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经过初中科学的学习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铁芯的形状有没有关系呢?小华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把形状相同的螺线管安装上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形状的铁芯,给线圈通电,通电后把带钩的铁盘吸在铁芯的下面,再往铁钩上逐一挂钩码,直至铁盘刚好落下,记录可以悬挂钩码的数量如下表。
铁芯形状
甲
乙
丙
钩码数量/个
13
11
8
(1)实验中通过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相同;
(3)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请你说出它的一个优点:。
-
2、如图是A、B两种植物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图中的“”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2)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时,单位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
-
3、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体,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金属线圈通电后有磁性,与球体中的磁体相互排斥使地球仪悬浮,则条形磁体的b端为极,若要让地球仪悬浮的更高,开关S2连到接线柱上(选题“1”或“2”)。
-
4、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弹飞。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
5、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两个接线柱;
(2)若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
6、“碳达峰”指CO2排放量不再增加,“碳中和”指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二氧化碳、氢气等物质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大致原理如图所示。
这一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工厂化”地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二氧化碳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 (选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是 。A、植树造林 B、少用一次性筷子 C、提倡绿色出行 -
7、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X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a克。
(1)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某氧原子和X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为3:4,则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8、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填空:
(1)写出丁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2)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9、下列常见物质: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铁;④汞(水银);⑤水;⑥氯酸钾。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序号),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10、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
11、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 ,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有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 H、O三种元素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
12、在实验中发现新的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如图所示,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成浅黄色,将试管进行加热后发现溶液颜色立即加深,并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变成黄色的原因:2Fe+6HCl=2FeCl3+3H2↑ B、加热后产生的大量气泡,可能是氢气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可以用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13、学习要善于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酚酞变色的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B、已知NaHSO4在水溶液中解离出Na+、H+和SO42− , 其pH<7,属于酸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甲发现某果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乙用pH试纸测得该果汁pH=8.2
-
1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硫在纯净的Y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
-
15、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科学的灵魂,以下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实验室制氧气装置 C、
证明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检验是否集满
-
16、如图是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图,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一只大功率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后,突然熄灭,大功率电器也没有工作,只有指示灯仍然发光。拔出电器插头,用测电笔分别检测、两点和插座的左、右插孔时,氖管都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发生了故障,故障最有可能的是( )A、装在点左侧的导线发生了断路 B、装在、间的导线发生了断路 C、装在点右侧的导线发生了断路 D、装在、间的导线发生了断路
-
17、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中原子不变,没有变成新的原子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
18、每年4、5月份是校园手足口病高发期,为此学校购买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粉剂并将其配制成溶液用于消毒。该消毒粉剂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中含有氯原子和氧分子 B、二氧化氯由氯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1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
20、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模型的是( )A、
亚运会会徽 B、
礼让行人 C、
节约用水 D、
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