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图乙是小灯泡的I-U 图像。闭合开关S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测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B、电流表示数为0.4安时,小灯泡的电阻是25欧 C、电压表示数为2.5伏时,小灯泡的功率是1.25瓦 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0.25瓦
-
2、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要让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当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A、灯泡的发光情况 B、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电压表的示数 D、电流表的示数
-
3、如图所示,两灯泡和规格分别为“6V 3W”和“6V 6W”,电源电压相同恒为6V,按甲、乙方式连接,工作时最亮的是( )A、甲图中的 B、甲图中的 C、乙图中的 D、乙图中的
-
4、下列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 B、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C、电流做功的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 D、电流在一定时间内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
5、便携式铝箔封口机能实现用铝箔将瓶子快速封口,其底部是一个用纯铜线圈制作的感应盘。给封口机通电,利用高频电流通过铜线圈产生磁场,将瓶装容器经过感应盘,此时瓶盖内铝箔垫片会被感应识别,附着在垫片上的金属铝瞬间发生炽热将垫片上的粘合层熔化到瓶口处并合为一体,实现封口。上述说明中涉及的知识包括( )
①电流的热效应
②电流的磁效应
③电磁感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
6、如图是一款家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该电动螺丝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紧螺丝或松螺丝的双重功能,下面四幅图中与这种电动螺丝刀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
7、甲、乙两电热丝电阻之比为2∶3,通过的电流之比为3∶1,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2∶1 B、6∶1 C、1∶2 D、1∶6
-
8、如图是由一节干电池、铜导线和强磁铁组成的简易电动机(线框上端的弯折位置与正极接触,磁铁吸附在电池负极的是S极),放手后从上往下看线圈顺时针转动,为了增大转速,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对调电池正负极位置 B、对调强磁铁南北极位置 C、增加一节干电池 D、减弱磁铁的磁性
-
9、如图是研究电热与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R1和R2的阻值不同,串联是为了控制两者具有相同的( )A、电流大小与电热多少 B、电压大小与电热多少 C、电流大小与加热时间 D、电压大小与加热时间
-
10、电动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需要充电。如图所示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安装充电桩时,可以不连接地线 B、充电过程发生故障时,可以带电维修 C、若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若充电桩漏电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
-
11、人们一直对古人如何将巨石移到高处感到好奇。图1是古人移动巨石的一种可能方式,人站上右侧两根圆木下端悬挂的平台,通过自身重力对圆木施力,将巨石拉动一小段距离后固定,调整装置,再次拉动巨石。整个装置可简化为一个斜面、一根直杠杆和一个平台(平台未精彩讲题画出),如图2所示。巨石通过绳子与杠杆AC相连,杠杆与石柱的接触点为B点,AC=4.8m,AB=0.8m,巨石质量为5000kg。不计绳子、杠杆和平台受的重力。根据图2,请回答:(1)、使用此杠杆主要目的是(填“省力”或“省距离”)。(2)、某次绳子拉动巨石沿斜面MN移动0.1m,高度上升0.05m,求此过程中克服巨石重力做的功。(3)、某次拉动巨石前,绳子与杠杆AC垂直,AC与竖直方向成30°角。要拉动巨石,绳子对巨石的拉力至少需32100N,假设人的质量均为60kg,此时C端下方平台上至少需站多少人?(已知绳子对A 端的拉力等于绳子对巨石的拉力,C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 F等于人的总重力)
-
1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小组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如图)。请回答:(1)、锥形瓶中盛有 40g质量分数为5%的( 溶液,要与其恰好完全反应,需固体NaOH 多少克?(2)、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实际使用NaOH 的量小于题(1)计算值就达到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从实验现象的角度说明用少量NaOH 就可完成验证的理由:。(3)、如图2所示,在矿泉水瓶中装入水、氧气和铁钉,拧紧瓶盖;保持环境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发现矿泉水瓶变瘪,但实验前后装置的总质量不变。结合物质变化,解释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 ,(4)、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角度,将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13、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人体可能会因呼吸过快、过深,CO2排出过多,导致血液的pH上升,进而出现头晕、手脚发麻等症状,该现象称为呼吸性碱中毒。请回答;(1)、人体呼气时,胸腔体积(填“增大”或“减小”),肺内压力增大,( 排出体外。(2)、CO2排出过多时,由于脑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会出现头晕等症状。这一过程体现了呼吸系统与(写出一种系统名称)之间的紧密联系。(3)、图1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模式图, 和 从浓度高处扩散到低处、浓度差越大,扩散越快。用纸袋罩住口鼻(如图2),反复缓慢吸回几次自身呼出的气体,可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
14、近年,共享充电宝(如图)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为研究共享充电宝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科学小组选取多个区域的共享充电宝进行研究,发现其上存在多种细菌。请回答:(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若某充电宝被传染性致病菌污染,则该充电宝属于(填“传染源”或“传播途径”)。(2)、针对共享充电宝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提出下列消毒方案:
①使用充电宝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将75mL 无水酒精和25mL水混合,发现总体积小于 100mL、原因是。
