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科发现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他想知道这瓶 NaOH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他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科认为“图甲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分析图乙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填“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 。
    (3)、下列物质中,能用来替代实验乙中BaCl2溶液的有____(填字母)。
    A、C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Ca(OH)2溶液   D、Ba(OH)2溶液
    (4)、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缓慢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图丙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
  • 2、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俗称“灰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这种粽子清香软糯。小科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②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

    【实验探究】检验草木灰的酸碱性,并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取少量浸出液于 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

    性,可起到食用碱的作用。

    (2)、用图示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实验操作中抽气的目的是

    (3)、若撤掉装置甲,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有同学认为通过丙装置质量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结果会偏大,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同学建议在乙、丙之间增加两个吸收装置,你认为装置中从左到右按顺序应盛放的两种试剂分别是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浓H2SO4 C、Ca(OH)2饱和溶液 D、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3、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1)、白色沉淀B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原白色粉末A中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若流程图中无色滤液E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无色滤液E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4、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中。

    (1)、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内,观察到 , 得出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金认为上述实验存在缺陷,于是对图甲装置进行了改进,添加了胶头滴管A(如图乙所示)。滴管A中应盛放的液体是 , 操作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滴入顺序为
  • 5、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则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C点溶液的pH7(填“>”“<”或“=”)。

  • 6、如图所示的物质关系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已知CaO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

    (1)、反应②结束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
    (2)、将Na2CO3换为BaCO3 , 反应③将(填“仍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 7、为研究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ABCD四个实验中,体现出酸的通性的为(填字母)。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2)、另取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张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 8、科学兴趣小组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2)、将采集到的土样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

    大蒜

    胡萝卜

    西瓜

    海水稻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5.3~6.0

    6.0~8.5

    7.5~8.5

    8.0~8.7

  •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对于pH<7的土壤可通过施加适量的(填“烧碱”“熟石灰”或“汽水”)将其改良成中性土壤。
    (3)、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盐、食醋、酱油、料酒”这些厨房中的调味品,其中可用于除水垢的是
  •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OH- , 所以也能与酸反应
  • 11、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试剂可能是稀盐酸、稀硫酸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取样后,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以鉴别?()
    A、硝酸银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 12、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坐标是滴加的盐酸体积 B、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c点溶液中的Na和Cl个数比大于1 D、可根据溶液pH值逐渐增大且大于7得出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13、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溶液通性的是()
    A、 B、 C、 D、
  • 14、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Zn2、NO3 B、CO32、K、Cl C、OH、Al3、SO42 D、Ba2、Mg2、SO42
  • 15、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
  • 16、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都正确的是()
    A、熟石灰—CaO—氧化物 B、火碱—NaOH—碱 C、胆矾—CuSO4—盐 D、苏打—NaHCO3—盐
  • 17、民间俗语“氮肥壮叶,磷肥壮根,钾肥壮茎”。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下列能同时缓解上述症状的化肥是()
    A、Ca(H2PO4)2 B、NH4HCO3 C、CO(NH2)2 D、KNO3
  • 18、人体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钠,手触摸过物体后,指纹上的汗液就会留在物体上。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可选取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剂 B、AgNO3溶液 C、酒精 D、碘酒
  • 19、下图表示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种类

    柠檬

    苹果汁

    橘子

    牛奶

    白开水

    豆浆

    肥皂水

    pH

    2~3

    2.9~3.3

    3~4

    6.3~6.6

    7

    7.4~7.9

    9~10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强 B、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早餐饮料是豆浆 C、蚂蚁叮咬时会向皮肤注入蚁酸,可涂肥皂水减轻症状 D、测量苹果汁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测得的pH值偏小
  • 20、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白醋的pH B、闻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NaOH固体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