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

  • 2、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潜水员用钢索把它们拴在沉船两侧,打捞船上的机器开动,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总重力
  • 3、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A、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推断: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 C、粉末状食盐比粗的颗粒状食盐溶解快,原因是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归纳: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
  • 4、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 5、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医生进行肌肉注射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C、 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D、注射器抽取药液
  • 6、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7、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B、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1 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8、下列图示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 9、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 10、以下为某校学习小组进行“自制简易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环节,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并制作简易温度计。

    器材:带塞子的玻璃瓶、足够长的细管、硬纸板、双面胶、红墨水、记号笔等。

    (1)、该小组设计的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同学们发现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吸管内的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请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2)、经过讨论,该小组对方案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在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塞上瓶塞,将细管插入瓶塞。但是对于玻璃瓶的选择,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1:应使用容积为10毫升的玻璃瓶。

    观点2:应使用容积为50毫升的玻璃瓶。从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观点正确。

    (3)、接着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标出刻度。

    ①标注100℃刻度:将简易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 ,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20厘米,在0℃和100℃之间进行4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4)、评价:用自制简易温度计测量40℃的温水,显示细管中液面在距离0℃刻度7.5厘米处。根据以下评价表,评价此简易温度计属于哪一等级并说明原因。评价等级:;原因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温度计的准确性

    误差在±1℃以内

    误差在±2℃以内

    误差在±3℃以内

  • 11、一天饭后,小科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布料种类

    涤纶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1)提出的问题: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探究所用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角度考虑,应比较的多少,从而得出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是否有关,实验记录如表;

    (5)结论:

  • 12、根据“削作并观察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为制作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2)、小海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如图②,小海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则他看到的视野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3)、小海用橡皮泥制作了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图③,下表是制作的指标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但有遗漏,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名称标注有误或不全。

    根据评价指标,小海同学制作的模型应被评为

  • 13、同学们学习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尝试用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经讨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测量体积】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烧杯中的液面会(上升/不变/下降)。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V2mL,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粗/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多/少)。

  • 14、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珂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20枚、量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小珂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Ⅲ.将一枚回形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

    Ⅳ.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

    (1)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若不可行,请改正;

    (2)改正后,回形针的体积表达式V=

    (3)测量回形针体积时,以下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若回形针有小部分露出水面,测量值会偏大

    B.若回形针取出时有部分水带出,测量值会偏大

    C.若回形针金属丝上有气泡附着,测量值会偏小

    D.若回形针上有些部位生锈,测量值会偏大

  • 15、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选填“瓶内水”或“玻璃泡中空气”)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测相同情况下(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明显;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B处(选填“<”、“=”或“>”);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16、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3)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Ⅰ;Ⅱ。村民乙的证据:Ⅰ;Ⅱ

    (4)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选填“村民甲”或

    “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下列动物与其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娃娃鱼  B.鸵鸟  C.扬子鳄  D.海豹

  • 1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描写了大量的动物,比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鲤鱼;“我龟既厌,不我告犹”——龟;“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
    (1)、上述诗歌提到的四种动物中,除(填动物名称)外,其他三种动物的呼吸器官相同,均用进行呼吸。
    (2)、从生殖方式来看,虽然四种动物均属于有性生殖,但鲤鱼、龟和雁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鹿的生殖方式则为
  • 18、根据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 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

    (2)图中结构①的功能是

    (3)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19、如图所示,小丹用刻度尺测得该木条的长度是。为减小误差,她又重新测量了几次,其测量结果分别为4.77cm、4.96cm、4.74cm,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

  • 20、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B、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C、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D、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