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2、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3、 松花蛋(俗称“皮蛋”)是柯桥人人爱吃的美食,项目小组利用生石灰(CaO)、纯碱(Na2CO3)、食盐(NaCl)、黄土等粉末材料将鸭蛋加工成松花蛋。

    (1)、从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自制的粉末材料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将水和粉末材料搅拌,隔着手套感觉到热,这是因为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为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小组同学将搅拌后的材料涂抹在鸭蛋表面,静置三周后成功制得皮蛋。查阅资料发现:皮蛋加工主要利用了氢氧化钠使鸭蛋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请写出制作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 4、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 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毫升的蒸馏水。
  • 5、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

    (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

    (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

    (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H2S)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剩余。
  • 6、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可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发生装置
  • 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 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20℃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
  • 8、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化学变化的结果。将一定质量的镁条放入某一溶液

    (如图),其溶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

    组成和质量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 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HCl,过滤

    D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0、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断定两者恰好完全
  • 1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的化学式为H2O,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 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 C、该反应的研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
  • 12、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 ,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 1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14、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 15、为了测定X、Y、Z、P的金属活动性,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反应:①将X、Y、Z、P单质放入稀硫酸中,Y中产生大量气泡,Z中有少量气泡,X、P上无明显现象;②将X的单质放入PCl2溶液中:X+PCl2═XCl2+P;则X、Y、Z、P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Z>Y>X>P B、Y>Z>X>P C、Z>Y>P>X D、Y>Z>P>X
  • 16、化学反应前后,给出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其中没有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 17、 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干冰   冰  H2O B、纯碱   碳酸钠   Na2CO3 C、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D、小苏打  氢氧化钠  NaOH
  • 18、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填a或b)。
    (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填“大”或“小”)
    (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填“甲”或“乙”)
  • 19、学习科学测量后,小实尝试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由于石块体积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步骤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步骤②:将不规则石块放入烧杯中,小石块完全浸没,标记水位线为A,取出小石块;

    步骤③:量取40毫升水,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线A,读取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1)、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2)、由于取出小石块时会带出一定水分,使得测量的石块体积
    (3)、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应在步骤③前增加的实验操作是
  • 20、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某同学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除了控制烧瓶大小、水的质量、初始温度和环境因素相同外,还需控制的变量有(答出一点即可)。
    (2)、按照计划操作,该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20

    20

    分析两组水水温的变化,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46℃ B、43℃ C、39℃ D、35℃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