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科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做法是: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物上连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打出一系列的点
(每隔0.1秒再取另一个计数点A、B、C等),测出打点计时器在纸条上打出点的间距大小,如图乙所示,计算出重物重力势能和动能,并将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进行比较。小科用质量为0.5kg和1kg的重物做了两组实验,获得表一和表二两组数据。请分析实验过程和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质量为0.5kg的重物
位置
A
B
C
D
E
动能增加量(焦)
0.09
0.27
0.45
0.63
0.81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0.15
0.45
0.75
1.05
1.35
表二:质量为1kg的重物
位置
A1
B1
C1
D1
E1
动能增加量(焦)
0.36
1.06
1.76
2.46
3.16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0.4
1.2
2.0
3.6
(1)、请在表2中的空格上填上合适的数据。(2)、小科认为重物下落时动能增加,请从图乙中找出证据并说明理由。(3)、分析表格数据,小科发现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其原因是。(4)、为了使动能的增加量更接近于重力势能减少量,以便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现有1kg、2kg、3kg三个重物,选择哪个重物进行实验更合理?为什么?。 -
2、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HCl发生反应,均可生成O2.为了验证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O2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稀盐酸具有挥发性)。(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
3、某些铜器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了铜渍。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
【猜想与假设】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CO2、O2和共同作用而生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刚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写试管字母编号)。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的目的是。
(2)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评价与改进】小明认为小刚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
-
4、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
(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4)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净的实验现象是。
-
5、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 , 则P1P2(填“>”、“=”或“<”)。
-
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焦耳。
-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铜、氯化钡、硫酸镁、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确定其中的成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请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判断:
(1)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为。
(3)固体粉末中(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氯化钠。
-
8、由含铜废料制铜的一种方案是:
(1)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
步骤Ⅴ:。
(2)步骤Ⅱ后形成的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3)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
9、“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处(填序号);
(2)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0、如图是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小球代表反应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种类。(1)、请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2)、微粒“O”代表的是(用符号表示)。
-
11、日常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
常见物质:①烧碱溶液②苏打溶液③食醋④食盐溶液⑤熟石灰
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完成下面填空:
(1)农业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久用的茶壶常常会在壶底出现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以用来清理。
(3)蚂蚁分泌的蚁酸具有酸性,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来缓解症状。
-
12、如图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段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 , 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 , 功率为P2。则( )A、W1>W2 B、W1<W2 C、P1>P2 D、P1<P2
-
13、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打水漂”的方式返回,返回轨道如图所示。通过多次进入大气层成功降低速度,避免了返回器燃烧破损的风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大气层前,返回舱机械能减小 B、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会与大气摩擦产生内能 C、跳出大气层时,返回舱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势能 D、第二次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的动能比第一次进入时小
-
1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
15、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甲和乙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则(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
16、如图“五环旗”的上面3个环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A、红色 B、蓝色 C、红色(C和A重复了) D、蓝色(D和B重复了)
-
17、经科学实验证实: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和味觉,但是没有听觉。小科提出新的疑问:不同的蜗牛爬行快慢一样吗?于是他将甲、乙两只蜗牛放在白纸上进行爬行比赛,待两只蜗牛均开始爬行时,分别记下初始位置并标注为A和B,开始计时并不断呐喊加油,5分钟后再次记下两只蜗牛到达的位置,分别记作C和D。然后用刻度尺测量出线段AC和BD的长度并进行比较。有人对蜗牛爬行路程的测量方法提出质疑,于是小科改用测出蜗牛爬行时留下的弯曲的白色痕迹长短的方法,重新进行了测量。(1)、用改进后的方法测量蜗牛爬行的路程时,需要增加的一种工具是_________(填字母)。A、细棉线 B、显微镜 C、放大镜 D、量筒(2)、为了让蜗牛爬得更快,对着蜗牛呐喊加油,这种做法是否会对蜗牛的爬行快慢产生影响?(填“会”或“不会”),请说明理由:。(3)、关于蜗牛的爬行,请你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
18、为了研究光照对蚯蚓活动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有影响,而且蚯蚓不喜欢强光照射。
小柯组:取一纸盒并在其底部均匀地铺上湿土,将纸盒的一半用黑纸盖住以遮光。在遮光和不遮光的交界处放一条蚯蚓,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
(1)如果猜想二成立,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3)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
19、小文同学说: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写出鸟类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4个)
-
20、小德同学发现家里有个废弃的小灯泡,于是突发奇想,想测出小灯泡的体积。小灯泡不能沉入水中,为测量它的体积,小德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A.
B.
C.
D.
(1)、如图所示的测量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2)、小灯泡的体积是cm3。(3)、量筒中水的多少对实验有没有影响?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