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A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固定的墙面上。这时用力F1=7N向左拉动B,使它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绳的拉力为F2=3N,则A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B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增大拉力F1 , 则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请回答下列各小题,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方向向左      B、方向向右     C、为零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2)、输送带突然制动,米袋将向右减速运动,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3)、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 3、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小科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如果看到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

  • 4、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

    3

    4

    5

    (1)、测钩码重力时,使弹簧测力计中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填字母)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2)、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3)、使用同样的器材在空间站中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
  • 5、以上两个劳动场景中蕴含着物理知识。场景一:甲、乙两人用扳手拧螺母,甲比乙更易拧动螺母,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大部分螺母顺时针用力拧紧,逆时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场景二: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请利用惯性知识解释场景二的现象

  • 6、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装置,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
    (2)、如图(b),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①听小骨传到内耳,②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3)、小科居住的小区里的一些居民,经常会在小区内的小广场上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跳广场舞。为了免受音乐声的影响,小科和跳广场舞的居民协商后,播放音乐的声音小了很多,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7、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类似实验,推理概括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运用了该研究方法的是(  )
    A、通过乒乓球被弹开体现音叉的振动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 C、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通过听电铃的响度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8、同学们对运动会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时,当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跳高比赛时,小科起跳时,脚对地面的蹬力和地面对脚的力大小相等 D、小科参加跑步比赛时,小科与跑道之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
  • 9、某同学通过单摆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小球在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然后到达最高点C(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最低点B点时,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若小球运动到B点时绳子断裂且所有外力均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 C、小球在A、C两点时速度均为零,此时受力均平衡 D、若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 10、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可以将广告片投影到地面成放大的广告图标,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告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D、为了使广告图标变大应增大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
  • 11、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s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不为0,推力大于摩擦力 B、t在3~6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在6~9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3~6s时的摩擦力 D、t在3~9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均为4N
  • 12、在驾驶时,司机需要观察交通信号灯以确保安全通行。信号灯的光线强度和距离变化会引发眼睛一系列生理调节。下列与视觉生理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观察信号灯时光线过强,司机瞳孔会变小 B、为了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曲度变小 C、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 D、司机形成信号灯实像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13、如图所示,图中的小球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B、图乙中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C、图丙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D、甲、乙、丙三图中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均不平衡
  • 14、如图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场景。他通过助跑将撑杆压弯后起跳,越过横杆,松手后撑杆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跳前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松手后运动员仍然受撑杆的作用力 C、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压弯撑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15、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研究装置,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白色光屏是为了便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当光屏右半部分向后翻折时,反射光线也消失了 C、该装置也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反射定律
  • 16、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 17、某款桌面手机俯拍支架实物如图甲所示。小科用一只质量均匀约为200克,宽约8cm,长约15cm的手机测试其稳定性,该同学画出模型简化图,用同一个手机从图乙调至图丙(用金属夹子在O点固定使横杆CD处于水平位置),其中底座BE的质量均匀约为400g,BE=12cm,竖杆 AB和横杆CD质量可忽略,CO=26cm,请从理论数据分析

    (1)、丙图状态时,支架是否向放手机端倾倒?(通过计算来判断)
    (2)、手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作用于P(点P为CO中点)使横杆CD绕O点转动,而BE底座未移动。从图乙缓慢匀速调至图丙过程中,请判断这个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 18、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对储能方面的研发有很大进展,如储能电池:利用红砖的多孔结构,通过红砖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再为红砖添加一层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类似塑料),把红砖变成一个储能电池。另一个如重力储能:江苏如东在平地上建造长方体状的大楼重力储能塔,由12672块方形重物块,每块质量25吨,当电力过剩时,用起重机(电动机)将重物块从低处吊到高处,将电能转化成重物块的重力势能;当电力不足时,将重物块从高处下降到低处,通过发电机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请回答
    (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如东重力储能塔的重物块材料要求成本低、强度大、耐久性好、密度较大、耐腐蚀则最好选用____。
    A、金属铁块 B、混泥土块 C、轻质塑料块
    (3)、某次发电将将100个重物块下降80米,此次发电效率为80%,则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19、小科参加某科技公司的AI机器人研学活动,刚好看到工程师在基地训练人形机器人。若一个机器人将质量为6kg的方形物体从地面开始上台阶搬到3m高的入门平台上,用时15s。另一个机器人从地面开始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使相同的方形物体匀速运行到入门平台上, 其斜面长为6m, F为50N。求:

    (1)、上台阶的机器人克服方形物体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另一个机器人使用的斜面机械效率是多少?
  • 20、铝箔是生活中常见包装材料,放置一段时间后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
    (1)、小科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 原因是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科取 10g铝箔样品与200g稀硫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209g。求: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
    (3)、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