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观察桃花(甲)和桃花(乙)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⑧是桃花的雌蕊,其中②的结构是花丝 B、甲图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药,内含有卵细胞 C、乙图中a是桃的果皮,由图甲中⑤珠被发育而来 D、乙图中b是桃的种子,由图甲中④胚珠发育而来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高铁酸钠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Fe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 3、〔设计背景〕我国设计的蛟龙号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62m,某项目小组的同学希望能像我国潜艇设计师一样设计出一艘属于自己的潜艇。

    〔产品设计〕项目小组的同学利用硬质塑料瓶制作潜艇,塑料瓶厚度不计,生活舱与水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艇的浮沉,模型如图甲所示。

    自制潜艇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仓分区设计

    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生活舱不进水,且生活舱较大

     

    生活舱和水舱没有独____立分开

    浮沉情况

    潜艇能顺利实现下潜、上浮、悬浮、漂浮

    潜艇能下潜、上浮、悬浮、漂浮,但较困难

    潜艇不能实现下潜、上浮、漂浮

    〔检验产品〕如表所示为该小组制定的评价量表:

    (1)、为实验潜艇的上浮,项目小组同学的操作是 , 从而排出水舱内的水,实现上浮。
    (2)、请在表格中填入“合格”的评价内容。
    (3)、如图乙所示,潜艇完成从B 到A 上浮的过程,其浮力变化情况是
    (4)、已知该小组同学采用的材料总质量为 0.5kg ,体积为 650 cm3 , 现有100 mL和200 mL两种规格的注射器,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注射器才能实现在水中悬浮。(g 取 10 N/kg)
  • 4、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盐水,将容器缓慢地放入水槽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②从容器中取出一部分盐水,放入另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如图乙所示,测量出容器内盐水深度为h0;③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丙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则盐水的密度 ρ=(用h1、h2、h0、ρ水表示)。

  •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制简易“浸没式液体密度计”:①将实心小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示数如图甲所示;②将小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③将小球浸没在某未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 ρ=1.0×103kg/m3,g取 10 N/ k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该小球的密度为 1.2×103kg/m3

    ②该小球的密度为 4×103kg/m3

    ③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2×103kg/m3④该密度计的最大量程为 5×103kg/m3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6、如图所示,某圆柱形薄壁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其底面积为20 cm2 , 将物体 B 放入水中时,通过台秤测得总质量为150g;使用一绳子提起物体B,物体B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保持静止不动,此时台秤示数为70g,并测得容器内液面下降了1 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取 10 N/ kg)(   )

    A、物体B 的体积是20 cm3 B、物体B 受到的浮力减少了0.8 N C、物体B 的重力是1.2 N D、物体 B 的密度是 2.5×103kg/m3
  • 7、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于水中。剪断细线后,木块上浮至最后静止位置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木块最终静止时与细线剪断前相比,杯底受到的压力将 , 台秤的读数将

  • 8、将三块完全相同的冰分别放入盛有水的三个容器中,如图甲所示为冰块与容器底部有接触且挤压的情景,如图乙所示为冰块漂浮在水中的情景,如图丙所示为冰块系上轻质绳子且绳子绷紧的情景。

    (1)、三种情况下,冰块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情况是(用F甲、Fz、F丙表示)。
    (2)、图甲中,当冰块慢慢融化变小,并开始浮于水面上时,液面与刚开始时相比,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9、三个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浓盐水和植物油,若将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冰块分别放入其中,如图所示,当冰完全融化后(已知ρ盐水>ρ水>ρ植物油>ρ冰)(   )

    A、装水的容器液面下降 B、装浓盐水的容器液面上升 C、装植物油的容器液面上升 D、三个容器的液面都没有变化
  • 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用密度为ρ0的相同质量的某种材料制成甲、乙两物体,甲物体中空,乙物体为实心,且甲物体的体积为乙的3倍,分别放入杯中,稳定时,甲物体悬浮,乙物体沉底,情形如图所示。则(   )

    A、此材料的密度为水密度的2倍 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2:3 C、放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若将甲沿图中虚线切去很小一块,甲剩余部分仍悬浮
  • 11、一木块漂浮在水上,要使木块下沉一点应        (   )

    A、沿 ab切除上面部分 B、沿 cd 切除下面部分 C、沿 ef 切除左边部分 D、都可以
  • 12、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其中甲、乙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大物块甲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绳的拉力与小物块丙的重力大小相等 C、小物块乙的密度比水小 D、小物块乙的质量比小物块丙大
  • 13、立定跳远是台州体育中考项目之一,许多同学感觉自己弹跳不行,因此产生畏难情绪,但是老师说立定跳远是有窍门的。小妍和小柯决定探究一下立定跳远中的那些窍门。

    〔实验一〕小妍发现自己在几次立定跳远的测试中成绩不同,她推测可能是不同运动鞋的鞋底粗糙程度不同的缘故。于是她拿来三双不同的运动鞋(质量相近),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按如图所示摆放并进行实验。

    (1)、为了测量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运动鞋,使其做运动。但这样操作难度较大,小妍的改进方案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然后
    (2)、小妍先将自己的一只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 然后她用不同的运动鞋重复上述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后找到了最适合参加测试的运动鞋。

    〔实验二〕小柯观察发现同一个人立定跳远时,每次摆臂动作基本不变,但是不同的人摆臂的动作不一样。

    (3)、小柯准备邀请8位同学(分别记为A~H)参加立定跳远测试。每位同学以自己的方式重复跳3次,记录成绩并求出平均值,小妍认为小柯的设计不能说明摆臂幅度对成绩的影响,原因是

    小柯改进后重新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八位同学的跳远成绩记录(单位:m)

    同学

    A

    B

    C

    D

    E

    F

    G

    H

    摆臂过肩

    1.74

    2.16

    2.01

    2.09

    1.83

    2.11

    1.95

    1.97

    摆臂不过肩

    1.72

    1.93

    1.81

    1.95

    1.77

    1.96

    1.83

    1.90

    不摆臂

    1.55

    1.75

    1.50

    1.68

    1.66

    1.69

    1.61

    1.62

    (4)、小柯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 14、如图所示,重为10 N的物体在15 N的水平压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N,方向为。若减小水平压力F,使物体相对于墙面匀速下滑,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填“大(互动题4)于”“等于”或“小于”,下同)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当水平压力 F 再次减小,使物体由匀速下滑变为加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15、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 (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 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F1>F2 B、F1<F2 C、F3>F4 D、F3<F4
  • 16、小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将长方体木块(底面和侧面的面积不同)平放在平板小车上,拉力记录仪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记录在4s 内拉力大小的变化,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长方体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____(填字母)。
    A、3.3N、水平向左 B、3.3N、水平向右 C、3.0N、水平向左 D、3.0N、水平向右
    (2)、上述实验中,若在3s 后,电动机的转速加快使小车运动更快,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的关系”,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应进行的操作是:
  • 17、小明利用相同的铁块和木板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或木板,速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中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 f1、f2、f3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3<f2 C、f1=f3<f2 D、f1=f2<f3
  • 18、起重机以1m /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 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忽略空气阻力)(   )
    A、12000N B、6000 N C、3000 N D、无法判定
  • 19、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正在做引体向上的场景,当运动员在单杠上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对单杠的拉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运动员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单杠对运动员的拉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运动员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运动员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20、春节假期里,小明一家坐车到某雪场游玩。下列有关小明在部分场景的描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早上冲出家门,小明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时很难立即停下 B、上车后系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在滑雪道上向下滑雪时,速度越来越快,小明的惯性也越来越大 D、小明顺利滑到终点处后兴奋地向上抛出帽子,帽子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