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造飞机时,通常选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飞机设计师为减轻某一型号飞机的质量,将一钢质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52kg,已知ρ.=7.9×103kg/m3,ρ=2.7×103kg/m3,则所需铝的质量为(      )
    A、79kg B、27kg C、54kg D、108kg
  • 2、玻璃一般透明而质脆,在被加热时由硬变软到完全变为液态有一个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作各种玻璃工艺品,如图所示。关于玻璃的这个性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玻璃工艺品整个制造工艺过程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 3、如图是石墨烯纸,它薄如纸张,密度约为钢的1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纸受热膨胀后,质量将会随之变大 B、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烯纸的质量较大 C、与同质量的钢相比,石墨烯纸的体积较小 D、一张石墨烯纸用去一半,其密度保持不变
  • 4、“模范法”制作青铜器在人类文明中有重要意义。首先制作铸造器物的模型,这就是“模范法”中的“模”;然后用泥土覆盖在“模”的外部,这就是“模范法”中的“外范”;将“模”进行刮削可制成“内范”;最后往“范”的空隙中浇铸铜水,铜水冷却后将“范”打碎,就可以得到青铜器。对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铜放热液化,形成铜水 B、固态铜吸热液化,形成青铜器 C、铜水吸热升华,形成铜蒸气 D、铜水放热凝固,形成青铜器
  • 5、下列选项为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子工厂,其中利用化学变化制造产品的工厂是(      )
    A、炼钢厂(将铁矿石冶炼成钢) B、棒材厂(将钢锭抽拉成钢棒) C、带钢厂(将钢锭压延成钢带) D、模具厂(将钢铁熔化注模制成机件)
  • 6、纳米制造和生物制造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 7、生物制造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
  • 8、中国在一些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已具有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以下不属于这些领域的是(        )
    A、家具制造 B、轨道交通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 9、以下属于智能制造装备的是(        )
    A、传统手工织布机 B、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 C、普通缝纫机 D、老式纺纱车
  • 10、我国古代纺织技术中,使用人力驱动机械,利用旋转抽丝工艺制造线或纱的设备是(        )
    A、织布机 B、纺车 C、缫丝机 D、印染机
  • 11、制造是指(        )
    A、将原材料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 B、对产品进行包装的过程 C、单纯的物品加工过程 D、对成品进行销售的环节
  • 12、请简要阐述产品质量、制造效率与制造技术的关系。
  • 13、从棉花到成衣的制造过程,涉及的制造技术有纺纱、织布、等。
  • 14、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到2025年的目标是(        )
    A、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B、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C、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
  • 15、纳米制造主要研究纳米结构的(        )等制造方法与工艺。
    A、生长、加工、改性、组装 B、切割、焊接、成型 C、锻造、铸造、冲压 D、溶解、蒸发、结晶
  • 16、3D打印技术的“打印材料”不包括(        )
    A、木材 B、金属 C、陶瓷 D、塑料
  • 17、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        )的集成与融合。
    A、网络技术 B、智能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生物技术
  • 18、以下不属于制造门类的是(        )
    A、教育服务 B、汽车制造 C、机械制造 D、食品制造
  • 19、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由资料一可知:

    (1)、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最大的途径为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____(填标号)。
    A、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资料二】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固体AlH3 , 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氢气。

    由资料二可知:

    释放氢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4)、释氢材料Al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0、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