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工业革命之初,随着工厂排放的煤烟越来越多,许多浅灰色的树干变成暗黑色。这种环境的改变,导致黑色桦尺蛾、白色桦尺蛾的数量比例显著变化。下列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A、黑色桦尺蛾是在树干变黑后开始产生的 B、黑色桦尺蛾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均大于白色桦尺蛾 C、环境污染导致黑色桦尺蛾的繁殖能力显著超过白色桦尺蛾 D、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进行定向选择,导致白色桦尺蛾的数量减少
-
2、如图是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请读图回答:(1)、细菌通过繁殖,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人胰岛素。(2)、结合基因工程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基因工程作为尖端技术,不存在风险问题 B、基因工程在医药、农业等领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C、图中培育转基因细菌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的改变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
3、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是因为血缘关系越近,( )A、生活环境越相似 B、染色体数目越相同 C、生活习性越相似 D、遗传基因越相似
-
4、【情境·问题】我国的龙井茶(如图甲)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朝茶圣陆羽在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记载了杭州天竺、灵隐两处寺庙产茶地。龙井茶可以说是浙江人的骄傲。如图乙是有关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概念层次示意图。(1)、问:①新的茶树和亲本有相似之处的原因是。
②图乙中“▲”的概念层次是。
③为了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现在的茶农一般采用扦插方法获得茶树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繁殖或无性生殖。
(2)、【温故·过关】活动1:“群体种”是龙井茶最早的品种,也是目前看来茶叶品质最好的品种。现在人们常说的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茶就是该品种。“群体种”有那么多茶树,年年保持同一口感,在这种性状上是相似的。龙井茶还有其他品种,如龙井43、大佛龙井、浙农117、浙农139等。它们的口感存在差异,这不仅有茶树长期生长过程中发生自然变异的因素,更是人工干预的结果。回答问题,并梳理“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问:①“群体种”每一棵茶树不同但有相同口感,这种性状上的相似称为。
②西湖龙井茶有多种品种,口感存在差异,是由决定的。
③茶树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人工干预,除了太空育种、克隆技术以外,请再列举其他育种方式:。
遗传和变异:
④遗传: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
⑤变异: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间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有。
⑥DNA:其基本单位是 , 包括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等,组成结构的长链。其包含了生物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⑦基因:是的一个片段,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一个基因可能只有几百个碱基对,也可能有数万个碱基对。人类基因组中约有2.6万个基因。
⑧染色体:由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是基因的物理载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复制并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决定人性别的因素是 , 即XX或XY,其中女性染色体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以线性的方式排列在染色体上。
⑨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其形象表达可见1.【情境·问题】的图乙。三者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包含 , DNA包含 , 能控制性状的是。
(3)、活动2:观察理解分析:观察爸妈与自己的具体性状,并记录在表格中。遗传现象不仅体现在优良性状的传递,还有遗传病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近亲结婚的法律限制,近亲结婚的主要危害在于增加了遗传疾病在后代中发生的概率。因人类每个基因通常有两个“拷贝”,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两个“拷贝”都携带相同的有害突变,那么可能会导致隐性遗传病的发生。深层分析: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增加;一些复杂疾病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亲结婚可能会增大这些多基因疾病发生的概率,因为相关基因在家族成员中更容易共享相似的变异形式。性状
能否卷舌
酒窝
肤色
头发颜色
是否高鼻梁
爸爸或妈妈
我
问:①你的哪些性状是遗传的?。
②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
③近亲结婚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4)、【归纳·知新】活动3: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因素,龙井茶树会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特性。事实证明,生物是进化的,至于为什么会进化,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推理图所示。现代科学认为,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等技术也可能为龙井品种的改良和进化提供新的途径及可能性。既然如此,人们会问:最早的生命是从哪来的?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结合信息,梳理“生命起源和进化”知识点。
生命起源和进化
①生命起源中的化学进化假说: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证据之一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中的电火花模拟大气中的 , 水沸腾得到蒸汽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所以生命起源于 物质。
②生命的进化最有力的证据是的存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又称为学说,其主要观点有过度、生存、遗传、适者。生命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 , 由低等到 ,由水生到。
③基因决定生物性状,变异是的,自然选择是的。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5、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 使液体呈浅绿色。
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号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
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注: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在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在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CO2的水溶液中含有( 等微粒,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
试管编号
1
2
3
4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10
50
30
10
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
黄色
浅绿色
蓝色
