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今不孕不育发病率较高,不孕不育的夫妻一般要一同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1)男方需要做精液常规检查以确定精子成活率,如图甲所示精子是由(填器官名称)产生的。
(2)女方一般还会进行输卵管造影检查。若检查出输卵管堵塞,则导致不能自然怀孕的原因是。
(3)经过治疗后,女方若顺利怀孕,则胎儿将通过(填器官名称)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
-
2、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小科同学发现买来的奶茶没过多久就变质了,于是他对食品腐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小科同学取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奶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 毫升奶茶
瓶口处理
打开
打开
用橡皮塞塞紧
恒温培养一周
25℃
5℃
25 ℃
实验结果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奶茶高温加热,目的是。
(2)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宜选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记录表,设置丙组是为了探究。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甲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上;
(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为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化下移
(3)保持图乙中的凸透镜与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乙中凸透镜换成焦距更的,相当于物体远离时要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才能观察清楚;
(4)如图乙,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厘米刻度处。
-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 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上都(填“能”或“不能”)成像。
-
5、蒲公英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甲,种脐是其萌发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使得种脐总会触地。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蒲公英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进行实验:
①选择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300粒,平均分成5组,放置在带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②将5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C)的恒温箱中;
③每隔一定时间记录各培养皿中萌发种子的数量,并计算发芽率,绘制图像如图乙。
(1)分析图乙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
(2)科学小组进一步实验:将若干颗粒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去除冠毛,另一组不做处理,将种子播撒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有冠毛的种子萌发率比无冠毛种子的高。请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
6、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号
室温2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2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适量浇水
3号
室温0℃,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4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大量浇水, 堵死盆底排水孔
5号
室温20℃, 光照较暗, 不浇水
(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3)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她的理由是:。
-
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和伸长量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空格处应填 , 该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为k=N/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
弹簧伸长量△r/cm
0
1.2
2.4
3.6
6.0
-
8、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O为入射点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
-
9、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叶可提取染料,根可入药。
(1)菘蓝依靠种子繁殖,图2中菘蓝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再经过受精过程后,[③]会发育成为果实。
(2)图3是绿色植物的种子形态结构示意图,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
10、如图是一种老式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幕布做得粗糙是光线能在表面发生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
11、如图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 C、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 D、由于平面镜较小,故人在镜中不能成完整的像
-
12、如图所示,岸上的旗帜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帜随风飘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船一定向左运动 B、甲船一定静止 C、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乙船一定向右运动
-
13、如图所示,小科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O 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 60° C、将激光笔对准O点并靠近N时,光线OB 也会靠近ON D、绕ON 向后转动F 板,F 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
14、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 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 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 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
15、如图,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在各自的跑道上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
-
16、选择适宜品种的马铃薯块茎,将其催芽,分割成带有芽点的小块(如图),种植到土壤中,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的马铃薯。这种繁殖方式叫(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有性生殖
-
17、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体,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 , 质量为500g的圆筒,简内装有30cm深的某液体。现将圆柱体从圆筒上方离液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漫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圆柱体下降过程中没有液体从筒中溢出,g取10N/kg)。
求:
(1)、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2)、筒内液体密度;(3)、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
18、小塘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右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请结合右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
19、茶园养鸡是从改善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入手,建立的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鸡啄食园内杂草,寻食害虫,不仅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及杂草的发生,也减少了对鸡的喂食量。鸡粪能培肥茶园,喂养蚯蚓、昆虫等,如此形成食物链,达到鸡、茶增收。请据此回答:(1)、茶园内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2)、写出蚯蚓属于茶园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探究“不同薄膜覆盖对冬季茶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由图乙可知,黄色薄膜覆盖最有利于茶树插条生根。冬季薄膜覆盖能提高扦插生根率的主要原因。(4)、众多昆虫中,果蝇因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决定的。
-
20、同学们在学习摩擦力时先根据书本上的实验步骤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如图1的甲、乙、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分别拉动木块做运动;(2)、甲、乙、丙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 则F1、F2、F3的大小关系为;(3)、为了便于读数,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 2,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示数如图中 B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4)、小科改变传送带速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速度与时间(v-t)和拉力与时间 (F-t)的关系图像,如图3、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