什么?
    (2)、乙组同学实验后得出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无关。但这一结论与事实不符,你认为与事实不符的原因是
    (3)、丙组同学的实验可以和实验1形成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4)、25 ℃时,100g水能溶解物质Mg
  • 8、如图所示,将5 mL液体加入装有几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固体

    液体

    实验现象

    I

    固体不消失

    汽油

    固体消失

    高锰酸钾

    固体消失

    高锰酸钾

    汽油

    固体不消失

    A、Ⅰ和Ⅱ对比————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 B、Ⅱ和Ⅳ对比————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 C、Ⅱ和Ⅲ对比————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Ⅲ和Ⅳ对比————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9、在水中滴加红墨水后振荡,得到液体①;再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乙醇,得到液体②,振荡后得到液体③,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①、②、③都是溶液 B、液体②的现象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 C、液体③的现象说明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D、该实验说明溶液的溶质可以是液体
  • 10、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C、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11、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些设施,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和储存雨水,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释放和利用。结合水循环模式图,强降雨后,海绵城市可以减弱的环节是(   )

    A、①蒸发 B、②水汽输送 C、③降水 D、④地表径流
  • 12、请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和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紧缺程度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米3/年)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699

    重度缺水

    500~999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③
    (2)、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然后在非雨季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填序号)环节。
    (3)、某年杭州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1834 米3/年,据上表资料分析,杭州属于缺水城市。
    (4)、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下列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填序号)。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13、台风多发生于夏季,属于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台风发生时,过程⑥也在进行 B、台风中携带的水汽主要来自过程⑦ C、台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夏季旱情 D、台风带来的降水会使过程⑤中的流量增加
  • 1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前列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 15、如图甲所示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如图乙所示为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亚洲淡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B、亚洲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最少 C、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D、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等
  • 16、小明旅游住宿时发现,酒店房间内的电路设计得很智能,当客人入住酒店时,只有将钥匙牌插入指定位置(相当于开关S1闭合)后,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离开房间,将钥匙牌取下,房间内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小明进入房间,插入钥匙牌,卫生间内的电灯 L1和排气扇立即工作,且排气扇的转速可以调节,小明按下走廊灯开关 S2,走廊灯 L2亮,但灯光比较暗,若有声音,灯就会变亮。

    现有一个电源,普通开关 S1S2和声控开关 S3, , 灯泡2个,定值电阻R、排气扇Ⓜ、滑动变阻器各一个,请帮小明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示意图判断密封盒内灯泡与变阻器的连接方式,进行实验并记录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电源电压U/V

    变阻器的电阻R/Ω

    电流表的示数I/A

    第一次

    6

    15

    0.5

    第二次

    6

    5

     
    (1)、该同学认为,如果灯泡和变阻器是串联的,那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电流表测量的就是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因此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V,大于电源电压,因此其连接方式为并联。
    (2)、在图乙虚线框内将密封盒内的电路补充完整(变阻器用“”表示)。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二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灯丝电阻的变化忽略不计)。
  • 18、如图所示的暗箱电路盒,闭合开关,两灯泡都发光;断开开关,两灯泡又都熄灭;将其中一个灯泡拧下,再闭合开关,发现另一灯泡仍发光,则该暗箱电路盒的电路连接可能是(   )

    A、 B、 C、 D、
  • 19、小星发现轿车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都设有安全带提醒电路,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电路不工作。S接通后,只要有人坐在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 S1或 S2受力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同时铃响(灯与铃的工作互不影响),提醒他系上安全带后(即将安全带的插头插入连接插座内),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 S1'或 S2'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同时铃不响,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20、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想给自家的养殖场设计一个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红灯亮;后门来的客人闭合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绿灯亮。请在图中帮助他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导线不得交叉)。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