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也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

    (1)在甲图的装置中,倒置于铁架台的圆底烧瓶中充满干燥的O2气体,连接在瓶塞上的导管伸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此时止水夹关闭)。不久即可看到白磷自己燃烧起来。待白烟消失,烧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2)某同学积极思考后,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也同样形成了喷泉。已知该同学在广口瓶中装入的是稀盐酸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待它们反应完全后,打开止水夹,在上方的烧瓶内也形成喷泉。该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不可能是

    A.锌粒(Zn)       B.碳酸钙(CaCO3)       C.木炭(C)       D.镁(Mg)

    (3)比较甲、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甲装置是(填“增大”或“减小”)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乙装置是(填“增大”或“减小”)下部广口瓶内气体压强。

    (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以及自然界的火山爆发原理与上述(填“甲”或“乙”)装置的原理相似。

  • 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 3、“摇摇杯”是一类深受学生喜爱的饮水杯,市面上的“摇摇杯”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现有某种摇摇杯,它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摇动水杯的能量收集并转化为电能用于加热杯子里的水。已知该摇摇杯可装500g的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氢气的热值为10.5×107J/kg。试计算:

    (1)如果上述摇摇杯中装满25℃的水,要使水温升高至30℃,杯中水需要吸收多少能量?

    (2)假设上述水升温所需能量都来自摇动杯子所做的功,水平摇动杯子的力平均为50N,水平摇动一次的幅度为0.5m。(水平摇动来、回分别算一次)则至少需要水平摇动多少次才能达到上述水温?

  • 4、如图所示滑轮组,已知物重400N,拉力F是250N,物体上升的距离是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如果提升的物重变为7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为多少?

  • 5、某型号的汽车以18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质量为2t,在水平面上行驶的时候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

    (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

    (2)行驶半小时电动机做的功为多少?

    (3)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 6、小乐为了测定某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及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天平

    称量生锈的生铁片的质量

    生锈的生铁片的质量为m g

    ②装置甲

    先通入一段时间CO,然后加热;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室温

    生锈的生铁片变成光亮的银白色

    ③装置乙

    将②中生成的光亮的银白色铁片放入稀盐酸中,完全反应

    试管中——;测得室温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 L

    (1)装置甲存在缺陷,其改进方法是

    (2)装置乙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若室温下氢气的密度为ρ g/L,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用字母表示)。

    (4)有人认为:“②中所得光亮的银白色铁片的质量,即为此生锈的生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没有必要进行③的操作”。判断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7、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主要含有K2CO3 , 还含有少量KCl、K2SO4和大量难溶性固体。为了测定某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2)在“测定”环节中,小乐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连接A和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N2 , 再接上C(质量已知)和D;

    ②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关闭活塞;

    ③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④拆下C和D,对C进行称重。

    (3)在上述“测定”环节中,装置D的作用是

    (4)在上述“测定”环节中,若①中未通入足量N2 , 则测定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④中对C进行称重后得到C增重0.88g,则此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

  • 8、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选填“是”或“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好处是

    (2)如图利用如图c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1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牛;

    (3)某同学通过一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9、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图: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比较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乙、丙两幅图中控制相同高度的目的是

    (2)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

    (3)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10、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 ,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方案:

    (1)步骤一和步骤二种所添加的试剂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2)写出步骤三中所需添加的试剂

    (3)溶液x中含有哪些溶质 , 请设计实验证明溶液x中的杂质(简要写出所用试剂及实验步骤)

  • 1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中的现象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均如图2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溶液。

  •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反应②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无现象,小明为了验证反应的发生,在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滴加酚酞溶液,证明反应发生。他的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2)小明利用温度计测出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如图2),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B处的溶液pH7(填用“<”“=”或“>”);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与之原理相同的冲程是(选填“甲”“乙”“丙”“丁”)。若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该汽油机在甲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 14、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4N的拉力,将一个重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已知物体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5m,上升的高度为3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5、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

    (1)小陈发现门口新风系统绿萝叶片发黄,同学们可以适当多施肥来缓解该症状。

    (2)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现有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的无色营养液,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再结合实验1、实验2的现象,可知原营养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 16、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甲同学提出滴入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你同意他的说法吗?;理由是

    (2)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硫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填序号),若出现明显现象,说明硫酸过量。

    ①紫色石蕊溶液   ②锌粒   ③BaCl2溶液   ④Na2CO3溶液

  • 17、如图为垃圾桶的结构简图,当脚踩踏板时,桶盖会被顶起,桶盖可视为杠杆。请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在原图上画出阻力F2和阻力臂L2 , 此杠杆为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 18、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若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片,充分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代表的离子是

  • 19、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常雨水的酸性比酸雨的酸性(填“强”或“弱”)。

    ②测量小苏打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pH测量值将(“变大”、“不变”或“变小”)。

    (2)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精炼石油时,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过量的酸,该反应的实质。(微观解释)

  • 20、下列生活实例中,对图片描述正确的有(  )

    A、甲图: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从刚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机械能守恒 B、乙图:单摆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小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丙图:人造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在近地点的动能最大 D、丁图:小球从①到②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