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若使入射光逆着原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可以发现,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方向射出,这种现象叫作光路的。
-
2、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具有。关于平面镜成像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因此我们可以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像和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3)、实验方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方法叫。 -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感觉形成过程:环境刺激→感觉器官→神经→大脑→形成感觉。( )(2)、手背触觉最敏感,指尖对冷热敏感。(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
-
6、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等。
-
7、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触摸一般用 , 因为指尖皮肤上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感受额头温度一般用 , 因为手背皮肤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
8、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有多种感受器,如触觉、冷热觉和痛觉等感受器。
-
9、人有各种不同的 , 内有能接收各种刺激并产生信息的感受器,产生的信息会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入 , 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和皮肤等,人的感觉主要有 、、、等。
-
10、食物刺激味觉细胞,产生相应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从而产生味觉。味觉主要有、、、等。、、是人体对多种刺激综合后形成的感觉。
-
11、舌的表面有上万个味蕾,味蕾里有许多 , 这些细胞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对液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
12、嗅觉的特点。(1)、长时间的刺激,会使大脑嗅觉中枢。(2)、儿童的嗅觉通常比成年人。
-
13、嗅觉的形成过程:我们能闻到苹果的香味,是因为苹果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被吸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然后刺激(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产生了苹果香味的感觉。
-
1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 在固体中传播。在15 ℃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 m。
-
15、与水波的传播类似,声音在空气中也是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这种波叫作。
-
16、声音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作。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17、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
18、影响听觉的因素: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外伤、过大的音量、误用耳毒性药物等诸多因素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导致听力受损,这类听力受损往往是的。
-
19、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郭→外耳道→(产生振动)→(放大声波)→→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形成听觉)。
-
20、耳的结构: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包括[①]、外耳道,中耳包括[②]、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3]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