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B与放置在塑料罐内的物质A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理论上要实现上述设计要求A、B两种物质的组合可以是铜和稀硫酸 B、塑料罐喷出气体时罐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喷出气体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D、使船前进的动力来自气体
  • 2、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一密度为1.02×103kg/m3、边长为1m的正方体物体。在此过程中,推力F和物体前进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200Pa B、0~1s内物体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1~3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300J D、3~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200N
  • 3、如图所示,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1)小孔成像;(2)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3)平静的湖面上群山的倒影;(4)手影;(5)人照镜子;(6)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为实像 B、手持放大镜在室内的白墙与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正立的窗户 C、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D、既有等大实像,也有等大虚像
  • 4、某次飞机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故障,迫降在天气寒冷的某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 (  )
    A、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此过程中呼气时胸腔容积变大 B、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 C、机组人员从发现故障到迫降一系列行为仅有神经系统调节完成 D、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受寒冷刺激,乘客皮肤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速变慢
  • 5、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 6、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⑤
  • 7、结合下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 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D、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 8、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硫酸无剩余 B、观察到实验②中溶液颜色为紫色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 Na2SO4和BaCl2
  • 9、下列有关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的途径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当人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增大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肺泡里气体交换的结果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10、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课堂”用实验药品乙酸钠(CH3COONa)演示了神奇的“冰雪”实验。下列关于乙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C、H、O、Na四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是 82g C、氧、钠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1、利用模式图对科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用模式图梳理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

    A、可以表示从基因、DNA、蛋白质到染色体由小到大层次关系 B、可以表示脊椎动物从鱼类、两栖类、鸟类到哺乳类的进化历程 C、可以表示肺循环中某一环节,若丙是肺部毛细血管,则甲、乙、丁可分别表示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 D、可以表示血液中的血细胞依次经过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毛细血管网进入肾静脉
  • 12、以下关于足球烯(化学式: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足球烯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B、一个足球烯中含有60个电子 C、足球烯分子是保持足球烯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足球烯是一种有机物
  • 13、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N/kg)

    (3)若电铃发出警报声的条件如(2),需减少最大载客量,可采取什么措施?(写两条)

  • 14、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如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2)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 15、如图所示,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的N极将发生偏转。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选填“纸内”或“纸外”)偏转。

  • 16、(1)将这两个完全相同,重均为G 的环形磁铁a、b串在木制支架上,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考虑环形磁铁与木杆间的摩擦力),则磁铁a对底座的压力

    A.等于G       B. 小于2G       C.等于2G       D.大于2G

    (2)若再放上一个完全相同的磁铁c(b、c间也排斥),则相邻两个磁铁间的距离LabLb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因线路或用电器的绝缘层老化,家庭电路会发生漏电现象,漏电现象严重时会引发用电安全事故。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的保护装置,如图所示,未发生漏电时I1=I2 , 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即有电流I3通过其他路径流入大地而使 I1与I2的差值大于一定值时,漏电保护器会快速自动切断电路,此时I3的值称为动作电流。

    (1)关于漏电保护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

    B.漏电保护器跳闸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

    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

    D.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

    (2)如果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I3 , 则I1I2I3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

    (3)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漏电保护器(会/不会)断开,理由是

  • 18、王建同学对微风电风扇产生了兴趣,将它与小灯泡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此时它的工作原理是 , 电路可简化为图乙中的图。

  • 19、挪威人伯克兰曾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螺线管和铁质撞针通电后,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科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选填字母);

    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C. 增大通过螺线管线圈的电流

    (2)通电后,撞针为什么会迅速向前移动,其工作原理是

  • 20、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如图:将磁铁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铁 , 且两个硬币的上端磁极(填“异”或“同)”为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