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物质类别不一致的是( )A、水银—Hg—单质 B、石灰石——氧化物 C、火碱—NaOH—碱 D、纯碱——盐
-
2、瓷器制作是我国古代技术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图是其中四道工序,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揉泥 B、
做坯 C、
烧窑 D、
画瓷
-
3、某校科学小组同学学习光合作用后,做了两个相关实验。
实验一:小组同学将装有植物的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该装置内一昼夜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1)、从氧浓度的角度考虑,一天中时左右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2)、图中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填字母)。实验二:实验小组同学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称量叶片实验前的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的变化;立刻用相同的光照射1小时,再测其质量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和“-”分别代表其与暗处理前质量比较所增加和减少的值。
回答问题: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
-1
-2
-3
光照后的质量变化/mg
+3
+3
+3
(3)、请解释暗处理时叶片质量变化不同的原因:。(4)、假设叶片的质量变化都是其消耗或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的实验组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 -
4、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一片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此种蔬菜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一直增加 C、c点表示此种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D、菜农温室栽培此种蔬菜时室温最好始终维持在20℃
-
5、通过实测一片蔬菜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时( 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中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A、
B、
C、
D、
-
6、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为1~2天。为延长其保鲜期,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
7、为探究植物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先在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往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则B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 )A、已浸水及消毒的绿豆种子 B、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 C、已浸水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D、已煮熟及未消毒的蚕豆种子
-
8、【情境·问题】如图所示为花生的一生。(1)、问:花生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再到开花、结果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哪里?主要是释放的能量。(2)、【温故·过关】活动1:如图所示为探究呼吸作用的三套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一中的装置在相同环境中放置一昼夜后,发现乙瓶中温度计读数明显高于甲瓶中温度计读数,这说明种子呼吸作用会。
②实验二中密封装置放置一昼夜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③根据实验三的现象,说明种子呼吸作用必须在内进行,同时消耗。
植物的呼吸作用
④呼吸作用是植物利用氧气将进行氧化分解,生成和水,同时释放。它在植物体的内进行。
⑤文字表达式:。
⑥呼吸作用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物质转化是有机物转为。转化的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这些能量提供给植物的。
(3)、活动2:观察生活中保存农产品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①夏天,为什么人们经常用冰箱贮藏蔬菜水果来达到保鲜效果?
。
②为什么小麦要晒干了贮存?。
③贮存种子时,人们会向种子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为什么?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④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速率随周围环境的的升高而增大。
⑤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速率(有氧呼吸)随 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⑥CO2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环境中CO2浓度增高时,呼吸作用受到 。
⑦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4)、活动3:如图所示,□表示植物叶肉细胞,(表示呼吸作用场所,
表示叶绿体。
①
②
③
④
比较①、②、③、④四幅图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小:图①中只进行作用,图②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图③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图④中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后三个横线上均选填“>”“=”或“<”)。
(5)、【归纳·知新】活动4:观图思考:①活动3中图①、②、③、④分别与右图中的哪个点或哪条线段对应?并说说理由。
①与a点对应,理由: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扩散到细胞外。
②与 ab段对应,理由:ab段光照强度>0,开始光合作用,但仍在向外释放
③与对应,理由:。
④与对应,理由: 。
②当温度上升时,右上图中对应的a点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③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填空。
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是 ,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
-
9、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过饱和醋酸钠(化学式为( 溶液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1)、醋酸钠( )是由组成的。(2)、过饱和醋酸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6.4g醋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
10、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请回答:(1)、如上图所示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按其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①(填序号)。(2)、2022年4月26日,我国首次国产化碳-14批量生产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站启动。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A、
B、
C、
D、
-
11、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是化学独特的视角,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虽然很小,但本身存在质量。如下表中是几种原子的质量,如图所示是水分子的微观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1个原子的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氧
16
碳-12
12
(1)、 1个水分子的质量=≈2.992×10-26kg(列出式子)。(2)、由上述计算可知:分子的质量很小,书写、记忆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因此可采用类似原子的处理方法,即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某分子的质量与其比值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其他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12、(1)、元素周期表中①元素名称是 , 含氧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学式为。(2)、X2-与 Ar的核外电子数相同,X的元素名称是 , 表中与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3)、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总结得出以下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B、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D、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顺序与中子数有关
-
13、 【情境·问题】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汽车震撼发布,该车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LiFePO4),续航可达830km,快充时间仅需30min。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1)、问:①若图甲为锂-6原子结构图,见图乙和图丙中哪个是氢原子的结构图?判断理由是。
