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 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 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
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无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一
不同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3)、[知识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该毒素与黄曲霉素一样,高温下不易分解。由此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
2、种子的萌发除了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影响?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率
豆角
小麦
玉米
莴苣
无蒜
97.7%
93.8%
95.6%
70.0%
有蒜
93.3%
96.6%
85.6%
30.0%
[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g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表示未加。实验过程提供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的方法是设置实验。(2)、实验结果表明,大蒜籽只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3)、请根据本题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请问哪种方案更好?为什么?。 -
3、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于。(2)、图中营养成分A 遇碘会变蓝色,则A是。(3)、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A、发酵 B、降解 C、加工成型
-
4、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____。(可多选)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
5、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6、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当环境条件改变时,人体往往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平衡。(1)、长期居住低海拔区域(如杭州)的人刚进入高海拔区域(如青藏高原),其呼吸频率将 , 以适应氧气稀薄的高原环境。(2)、人体从常温环境进人低温环境中时,皮肤血管的管腔将 , 从而降低皮肤温度,以利于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3)、从常温进入高温环境中时,人体会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将 , 以利于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4)、人们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场所,眼球的瞳孔将 , 以增加进入瞳孔的光线适应黑暗的环境。
-
7、据估计,世界上约 的人体内“潜伏”有肺结核分枝杆菌,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的症状。经检测表明,这些“潜伏”的细菌并没有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难道细菌对付抗生素还有其他策略吗?1944年,医生比格发现,现有的抗生素只能消灭正在生长和繁殖的细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进一步检测到,一旦环境变得残酷,如缺氧、营养缺乏、温度不利于生长等,每种细菌都能进入休眠状态。我们可用下图形象地解释细菌对付抗生素的两种策略。
细菌对付抗生素策略一:产生抗药性
细菌对付抗生素策略二:休眠
注:图中“o”表示抗生素;“”表示被消灭的细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学上称肺结核患者为____(填字母)。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2)、这些身体上“潜伏”肺结核分枝杆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现出肺结核症状,其原因可能是。(3)、结核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4)、若想消灭这些“潜伏”的细菌,可先采取的措施去“唤醒”它。(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
8、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⑤→④→③→②→① B、构成“②”结构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人在睡眠中,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它由脊髓控制完成 D、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
9、为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3
23
23
5
发芽数/粒
89
0
90
0
A、该实验能证明阳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B、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C、该实验能证明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D、乙、丙可以形成对照,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 -
10、某海岛经常刮大风,岛上生存着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有翅昆虫全部被风刮走了 B、无翅或残翅昆虫繁殖能力强 C、无翅或残翅昆虫更能适应环境 D、有翅昆虫被天敌捕食
-
11、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毒 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D、HIV 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
-
12、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
13、中国科学院上海遗传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合作,培育出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转基因羊。在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转基因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①和②过程同试管婴儿一样,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 B、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代孕母羊的子宫里完成的 C、公羊精子内含有27条染色体,培育出的转基因羊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也是27条 D、转基因母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该药物的形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
14、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见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不作任何处理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停止发育
正常发育
提前发育
之后在甲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 C、该实验证明了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15、2011年底,有9只中华秋沙鸭在浙江省松阳县松阴溪畔过冬。中华秋沙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
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有氢气、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 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17、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
18、下列人体生理活动主要是神经调节起作用的是( )A、血糖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B、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C、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
19、“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 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的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 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
20、有一天,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野炊活动,所带的物品如下表所示:
食物
大米、猪排骨、猪肝、鸡肉、鸡蛋、豆腐
调料
食盐、碱面、蔗糖、食醋、味精、食用油
用品
铁锅、锅铲、碗、筷子、肥皂
(1)、在讨论中餐食谱时,他们发现所带食物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因为食物中缺少了。(2)、到了目的地,同学们发现忘了给装食盐和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的瓶子做标记,可用所带物品来鉴别。(3)、野炊活动中,有一同学被蜜蜂意外蜇伤,蜜蜂毒液呈酸性。其他同学马上利用肥皂水为其涂抹于患处,结果症状大大减轻,这是因为肥皂水呈性。(4)、野炊回来后,小科从资料中获悉:某品牌酱油每100 mL中铁营养剂的标准添加量是0.2g,铁营养剂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2.5%。由此可计算一瓶448mL该品牌酱油中所含的铁元素相当于多少克硫酸亚铁中所含的铁元素质量?如果这些硫酸亚铁是通过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得,那么需要9.8%的稀硫酸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