(1)、该实验的目的是。(2)、2~4号试管中应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藻。(3)、若1号试管中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 , 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4)、请解释4号试管中液体呈现蓝色的原因:。 -
6、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1)、实验前应先将两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利用作用分解叶片原来积累的淀粉。(2)、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光照数小时后,从两盆天竺葵上各摘下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选填“甲”或“乙”)中的叶片。(3)、实验中小宁发现钟罩内壁出现水珠,这些水珠(选填“是”或“不是”)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
7、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如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____。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
8、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A、
B、
C、
D、
-
9、小科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把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在两枝条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依据本实验,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10、以下是研究木质茎结构和功能的两个活动。(1)、将新鲜带叶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10min后取出,横切枝条的中上部,放大观察,如图甲所示。横切面变红的部位是(选填图中字母)。(2)、将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条中部的树皮环剥,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图乙。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11、【情境·问题】在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在太空中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如图所示,“太空菜园”实现了轮番、多批次种植,为未来大规模的太空种植奠定了基础。(1)、根据太空中昼夜交替迅速、微重力等环境特征,说说太空中的植物种植和生长条件与地面有哪些不同。
°
(2)、【温故·过关】活动1:由于太空中的失重环境,土壤和水分无法像地球上那样固定在植物根部。为此,空间站蔬菜种植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如图甲所示,将植物种植在特殊的基质中,通过设备将水运输到植物根部,从而不断为植物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结合图乙、图丙,梳理“植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知识点。
植物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
①在根尖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的是 , 细胞能逐渐生长,使根伸长的是。根毛是区的向外突起。当外界溶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植物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植物根毛细胞将。
②导管位于茎的 , 具有输导和的功能;筛管位于茎的 , 具有输导的功能。
③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进提前成熟;含钾的无机盐可以使 , 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3)、活动2:从地面运往太空的资源非常有限。科学家研发相关设备,将植物蒸腾出来的水重新回收使用,实现利用少量水完成植物的全生命周期培养。我国空间站曾实现利用300mL水完成拟南芥400多天的培养,成功克服了水资源有限的难题。结合图甲和图乙,梳理“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点。植物的蒸腾作用
①在叶表皮中,无色透明的细胞是叶的 , 它对叶起作用。半月形的细胞是。它们之间的小孔是 , 是气体进出叶的门户。
②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99%通过散失。
③蒸腾作用的意义:叶片的温度,的主要动力,利于的运输。
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湿度和气流速度等。
⑤水从植物吸收到蒸腾散失的途径:吸收(水分、无机盐)→根、茎 中的导管→叶柄中的导管→细胞(利用或经气孔散失)。
(4)、活动3:植物正常生长必须具备适宜的光照、水分、养分等。在空间站中虽然没有太阳光线照射,但科学家为植物搭建了人工光源。新升级的“太空菜园”中,照明组为植物提供最佳的光照条件,以保证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结合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梳理“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 把利用 和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 并释放。
②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化:把简单的制成复杂的 , 并放出。
③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
(5)、活动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其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能为航天员提供新鲜的食物和氧气。如图所示,结合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梳理“光合作用的制造‘有机物’的检验”知识点。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检验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取一株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天竺葵,目的是
2.选择一片绿叶,将绿叶的一半用铝箔纸夹住以遮光,把天竺葵放在强光下4小时,该对照实验的主要变量是
3.取下这片叶子,放在有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色素会干扰观察,叶绿素更易溶解在酒精中)
4.取出叶子,用清水洗净后,摊平在培养皿上,滴上碘酒,观察颜色变化。检验有无淀粉产生,原理是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检验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蚊香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A叶片遇碘会变
B叶片遇碘无变化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归纳·知新】活动5:太空种植有助于实现太空舱内的生态循环。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改善航天员的呼吸环境。同时,植物还可以吸收航天员排放的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结合下图,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
②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
③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发生场所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条件
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物质转化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能量转化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1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波义耳称量时打开了盖子,发现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你认为该实验(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与罗蒙诺索夫相比,拉瓦锡得出的实验结论更可靠,其原因是(3)、用图甲所示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ρg/mL,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①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 ag;
