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CuCuCl2 Cu(OH)2 B、 C、 D、CO2CaCO3CaCl2溶液
-
2、下列除杂或鉴别项目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
选项
除杂或鉴别项目
实验设计
A
鉴别(NH4)2SO4溶液和K2SO4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足量BaCl2溶液
B
除去CO2中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充分反应后干燥
C
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无色酚酞,观察现象
D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K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3、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A、K+、Na+、Cl-、 B、 C、Na+、NH4、、 D、
-
4、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 B、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 A 是 Na2CO3溶液 C、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D、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
5、向 Zn(NO3)2和Cu(I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锌 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Fe2+ C、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 , 可能有Zn2+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 Fe2+ , 可能有Cu2+
-
6、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A、KNO3、Na2SO4、 Ba(OH)2、MgCl2四种溶液, 需另加试剂方可鉴别 B、FeCl3、HCl、KOH、NaCl四种溶液, 利用组内物质即可鉴别 C、Na2SO4、NH4NO3、 Ba(OH)2、NaCl四种固体, 利用水及组内物质都无法鉴别 D、NaCl、NaOH、 Ca(OH), CuSO4四种固体, 只用适量水即可鉴别
-
7、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 Mg、 Zn、 Fe 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
8、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复分解反应,③发生的条件只需要 产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B、通过置换反应来生成盐的途径只有⑥ C、若生成的盐是硫酸钡,由⑦来实现的反应物可以是氯化钠和碳酸钡 D、图中⑤和⑧处应补充的文字可以是“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
9、科学实验操作需要规范严谨。以下是小科同学的科学实验操作,操作规范的是( )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B、检测溶液 pH
C、稀释浓硫酸
D、气密性检查
-
10、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物质类别和用途完全正确的是 ( )A、苛性钠 NaOH 碱、治疗胃酸过多 B、纯碱、NaCO3、碱、食品添加剂 C、生石灰、 Ca(OH)2、碱、改良酸性土壤 D、胆矾、CuSO4·5H2O、化合物、配制玻尔多液
-
11、下图是月饼制作的几个环节,其中有涉及化学变化的环节是 ( )A、揉面
B、包格
C、模具压成愁
D、烤箱烤 15分钟
-
12、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自制水滴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调试、改进四个环节。
【设计】
同学利用水滴(可起放大作用)、放大镜、平面镜、杯子和可伸缩支架等材料设计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

(1)、对A 处结构的选材,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看法,分别为:玻璃片、木片、铁片。请结合装置功能,选择合适材料并说明选材依据。。(2)、【制作】根据设计,小组制作模型,其中“水滴”对应的显微镜结构为。(3)、【调试】实验小组将标本放置好后进行观测,看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进行的操作为。(4)、【改进】实验小组展示“自制水滴显微镜”后,请你按照以下评价表评分,则指标一评为和指标二评为。.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调节像的放大倍数
能放大像
无法放大像
指标二
在较亮和较暗环境中都能对光
只能在较亮环境中对光
无法对光
(5)、请结合设计和评价指标,提出改进措施。。 -
13、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吉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30枚、量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小珂的实验如下:
I.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Ⅲ.将一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
IV.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
(1)、实验中,小珂发现她的操作不可行,请你帮她改正。(2)、改正后,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V=。(3)、在步骤中Ⅱ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要求是。(4)、交流评价:关于步骤中的操作对回形针的体积测量值的影响,下列选项中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测量值会偏大 B、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测量值会偏大 C、步骤Ⅲ读数时仰视液面读数,测量值偏小 -
14、小科用自制的温度计(如图甲),来探究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选用两个相同玻璃瓶、两支不同横截面积的细管进行组合装置,分别标记为S1和 然后分别把两套装置中的玻璃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中玻璃细管横截面积 (选填“<”、“=”或“>”);(2)、分析比较序号1、2、3的数据,小科基于的假设是:玻璃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有关;(3)、小科把自制的温度计(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1)放入水中,稳定后测得液柱高度为10厘米。请结合表格数据分析,此时水的温度是℃。序号
横截面积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1
S1
0
4
2
S1
20
8
3
S1
40
12
4
S2
0
4
5
S2
20
10
6
S2
40
16
-
15、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1)、小马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2秒后取出,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现象。由此得出结论:酒精灯温度最高(选填“焰心”或“内焰”或“外焰”);(2)、小红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并利用数据绘制成图。并且老师告知在对试管加热时,如果火焰温度长时间在600℃以上,可能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由图甲曲线可知,对物体进行加热时,应选择____范围内的火焰高度最合适(填字母)A、0~1.5cm B、1.5~3.0cm C、3.0~4.5cm D、4.5~6.0cm -
16、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用橡皮泥制作细胞模型,小海用橡皮泥制作了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小海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如图,看到的视野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A、
B、
C、
D、
(2)、小海同学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模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
17、学校开设了拓展性课程,小宁等同学参加了农作物栽培课程。在老师的协下,她们做了一个提高小白菜产量的实验;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生长状况相似的1株小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编号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浓度
2.0%
2.0%
0.2%
温度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2)、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小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由此可以说明:。(3)、第①组和第③组不能拿来对比,理由是。(4)、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18、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慈想测一块不规则鹅卵石的体积,由于石头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他利用一只烧杯和量筒完成了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1)、 测得鹅卵石的体积为cm3;(2)、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相平。(3)、其他同学发现这样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产生误差的步骤是(填字母) ,理由是。 -
19、科学实验课上,小慈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 , 其作用是。(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通常需要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中,着色最深的结构是。(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物像,可能是(填序号)出现错误操作。 -
20、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依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填字母)。(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3)、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有(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