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央视中秋晚会精彩片段——“将进酒”,将古诗词以歌曲演唱,加上舞蹈表演,带给现场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演员的声音尖细是因为响度太 B、音乐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的耳内 C、人们通过音调区分不同演员的声音 D、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形成
  • 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 3、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美国一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20岁女子声称,自己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感染症状,包括丧失听力、味觉和嗅觉。经研究证实发现个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会出现感官失调的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味觉失调一定是因为味蕾受损 B、所有人的听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C、该患者嗅觉失调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D、以上症状不可能由神经损伤引起
  • 4、下列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
    A、嗅神经 B、皮肤 C、 D、
  • 5、航母舰体需要定期除锈维护,为实现对除锈废液(溶质主要成分为 HCl、FeCl3其他杂质不含铁元素)的综合利用,需测定废液中成分的含量,取200克废液样品,依次加/100克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NaOH 溶液,过滤,称重,相关数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①②③操作,分析可知操作加入的 NaOH 溶液过量。
    (2)、原200克废液中含有 Fe元素的质量有克。
    (3)、试求选用的NaOH 溶液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6、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蒸馏水、食用醋,加热煮沸后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 )(填字母)。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L骨头汤。
    (3)、某品牌钙片每片含碳酸钙((CaCO3)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要满足每日人体所需补钙量,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请列式计算)
  • 7、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 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 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科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选填“一”或“二”)。
    (2)、小科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科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 请通过计算帮助小科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8、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硬质玻璃管内样品,根据氧化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在装置中C里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已知样品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C中氧化铜可能发生的反应
    (2)、若去掉B装置会对元素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3)、若准确称取1.76克样品。经充分燃烧,D装置增重1.44克,E装置增重3.52克,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9、小沈同学在进行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1)、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 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

    ①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 , 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证明该气体中没有 SO2。乙同学认为只有O2 , 则可用是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 , 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证明无O2;B中观察到铜网表面变红,证明该气体是 H2
    (3)、实验反思:

    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先以确保安全。

    (4)、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 10、小龙用购买的唾液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该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向A 试管内加入2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淀粉溶液、滴加2滴碘液,摇匀;向B 试管内加入2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将2支试管置于水温为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后,将B 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倒入A 试管,摇匀后继续在37℃水浴中保温并计时,直至蓝色褪尽,记录褪色时间。

    ③换用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的唾液淀粉酶溶液,重复实验步骤①②。

    ④将上述实验水浴温度分别设定为50℃、75℃,重复实验步骤①-③。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1.0%

    1.5%

    2.0%

    37℃

    275秒

    137秒

    124秒

    50℃

    46秒

    40秒

    26秒

    75℃

    77秒

    51秒

    42秒

    (1)、实验中通过来判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2)、步骤②中将A、B试管分别在37℃水浴中保温5分钟,再将其内物质混合的目的是
    (3)、在本实验基础上,小龙想更精确地知道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4)、从实验数据可知,唾液淀粉酶溶液浓度不同,其活性大小也不同,那么淀粉溶液浓度是否会影响其活性。小龙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继续探究淀粉溶液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请写出简要的设计思路 
  • 11、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是否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呢?小科进行了探究活动。

    步骤1: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步骤2:在袋口插入一根导管,将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3:另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菠菜,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到蜡烛很快熄灭;

    步骤4:再取一些新鲜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重复上述 1~3步骤,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蜡烛没有很快熄灭。

    (1)、步骤1 把新鲜菠菜放置暗处一个晚上的目的是
    (2)、写出步骤2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仅根据步骤B 的实验结果,小科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小丽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同学的结论更合理;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
  • 12、小柯看到妈妈用紫甘蓝做菜时的紫色汤汁,便想到了一个微项目———自制酸碱指示剂。

    【查阅资料】紫甘蓝呈紫色是因为其含有花青素,它是一种有机色素。

    【制作方案】取紫甘蓝叶约100克,切碎后,加入200毫升水煮沸,得到紫色溶液。

    【效果检验】取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加入等量的纯净水、白醋、食盐溶液、肥皂水,分别滴入 5滴紫色溶液,现象如下表:

    待测液体

    纯净水

    白醋

    食盐溶液

    肥皂水

    颜色变化

    紫色

    粉红色

    紫色

    蓝绿色

    【思考与交流】

    (1)、煮沸后还需要进行操作,以得到较澄清的紫色溶液。
    (2)、通过对自制指示剂的效果检测,说明紫甘蓝指示剂的性质是
  • 13、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可能是 NaCl、 Na2SO4Na2CO3Fe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1)、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操作I的名称是
    (2)、加入试剂A 要过量的原因是
  • 14、现有一定质量的粗盐样品(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 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会产生种沉淀。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4)、同学提出精盐中的 NaCl 比原来粗盐中的多,简要说明理细
  • 15、 如图所示 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 I、II、III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 系统后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I(填物质名称)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填数字)。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血液流经B系统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选填“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或“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 16、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科学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上述反应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实验有(填字母)。
    (2)、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17、 试剂A、B、C分别是Na2CO3溶液、稀盐酸和 Ca(OH)    2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②中溶液变浑浊。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把试管①、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溶液变澄清,、并有气泡冒出。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A是
    (2)、写出烧杯中溶液变澄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可多选,填字母)
    A、NaCl,Na2CO3 B、NaCl,CaCl2 , HCl C、NaCl,CaCl2 D、NaCl,CaCl2 , Na2CQ3
  • 18、小虞同学为了探究某种铁的氧化物(纯净物)FexOy的组成,将m 克FexOy和n克碳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反应开始至某时刻,测得容器中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表示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变化 B、碳的质量n=3克 C、FexOy中x:y=2:3 D、m≥11.6
  • 19、用三段粗细均匀、质量相等的铁丝与不同溶液反应研究金属的性质。将三段锌丝拼接在同一个平面内,使相互夹角均为120°,悬挂后静止时如图甲。现将 oc段锌丝浸入某一无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悬挂后出现如图乙所示现象,则该溶液可能是( )
    A、稀硫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硫酸铜溶液
  • 20、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过程铜能在空气中燃烧 B、b 过程发生置换反应,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d过程加入的A 单质可能是铁,反应中能看到气泡产生 D、e过程后得到的固体粉末为纯净物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