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黄在上劳动课时发现,安装锄头时,需要将一块大小合适的木头楔入锄头与锄柄的缝隙里,才能使锄柄和锄头套紧,如图甲所示。使用锄头时,在手上沾点水,可以防止手和锄柄之间打滑。长时间使用后,锄头与锄柄会发生松动,将锄柄向下敲击石头,锄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锄柄上,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 2、哪些因素会影响铅球的投掷距离呢?小明用弹簧和小球做模拟实验,以相同的力,使小球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投掷出去,测量并记录小球每次的投掷距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投掷高度/m

    投掷

    角度/°

    实际测量的投掷距离/m

    理论计算的投掷距离/m

    1

    1.8

    20

    5.17

    5.23

    2

    1.8

    40

    6.13

    6.24

    3

    1.8

    60

    5.53

    5.62

    4

    2.2

    20

    5.25

    5.36

    5

    2.2

    40

    6.35

    6.43

    6

    2.2

    60

    5.66

    5.72

    (1)、该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和
    (2)、比较第(填序号)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投掷力和投掷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当投掷角度为 40时,小球投掷得最远。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测量和计算方法均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实际测量的投掷距离始终小于理论计算的投掷距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如图所示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通过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来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已知每个钩码重为1 N。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左右两边所挂钩码的数量相同时,木块保持静止;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也能保持静止,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小明认为将木块A 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如图乙所示),实验效果会更好,其理由是
    (3)、小明在小车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立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 4、游泳时,小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①观察压强计的结构,并用大拇指轻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

    ②将金属盒放入水中5cm 深度处,观察现象,如图甲所示。

    ③将金属盒放入水中10 cm深度处,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轻压橡皮膜,当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时,说明压强计可以正常使用。
    (2)、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科认为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5、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均为50 N 的压力. F1和F2的作用下,中间重为10 N的木块恰能匀速下滑,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保持压力F1和F2 的大小和方向不变,用一个力竖直向上拉木块,木块恰能匀速向上滑动,则该拉力的大小为N。

  • 6、如图所示为一种快递分拣机器人,它们可以实现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还能自动充电,在物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1)、机器人载着快递件匀速行驶时,快递件相对于机器人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2)、向前匀速运动的机器人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是的。
    (3)、若行驶中的机器人遇到障碍物,则其上方的快递件会向前掉落,这是由于快递件具有
  • 7、“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快速行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
  • 8、“无人机”送快递是低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无人机起飞时,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若无人机下方用一根绳子悬挂快递,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无人机斜向右上方匀速直线飞行的过程中,悬挂重物的绳子(填“会”或“不会”)偏离竖直方向。
  • 9、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判断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我们会得到的相应的证据和结论是
  • 10、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 F 向右拉物体,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 N B、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 N C、2~4s内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8 m
  • 1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 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 A:B=3:2 B、它们的受力面积之比 SA:SB=4:3 C、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A:FB=1:3 D、它们的质量之比 mA:mB=2:3
  • 12、若重力消失,则下列比赛项目中,无法进行的是    (   ).

    ①100 m 跑 ②乒乓球 ③跳远 ④掷铅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3、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一张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会掉入水中。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惯性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 14、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 F1、F2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当 F1=10N,F2=2N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关于F1、F2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三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B、这三个力是平衡力 C、撤去 F1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
  • 15、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意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16、小科给菜刀的刀背加了一块塑料块,可在切较硬的食物时使手不易被磨破。塑料块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增大刀背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   )
    A、减小刀背对手的压强 B、增大刀背对手的压强 C、减小刀背对手的压力 D、增大刀背对手的压力
  • 17、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
    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 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C、雪花匀速竖直下落 D、正在出站的火车
  • 18、为保证安全,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的刹车闸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
    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19、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速,一部智能手机的重力约为    (   )
    A、0.15 N B、1.5 N C、15 N D、150牛
  • 20、在足球场上,运动员的脚踢在足球恰当的位置时,足球会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守门员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题目中“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