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为公司以硅为原料制作出了首颗“纯国产”麒麟芯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含硅的物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的是
    A、SiCl4 B、SiO2 C、Na2SiO3 D、Si
  • 2、“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投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A、手对箭有力的作用 B、箭的质量比较轻 C、箭具有惯性 D、箭受到重力的作用
  • 3、如图为某人的尿检结果,此人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膀胱 B、尿道 C、肾小球 D、肾小管
  • 4、深秋时节,落叶轻舞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下落过程中,落叶所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 5、水是生命之源。若用“ ◯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
  • 6、如图是衡阳市某学校学习小组所做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及其数据记录。读图, 回答题。

    (1)、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运动 C、海陆的分布 D、地表的起伏
    (2)、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 7、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测量大气压。测量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图中已省略) 封住注射器小孔。②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为2.5毫升。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5厘米。

    (1)、 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 “不变”或“偏小”) 。
    (2)、 同学们联想到医生用注射器吸药水时的场景,于是想了个办法,将①步骤加以改进: , 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空气,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然后继续②步骤,测得 F=6牛。
    (3)、 改进①步骤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大气压与当地当时的大气压还是不同,原因可能是筒壁与活塞之间存在。为减小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学们增加了一个实验步骤:将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后, , 此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牛。则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帕。
  • 8、小嘉全家暑假自驾去西藏,随车准备了便携氧气瓶、高压锅及羽绒服等装备。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不同。在西藏野炊时小嘉发现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煮熟,原因是。遥望远处山顶白雪皑皑,是由于升高,温度降低。
  • 9、2023年5月28日,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圆满完成。某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    )

    A、对着漏斗嘴向下吹气 B、用吸管吸牛奶,

      牛奶盒发生形变

    C、加热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 D、覆杯实验中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
  • 10、某兴趣小组在调查某城市的“热岛效应”时发现:

    城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能量消耗较多,绿化率较低,气温较高。

    郊区:人口密度小,绿化率较高,河道密布,气温较低,但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

    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郊区气温较低,空气中有来自城区的少量污染物”的现象作出解释。

  • 11、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呢? 某同学认为热可能是通过水的流动来传递的。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1)、 寻找方法:如图所示,在水中加入一些紫红色的高锰酸钾颗粒,通过被染红的水的运动来反映水的流动,以下三种方法中和该同学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C、用烛焰的摆动来反映声波的存在
    (2)、 进行实验:把水装入环形玻璃容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在A处(如图) ,给该处加热,发现被染红的水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的方向运动起来,并很快使水的温度升高。
    (3)、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如果冬天在家里准备安装暖气片,想让家中的空气很快变暖,应该将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填“上方”或“下方”) 。
  • 12、小明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图示装置来模拟风的形成,将其放置在无风的环境中,先点燃大瓶内的蜡烛,再点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线香。图中M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 (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 13、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做测试人体反应快慢的实验。

    ①乙同学手指在刻度为0处准备,甲同学发令的同时突然松开直尺,要求乙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乙同学捏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③两位同学互换角色重复以上实验,并分别进行多次实验。

    (1)、 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 分别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本实验判断人体反应快慢的依据是
    (4)、 (多选) 该实验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变为可测量且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以下实验中与该实验所用方法相类似的有____。
    A、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植物细胞的模型 C、用一只灯泡的亮暗比较该电路的电流大小
  • 14、根据下图填空:

    (1)、 [①]将冲动传向[②] , 冲动沿[③]从细胞传出。
    (2)、 人的神经系统由[A]和[B]组成[F];[C]和[D]组成[E]
  • 15、观察如图细胞并填空:

    (1)、 该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 , 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2)、 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细胞获取和传递的。下列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向正确的是

    ①A→B→C ②C→B→A ③B→A→C  

    (3)、 下列细胞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 (可多选) 。
    A、感光细胞 B、肌肉细胞 C、嗅觉细胞 D、味觉细胞
  • 16、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B、②是大脑 C、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D、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 17、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共同构成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②③④是突起,它们共同组成神经元 C、图中①是细胞体 D、图中②③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 18、如图是人脑结构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①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发达的部分 B、若②受损,人将会出现身体平衡失调、运动不准确等症状 C、在①中有许多管理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D、③是人体的脊髓,是连接大脑与躯干的通道
  • 19、真情境科技发展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人类的各类感受器均分布有神经元,结构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神经元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 20、下图是测定个人反应速度的实验示意图,请同学拿一把长30厘米的直尺,当见到直尺向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时对应的刻度。重复以上实验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5厘米

    24厘米

    23厘米

    B

    26厘米

    24厘米

    21厘米

    C

    24厘米

    22厘米

    20厘米

    A、多次测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手接尺子属于非条件反射 C、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转换法和类比法 D、从测得的数据分析,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B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