②安装紫外灯对充电宝进行消毒。若用某款紫外灯消毒时,正常工作30min消耗的电能为9000J,则该款紫外灯额定功率为W。
-
15、闪电是一种常用的自然现象。一方面,闪电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这些氰氧化物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另一方面,闪电产生的高电压也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请回答:(1)、闪电时、氮气和氯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氮(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生成的硝酸盐被植物根部吸收后、可通过茎中(填“木质部”或“韧皮部”)的导管运输到枝叶。(3)、某次闪电击中地面时,附近有人经过,此时有电流流过人体(如图)。已知两脚间的电压为200V(靠近击中点,该电压会急剧增加)、两脚间的人体电阻为800Ω。
①求流经人体的电流。
②触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还与电流持续时间有关。假设上述电流流经人体做功为0.005J,求此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该段时间内电流和电压视为恒定)。
-
16、科学小组用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 NaOH 溶液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回答:
(1)、在图1实验中,可用(填指示剂名称)指示NaOH 被盐酸反应完全。(2)、传感器可以更好地指示酸碱反应过程。在图2实验中,用pH传感器测量室温下滴加盐酸过程中溶液的pH,当pH=7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3)、盐酸和NaOH反应会放出热量,保持环境温度不变,在NaOH溶液中插入温度传感器,记录温度散据至t1时,迅速将等质量、等温度的盐酸倒入其中。在图 3中画出后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示意曲线(绘至温度稳定为止)。(4)、酸与碱的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适量的熟石灰( 可以改良酸性土壤(酸性物质以 H2SO4 , 为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为探究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科设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木板左端用细线与电动机(可调速)相连,物块右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启动电动机拉动木板,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请回答:
(1)、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2)、实验中观察到物块的两种状态见下表,要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在状态(填“1”或“2”)时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物块状态
物块相对木板
物块相对桌面
状态1
静止
运动
状态2
运动
静止
(3)、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条件不变,分别改变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和木板的速度大小,进行实验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列于下表。分析下表,可得结论:。实验序号
物块上钩码个数(钩码质量均相同)
摩擦力/N
木板运动较慢
木板运动较快
1
0
0.5
0.5
2
2
0.8
0.8
3
4
1.1
1.1
(4)、继续探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在(填“木板上表面”或“水平桌面上”)铺上棉布等不同材料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
18、小科为测量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图2是实物图。(1)、图2中导线a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填图中字母)接线柱连接。(2)、实验过程中,要使电流表示数变大,滑片P应向(填“B”或“C”)接线柱移动。(3)、移动滑片P,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列于下表。
实验序号
U/V
I/A
R/0
1
不及代
0.40
0.12
3.3
2
发出很微弱的光
0.90
0.16
5.6
3
发出微弱的光
1.50
0.20
7.5
4
发出较强的光
待填
0.24
此处不填
①第4次实验中,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其示数为V
②分析数据,发现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阻是变化的,小灯泡的 U——I图像与图4 中的(填“a”“b”或“c”)相似。
-
19、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制得的 中会混有水蒸气。为制取干燥的CO2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小科设计了如图1的制取装置和如图2的性质实验。
请回答:
(1)、图1中X可选用(填试剂名称),收集装置应选用(填“A”或“B”)。(2)、如图2甲,将收集到的CO2气体缓缓向烧杯里倾倒,发现蜡烛熄灭,由此可得出CO2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的大、。(3)、如图2乙,将生成的CO2气体通入 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但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验证两者已经发生反应,现有稀盐酸、 溶液和 溶液3种试剂,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写出实验方案(要求指明试剂并给出相应的判断依据)。 -
20、生态浮床(种有植物的漂浮载体,如图1)是修复湖泊生态的一种技术。某湖泊因大量含氮物质输入而遭到污染、科学小组对两种浮床植物————空心菜和粉绿狐尾藻的除氮能力开展了研究。(1)、实验过程
①从该湖泊中取湖水、测定其含氮量。
②取3个大小相同的实验容器,编号A、B、C、分别加入的该湖水。A中放入种有长势较好的空心菜的浮床,B中放入种有等量、长势较好的粉绿狐尾藻的浮床,C中放入无植物种植的浮床(对照组)。
③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分别在第7天和第 14天测定各容器中湖水的含氮量。
④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计算氮去除率。结果如图2所示。
(2)、分析与讨论①结果表明,两种植物都具有一定的除氮能力,其中较强的是。
②由图2可知,该洞泊生态系统被污染后仍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较弱。其依据是
(3)、科学小组进一步研究了40%遮光和75%遮光对这两种植物除氮能力的影响、第14天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图3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综上所述,应用生态浮床进行生态修复时应考虑植物种类及遮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