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学校科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带有活塞(横截面积)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的质量。(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当缸内气柱长度h=5厘米时,缸内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为牛;(3)、根据图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量的生理盐水。(1)、该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2)、错误更正后,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3)、反思: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时通常保持高代谢水平,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有关。为了探究肾上腺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小鼠若干只、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
[实验步骤]①选取体重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2只正常小鼠,分成甲乙两组。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1mL______,乙组小鼠注射0.1mL的生理盐水。
③将小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放在相同环境中,记录两组小鼠每10分钟耗氧量(mL)。
(1)、步骤②中“_____”给甲组小鼠注射。(2)、本实验中乙组小鼠是(选填“实验组”或“对照组”)。(3)、请指出实验中明显的不足之处。组别
1
2
3
4
5
每10分钟平均耗氧量
甲
2.5
2.6
2.5
2.4
2.5
2.5
乙
2.0
1.9
2.0
2.0
2.1
2.0
(4)、改进后继续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兴趣小组得出了肾上腺素可提高小鼠代谢水平的结论,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 -
4、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的示数为25牛,再将重为5牛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此时台秤示数为牛。若再将金属块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没有碰到杯子底部),台秤示数将(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5、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高度 , 设B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 , 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 , 则(以上均选填“>”“=”或“<”)。
-
6、植物能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1)长期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出现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是植物的 , 其原因是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从而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向光一侧生长得快。
(2)有些植物受到刺激后,特定部位细胞因失水而缩小,因此出现叶片合拢等现象,含羞草就是如此。触碰含羞草叶片时(如图),由于(选填“A”或“B”)处细胞失水而使叶柄下垂、小叶闭合。
-
7、新交规中的“酒驾禁令”已让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从宣传警示语变成了绝大多数人自发遵守的内心约束,但仍有少数人对此置若罔闻,因酒驾或醉驾造成很严重的人生悲剧。图甲是人脑的组成示意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脑是调控机体各种功能的中枢,我国法律已禁止“酒驾”,是因为人在醉酒以后不但反应速度减慢,而且酒精会麻醉人的导致驾驶动作不协调,极易引发交通事故。(2)、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图甲中的(填图中序号)。(3)、司机看到红灯亮时会踩刹车是通过图乙中的部分结构完成的,能把神经中枢产生的刺激传给效应器的是(填图中序号)。(4)、某人因酒驾造成腰椎受伤,致使下肢瘫痪,肢体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脊髓的功能丧失。
-
8、如图为反映某地近地面气温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请根据图示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正受(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天气(选填“阴雨”或“晴朗干燥”)。(2)、在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
-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水。将质地均匀、质量不等,且不吸水的a、b两实心体,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a、b静止时,a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b悬浮于水中,此时两烧杯液面刚好相平。若将b置于a上一起放入丙烧杯中,静止时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整个过程中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密度是 B、a、b的重力之比为5︰3 C、a、b的体积之比为5︰2 D、b的密度是
-
10、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中如果量筒采用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1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拢 C、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以确保安全 D、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
12、用锅煮鸡蛋,水沸腾后,为使鸡蛋快速煮熟,将一大碗倒扣在鸡蛋上方(图甲),熄火后过一会儿,发现碗外面的水几乎全跑到碗里去了(图乙)。下列现象中,与碗外的水进入碗内的原因相同的是( )A、用螺丝钉拧紧的挂钩可以悬挂重物 B、用手握紧瓶子,瓶子不会掉下来 C、使用高压锅炖汤,汤熟得更快 D、装热水的杯子拧紧,冷却后却盖得更紧了
-
1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取用固体 C、
用手直接拿坩埚 D、
用手直接拿坩埚
-
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
15、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高速穿过大气层。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C、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
16、2024年11月25日义乌天气预报如下:今日小雨,气温10-18℃,北风3级,相对湿度85%。下列关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雨天气是受高压的控制 B、最高气温15℃出现在正午 C、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定 D、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低
-
17、某科学小组同学针对普通高压锅不能调温度的缺点,对普通高压锅进行了技术改造,如图所示。(1)、工作原理: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变大。与下列哪幅图的原理一致,请选择(选填“甲”或“乙”)。(2)、大气压强帕,限压阀质量克,排气孔的面积 , 且测得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如表。若它在标准大气压的地区使用,水的沸点可以达到多少摄氏度?
气压p/(帕)
1.0
1.2
1.4
1.7
2.0
2.3
2.7
3.1
3.6
水的沸点t/℃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3)、若要将此高压锅销售到海拔更高的山区,若要保持锅内最高气压不变,厂家应该配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选填“大”或“小”或“保持不变”)的新限压阀。 -
18、小J想测定一块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验,过程如下。(1)、该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N。(2)、该金属块的体积为多少?(通过计算说明)(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4)、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通过计算说明)(、)
-
19、二氧化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每周放学后均要用该消毒剂对全校教室、寝室进行全面消毒。小陈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
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该瓶消毒剂溶液的质量为g,溶质质量为g;
(2)我校欲配制30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g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ml水?
-
20、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图甲中的处(填字母“A”“B”或“C”);(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实验小组开始实验,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结论。
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结论②:。
实验组别
A点电流
B点电流
C点电流
第1组
0.18A
0.18A
0.36A
第2组
0.20A
0.20A
0.40A
第3组
0.22A
0.22A
0.24A
实验小组讨论后指出实验结论①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