②图丙所示的粒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该粒子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该粒子失去1个电子后会变成(选填“+1”或“-1”)价的离子,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③金属是指具有金属通性的元素,其价层电子数较少,在化学反应中易丢失电子。观察上表可得到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填方位)。
④LiFePO4中 Li和P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5价,则 Fe的化合价是价。
(2)、【温故·过关】活动1:元素周期表的绘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图,从尚古多的《螺旋图》,到纽兰兹的《八音律表》,再到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结合1.【情境·问题】中的表,梳理“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①从元素周期表编制的漫长历程看,科学的发展是不断和完善的过程。
②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③每一周期(横向,除第1周期外)开头是元素,每一周期结尾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随核电荷数增加而。
④同一族(纵向)元素,因最外层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3)、活动2:①根据精练1中的元素周期表,写出8号元素一种最常见的单质符号: , 标出其元素化合价:。②写出8号和13号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同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 写出其中的阳离子符号:。
化合价
③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符号的 , 正负号在 , 数字在。
离子:标在该元素符号的 ,正负号在 , 数字在 。
④单质化合价为 ,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为零。
(4)、活动3:①完成图甲中硫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标识)相关信息的填写。②读图乙,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③读图丙,理解CO2化学式的含义。梳理“物质的组成(一般性规律)”知识点。物质的组成(一般性规律)
①计算时相对原子质量常取整数,如硫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值为。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某原子的真实质量与的比值,相对分子质量是组成物质各元素之和。
③化学式的含义:①表示某种物质。②1个分子是由多少个构成的,如1个CO2分子由构成。③物质的元素组成,如CO2是由组成的。④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④物质由 、或离子构成。
(5)、【归纳·知新】活动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历程。请梳理“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知识点。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
时间或年代
1808年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20世纪20年代中期
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名称
实心球模型
枣糕模型
核式结构模型
电子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科学家
道尔顿
汤姆生
波尔
薛定谔
难点分析(以“核式模型”为例)
现象:
⑴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
⑵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
⑶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原因是
-
14、小明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带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某湖中盐水的密度。(g 取10 N/ kg)
①截一段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的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铁皮罐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求:
(1)、铁皮罐的体积。(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3)、盐水的密度。 -
15、小明想测量某些固体的密度。实验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大烧杯、一把刻度尺、待测量的小金属块和一小块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的火山石、一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杯、水(密度为ρ水)、细钢针、细线等。(1)、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
①把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
②向大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再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慢慢地浸没在水中,并且使小金属块不碰到烧杯的 ,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小金 属块 的 密度 的 表 达式 ρ金属 =。
(2)、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小金属块也能测出一杯果汁的密度。向大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果汁,再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金属块慢慢地浸没在果汁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果汁的密度ρ果汁=(用物理量表示)。(3)、测量一小块密度小于水的火山石的密度。①在圆柱形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的深度h1。
②将火山石放入玻璃杯中的水中,使其处于状态,测出水面的深度h2。
③用细钢针将火山石轻轻压入玻璃杯内的水中,使其于水中,用刻度尺测量出水面的深度h3。
④这块火山石的密度ρ石=(用物理量表示)。
-
16、小陈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制作时,小陈先将适量铁砂倒入平底试管的底部,再将装置置于水中使其处于竖直漂浮状态,用笔在试管上标记此时水面位置O1 , 取出试管,量出试管露出液面的距离L1。接着将装置静置于酒精 中,标记此时液面位置O2 , 量出试管露出液面的距离L2。再将装置静置于未知液体A 中,标记此时液面位置O3 , 量出试管露出液面的距离L3。重复此操作,在试管上分别确定密度值 0. 8 g/cm3、0. 9 g/cm3、1. 0 g/cm3、1.1g /cm3的位置并标上密度值。(1)、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测得 且 =1.6 cm,则未知液体 A 的密度为g/cm3。(3)、管壁上标注的刻度值中,0.8 g/cm3 与0.9 g/cm3间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g/cm3与1.1g /cm3间的距离,O3位置在1.1g /cm3的位置(填“上方”或“下方”)。(4)、若增加倒入试管中铁砂的质量,则制作的密度计精确程度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17、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小华测量一个金属球的密度。如图甲所示,把一只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金属球放入空杯中,向杯中缓慢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杯子、金属球和水的总质量为m1;如图乙所示,将金属球从杯子取出水面后滴干水,测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2;如图丙所示,向杯中加水至与杯口齐平,测得此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 m3。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属球的密度为( )A、 B、水 C、水 D、水
-
18、如图甲所示为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现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 N,体积为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10 N/ kg)。(1)、用气泵向图甲的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 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3)、小明想通过分度值为 0.1N 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k g/m3 , 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的空气密度增大到3.0 kg/m3 , 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值大于 0.1N,请通过计算说明(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等于滑轮两侧细线的拉力之和)。
-
19、如图所示为某潜艇从刚好浸入海水中开始下潜再到返回过程中,显示器上分别显示的深度和速度图像。已知该潜艇的总体积为 海水的密度取 (g取10N/kg)(1)、在第2m in和第 3 min,潜艇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2)、在第3~4 min,潜艇处于(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过程中。(3)、在第5m in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
20、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有适量水的容器(足够高)上方逐渐浸入水中,容器底面积为50 cm2 , 所受的重力为3N,初始水深6cm。如图乙所示为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物块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A、水的质量为30g B、物块的重力是2N C、物块的密度为 D、h =8 cm 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6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