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培优)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拔高竞优卷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基础巩固卷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10月月考试题(到第3章)
-
1、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
2、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酒精溶液。他将装有酒精的量筒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俯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仍将量筒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却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酒精溶液的体积( )A、小于15毫升 B、大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
-
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
5、用体温计测得小军的体温是37.4℃,若没有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又用它去测量小明和小平的体温。如果小明和小平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2℃和38.1℃,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37.2℃和38.1℃ B、37.4℃和38.1℃ C、37.2℃和37.4℃ D、38.1℃和37.4℃
-
6、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教科书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教科书 C、读数时,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
7、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一致的是( )A、目镜——接近物体一端的镜头 B、平面镜——光线弱的时候用 C、粗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 D、光圈——不同的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
8、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猕猴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
-
9、下列哪类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A、SARS病毒 B、草履虫 C、细菌 D、海带
-
10、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式正确的是( )A、5升=5升×1000毫升=5000毫升 B、0.5米=500微米=500000纳米 C、5分米=5×10毫米=50毫米 D、0.5米3=0.5×106厘米3=5×105毫升
-
11、食人花并不食人,其实为大王花。食人花生长在美洲亚马孙河的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形态十分娇艳,花形似日轮。食人花靠苍蝇来传播花粉,吸取别的植物的营养来生活,所以它没有叶子,也没有茎。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它能产生种子 C、它是苔藓类植物 D、细胞内有细胞核 -
1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体的是( )A、酷似石头的生石花 B、会传播的网络病毒 C、蘑菇 D、鱼
-
13、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上的;
【资料2】如图乙所示,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

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2)、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光学知识对“海市蜃楼”现象做出解释。 -
14、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1)、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
B、
C、
D、
(2)、“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上面装有声呐,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水深。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蛟龙”号在某海域向水面的母船发出声音1.6s后接收到了回声,则“蛟龙”号已经下潜的水深为多少米?(3)、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请说说你的理由? -
15、完成符合条件的光路图。(1)、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途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两束平行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通过二次折射回到空气中,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图;
(3)、请将凹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
16、学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一个项目为自制民族乐器——排箫。以下是自制排箫的资料卡:
自制排箫资料卡
资料一:排箫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图甲)。演奏时,用嘴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声音的频率与管长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资料二:音级、音区与频率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小组同学选择若干根长为15cm的吸管,用剪刀剪裁后,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横向连接制得“排箫”(图丙)。
(1)、演奏时,对着竹管吹气,便能发出声音。这是由于吹气时,管内的空气发生;(2)、根据图乙可知,声音的频率与管长的关系是;(3)、自制排箫的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该小组制作的排箫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自制“排箫”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音区数量
能吹奏出3个完整的音区
能吹奏出1-2个完整的音区
不能吹奏出完整的音区
-
17、汽车抬头显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该系统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小莹所在科学小组的同学们用如下器材模拟汽车平视显示系统: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小莹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则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填图乙中的数字)是汽车平视显示系统的成像原理图。(2)、由于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填“厚度”或“透明度”),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3)、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 (填字母)图所示的玻璃。A、上薄下厚
B、上厚下薄
C、上下均匀
-
18、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凸透镜的位置固定。把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实验,在光屏上看到了不同烛焰的像,则他不可能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有。(用字母表示)
(3)、小金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4)、在图乙中,小义借来科学老师的眼镜,并将其放在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填“近视”或“远视”)。 -
19、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小科和同学们开展了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
(1)、如图①小科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将纸屑放在扬声器纸盒上,纸屑的作用是:。(2)、如图②所示,小米从左向右用相同的力量敲击瓶子时,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选填 “瓶子”或“空气柱”),各瓶发声的音调变化是:(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小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 -
20、前不久,杭州太子湾的郁金香开了,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正常情况下,游客们能看清远处美丽的郁金香,主要是因为眼球中受到睫状肌的调节会变(选填“薄”或“厚”),使像落在上;而小柯在现场看远处郁金香时,看到的是模糊的郁金香,所成的像如图(填字母,下同)所示,两种矫正方案如图C、D所示,你认为小柯选择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