②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 bg:
③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 cg;
④反应后量筒内增加的水体积dmL。
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用上述字母表示)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食盐(NaCl)为原料制取纯碱(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补充(填写元素符号)两种元素。 -
13、Mg2Ni合金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储氢合金。一种Mg2Ni储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的过程如图1所示。(1)、Mg2Ni储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 Mg表面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层(MgO)。Mg2Ni合金中氧元素的含量与储氢能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Mg氧化程度越高,储氢能力(填“越强”或“越弱”)。(2)、氢气储存过程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中, 若有 107gMg2Ni, 则可以储存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4、如图为玉米和大豆在同一农田的间作示意图,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光能。下表为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氧气释放速率,请回答:
光照强度μmol 光子/(m2·s)
0
50
100
250
500
600
氧气释放速率
玉米
-16
-1
5
15
30
30
大豆
-4
3
5
12
12
10
(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的平衡起作用。(2)、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s)时,玉米的氧气产生量大豆的氧气产生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据表可知,更适宜生活在阳光充足处的植物是。(4)、结合图表信息,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玉米和大豆间作的优点有。 -
15、如图甲所示为一恒温水箱电路结构示意图。控制电路:控制电压恒为8V,R1为热敏电阻(置于水箱中)用来反映实时水温,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为可调控电阻用来设定电热水器的水温,线圈电阻不计,当线圈中电流大于等于0.2A时衔铁会被吸下。工作电路:R0为加热电阻,工作电压为220V,加热时,红灯正常发光绿灯不亮;停止加热时,绿灯正常发光红灯不亮。(1)、当水箱中的水温升高,热敏电阻R1的阻值(填“变友”“变小”或“不变”);控制电路中电流(填“大于”或“小于”)0.2A,工作电路中绿灯正常发光。(2)、如果将电热水器水温保持为60℃(水温低于60℃时加热,高于60℃时停止加热),. 的阻值应该调至多少?(3)、为了使恒温水箱内设定的温度降低一些,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将R2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大一些 B、降低控制电路的电压 C、减小加热电阻R0的阻值 D、 减少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
16、合理使用化肥能够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小科的父亲想购买氮肥,小科帮父亲在网上的一家公司查询到了当下两种化肥,售价如下: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化学式
价格(元/吨)
2600
1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小科的父亲说氮元素含量越高,肥效越好。如果你是小科,在消费金额相同的条件下,你建议买(填名称)更为划算。 -
17、兴趣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1)、【实验一】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
②实验过程中,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所示。根据图2信息,实验一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2)、【实验二】用图3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为了让氧气充分反应,应采取的操作有(答一点)。
②实验过程中测定了以下实验数据: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气球挤瘪后测定)
54mL
24mL
8mL
根据该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精确到0.1%)
-
18、小科在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
②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③可能与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
(1)、小科将磁铁N极朝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改为S极朝下插入螺线管,电流计的指针将会(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或“不偏转”)。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科又换用一个线圈匝数更多的螺线管重复试验,此时他想验证的是猜想 (填编号)。(3)、经过探究后小科发现:磁场强度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线圈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快,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接下来小科又把装置中的电表换成电流传感器,它能将各时刻的电流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在电脑屏幕上会同步显示出电流————时间(I——t)图像。已知将条形磁体的N极以1厘米/秒的速度穿过螺线管时,得到如图所示曲线,请根据所学知识,在该图中画出以2厘米/秒的速度让同一条形磁体的N极穿过螺线管时的图像。 -
19、某小组同学在实验课上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选择方案】按照表格中的方案进行实验:向反应容器中先加入等质量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酸反应),再加入等体积的足量酸,测得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方案
试剂
①
大理石粉末、7%盐酸溶液
②
块状大理石、7%盐酸溶液
③
块状大理石、7%硫酸溶液
据图分析: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方案(填“①”“②”或“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确定装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气体检验】小科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熄灭,于是认为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请评价小科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20、如图为探究黑藻光合作用速度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黑藻与灯的距离
(厘米)
产生的气泡数
(个/分钟)
1
10
14
2
20
12
3
30
11
4
30(将黑藻完全遮光)
?
(1)、本实验探究的是对黑藻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2)、验证产生的气泡是氧气的方法是。(3)、由1、2、3三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上述实验完成后,取第3、第4组的黑藻叶片用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结果第3组的叶片能变蓝。这说明黑藻进行光合作用还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