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同学总结了盐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如图盐酸性质②可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A、Na2CO3 B、CuSO4 C、NaCl D、AgNO3(3)、图中⑤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
2、从H、O、S、C、Na元素中的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1)、写出一种酸: 。(2)、写出一种碱: 。(3)、写出一种盐: 。
-
3、如图,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均匀硬棒重为G,在棒的一端始终施加水平力F,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 )
A、F的力臂变小,F的大小变大 B、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小 C、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 D、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保持不变 -
4、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至 b段发生的反应是NaOH+HCl═NaCl+H2O B、a至d段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大 C、c至 d段溶液pH不断增大 D、c点比 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
5、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 CuSO4 Na2CO3 B、NaOH HCl Ba(NO3)2 C、Ba(OH)2 CuSO4 CuO D、KOH HNO3 K2CO3 -
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 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A、BM方向 B、BN方向 C、BP方向 D、BQ方向 -
7、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
B、开瓶器
C、钳子
D、食品夹
-
8、如图,AC>BC,用相同的推力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AC和BC 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则此过程中
A、两次推力做功大小相同 B、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相同 C、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 D、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大小不相等 -
9、向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B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D
铁钉
稀盐酸
A、A B、B C、C D、D -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 溶液
Ca(OH)2
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3溶液
HCl
过量铁粉、过滤
D
CO2
H2O
通过盛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
11、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 Fe3+、Na+、OH- B、K+ 、SO42、Ba2+、NO3- C、Cl-、K+、SO42-、Na+ D、Ca2+ 、Cl-、CO32-、Na+
-
12、小胡和小新决定进行爬山比赛,他们同时出发,想判断谁的功率大,不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A、山的高度 B、二人的体重 C、爬山的时间 D、二人的身高
-
1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甲: Na2CO3、稀HCl 乙: NaOH B、甲: Zn、稀H2SO4 乙: Ba(NO3)2溶液 C、甲: MgO、稀盐酸 乙: AgNO3 D、甲: CuO、稀H2SO4 乙: BaCl2溶液 -
14、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如图所示。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接近图中的A、
B、
C、
D、
-
15、如图,滑板运动员从高处平台的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减小 -
16、10克 a%的盐酸和10克a%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值A、>7 B、=7 C、<7 D、不能确定
-
17、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种类
介质种类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00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 后收到回波,求海水深度是多少米(请列式计算)?(3)、我们能不能用超声测位仪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
18、小胡在实验室利用水透镜和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需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至。(2)、图中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如果光具座上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只移动水透镜,请问移动至刻度处光屏上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烛焰的像会偏离光屏中心,下列哪些操作方法可以让像重新居中____。A、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上移动 B、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下移动 C、将凸透镜适当往上移动 D、将凸透镜适当往下移动 E、将光屏适当往上移动 F、将光屏适当往下移动(4)、如果这时小胡用硬纸板将水透镜遮住一半,则____。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C、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相同(5)、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即“曲度”)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若物体较近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远时,应注射器,使水透镜的焦距变长,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则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带支架的厚为2mm的无色玻璃;铅笔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两支;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4)、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请判断该同学是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蜡烛B的位置,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5)、小胡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他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 的像偏低,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
20、三棱镜是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胡用红光以一定角度斜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如图1所示。改变斜射角度,光路如图2、图3所示。回答问题:
(1)、分析图1、2或3可知,当光线从玻璃中折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选填“顶角 A”或“底面 BC”)偏折。(3)、了解了小胡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胡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胡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的原因。(4)、小胡还利用三棱镜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得到红上紫下的彩色光带。为什么是红上紫下而不是紫上红下排列?小胡经过思考,发现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造成的。从相同角度斜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角会更大一些(选填“红光”或“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