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校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增加了为社区居民解决电路故障的服务,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赞赏。下列操作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换灯泡:取下坏灯泡→切断电源→换上新灯泡→通电测试 B、换开关:断开旧开关→取下旧开关→换上新开关→通电测试 C、换插座:拆旧插座→测出火线→切断电源→装新插座→通电测试 D、安装灯:测出火线→切断电源→铺设新线→装开关和灯→通电测试
  • 2、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 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 C、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D、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 3、如图为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线圈由图示位置转动 180°时,ab边受力方向改变 B、电动机转动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对调磁体的磁极,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速度 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 4、下列关于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B、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C、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 5、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 (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A、碳、氧循环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两种循环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无联系 D、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反应
  • 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 2×102m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 ρ=0.8×103kg/m3,ρm=2.7×103kg/m3, ρ=7.9×103kg/m3)

    (1)、求B 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 酒精。
    (2)、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 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 100mL 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克(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 8、小科在校园里捡到一块较大的矿石,其外观呈肉红色,有明显的矿物质晶体颗粒,由此初步判断为花岗岩,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小科同学决定通过测定该矿石的密度并与已知矿石密度做对比来鉴定矿石种类。

    【实验步骤】步骤Ⅰ:测量矿石的质量

    (1)、如图甲为小科对托盘天平的调平操作结果,对照操作性评价表,小科和小组成员分别进行了自评和互评,小科的得分应为分。

    操作性评价表(部分内容)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25分)

    自评

    互评

    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幅相同

    天平没放在水平台上扣5分;

    游码没归零扣10分;

    指针不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左右

    摆幅不同扣10分

    ……

    ……

    ……

    (2)、如图乙为小科正确完成调平操作后的称量结果,可知矿石的质量m0应为 克。

    步骤Ⅱ:测量矿石的体积

    ①在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00mL 的水。

    ②用细线系住矿石后放入烧杯中,完全浸没后,标记此时的水位。

    ③用细线将矿石从水中取出。

    ④在量筒中装入V1的水,将水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的水量降至 V2

    由此得出矿石的密度 ρ=m0V1V2

    【误差分析】

    (3)、由上述方案得出的矿石密度ρ的测量值将偏 
    (4)、小组成员经过合作交流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利用现有材料,仅修改原操作步骤③的内容,即可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且矿石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变。修改后的步骤③内容为

    【结论】改进后的测量结果与一些矿石的密度对比,证明了矿石确实为花岗岩。

  • 9、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材料一:1897 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微粒,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金的原子序数为79)

    材料三: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

    (1)、汤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时,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2)、若改用铝箔重复实验,有人认为被反弹的α 粒子比例会减少,他的理由是
    (3)、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

    小红同学用超轻黏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

    “甲烷分子结构携型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倒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们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用态扭曲与实际不府

    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 10、小明是个科学迷,他为了研究分子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甲、乙两相同塑料管壁上各粘有一张相同的滤纸条,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试液,在橡皮塞上各固定一个小药瓶,里面都装有等量的浓氨水,甲中瓶塞塞紧,乙中不塞瓶塞。

    知识链接:①浓氨水易挥发②酚酞试液遇到挥发出来的氨气会变红

    (1)、预测实验结果(现象)是c。
    (2)、小李认为该实验只能证明分子会向上运动,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你觉得可以如何改进?
    (3)、如果要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请你在本实验基础上继续实验,可以增加一个步骤
  • 11、某同学做了如图中的实验:

    (1)、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筛管负责运输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A、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4)、某些树木树干中空,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是因为在茎中有 可产生运送水分的新细胞。
  • 12、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后人就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Ⅰ.按如图安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往U形管中装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开始实验。

    Ⅲ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Ⅳ.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V.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2)、实验中设置步骤Ⅲ的目的是
    (3)、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 处。
    (4)、电解水过程有如图步骤的模拟构成(图中的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填标号)。
    A.        B.          C.        D. 
  • 13、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ρ.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则ρρ.如果切掉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m , 则△m △m. (均选填“>”、“=”或“<”)
  • 14、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科同学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请回答:

    (1)、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h和脚印的深度h1 B、积雪的厚度h和脚印的面积S C、冰层的厚度h2和脚印的面积S D、脚印的深度h1和脚印的面积S
    (2)、若冰的密度为ρm,根据你的选择估测出积雪的密度ρ=
  • 15、2023年1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浙江拉开帷幕,再次提醒找们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1)、植物能在肥沃的土壤茁壮成长是因为土壤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在实验室通常采取图   (填“甲”“乙”或“丙”)实验来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2)、保护土壤势在必行,下列措施有助于保护土壤资源的是()。
    A、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农业废弃膜理入土壤 D、耕地采用轮作措施
  • 16、小金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像中的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填字母);
    (2)、 AB, CD 段物质在吸热, BC, DE段物质 吸热(选填“有”或“没有”)。
  • 17、若使CO2和CO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的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X、Y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由 MgS、MgSO3、NaH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8、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法,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 19、生物体都能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是与人类生殖有关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____产生的,其特点是()(填选项字母)。
    A、体积大,营养多 B、体积小,能游动,有细胞核 C、体积大,不能游动 D、体积小,能游动,无细胞核
    (2)、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丙图中的产生的。(填字母,下同)
    (3)、如图丙所示,受精卵开始分裂的部位是
  • 20、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氯气 ;②保持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③硝酸铵 ;④氯化铁中铁的化合价为+3价,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