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美好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
  • 2、顺境不骄,顺势而为,顺境才是人生成长的阶梯。
  • 3、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树立竞争大于合作的观念。
  • 4、我们要接受朋友的帮助、感受朋友的关怀,也要主动帮助、关怀朋友。
  • 5、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 6、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 7、全盘接受他人评价更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 8、青少年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材料一

    某段长城的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士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北魏在阴山山脉以北设置了六镇,并于部分镇城之北修筑了长城,从而构筑道军镇和长城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长城两边,有战争也有交融。由于山南山北两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方式,人们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便在相互贸易中满足。

    ——摘编自武峰《北魏长城多元文化交汇线》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海拔最高是点,最高点的海拔大约是米。
    (2)、判断①--②,②一③。③一④三段长城,坡度最缓的是段,并说明理由。
    (3)、写出长城城墙分布的特点
    (4)、根据材料,指出修筑长城的目的,并简要概括作者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长城防范的主要民族。归纳材料中划线部分所体现的民族关系的总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 10、农业是中国古代立国之本,固国之本。702班围绕“促进古代农业发展因素”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水利兴修】

    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东西两端相距11千米,南北相距5.5千米,总占地面积76.2公顷,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利系统的堤坝材料也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发明,使用草茎包裹泥块做成“草裹泥”。它能让土体内部的摩力和抗拉强度都得到加强,可谓当时世界上的水利工程奇迹。

    ——摘编自王宁远《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遗址调查与发掘》

    依据材料,概括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特点。

    (2)、【工具革新】

    图片一

    农具介绍

    名称:骨耜

    时期:新石器时代

    用途:翻土工具

    图片二

    农具介绍

    名称:

    时期:西汉

    用途:工具

    请你仿照图片一完成图片二的农具介绍。

    (3)、【人物推动】

    参照下面为卡片一人物所写的解说词示例,为卡片二人物仿写一段解说词。(要点包括时期、著作、内容及影响等)

    卡片一

    人物:贾思勰

    解说词:北朝著名农学家。他所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卡片二

    人物:汜胜之

    解说词:

    (4)、【交流互动】

    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材料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并指出这条商路开通后的历史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 11、为从多维视角探索历史,深入理解历史的丰富内涵,701班以“走进秦汉”为主题,设计了以下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1)、任务一【看图学史】

    比较图一和图一,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通过读图,概括获取历史地图信息的方法。

    (2)、任务二【读表学史】

    西汉集议时为求论据所引语调构成统计长(部分)

    西汉皇帝

    高祖

    文帝

    景帝

    武帝

    宣帝

    元帝

    成市

    平帝

    引用儒家经传数量

    0

    2

    0

    10

    11

    12

    15

    11

    (注释:“集议”即“集而议之”,…般由皇帝或丞相等重要中央官员主持,其他大臣参与,共同商谈国事的解决方案。)

    ——表格整理白秦涛《律令时代的“议事以制”:汉代集议制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西汉集议时所引用儒家经传数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内。

    (3)、任务三【学史明理】

    综合上述材料,请用补全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呈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 12、周末徐佳陪弟弟一起阅读关于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的绘本。如下图所示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线路线图及虚拟航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519年麦哲伦船队从(大洲)的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旅行,直到1522年结束航行途中先后共次经过赤道。环球旅行没有经过的大洲是
    (2)、由于西班牙地处(温度带)热量不足,不产胡椒(一种热带经济作物),麦哲伦船队途经甲岛时廉价收购了一批胡椒等香料,准备运往西班牙出售。从甲岛出发回到西班牙还要再经过二个大洋。
    (3)、1522年9月,时值当地(季节)麦哲伦船队回到西班牙,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表面的”彼此相通
    (4)、弟弟读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后,充满钦佩,自己设计出一条虚拟航线,该航线经过乙运河(该运河沟通了二大洋),丙海峡(该海峡是二大洲的分界线),同样可以实现环球旅行。
  •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朝代

    成就

    A

    祖冲之

    南朝

    代表作《九章算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学

    B

    王羲之

    东晋

    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C

    顾恺之

    西晋

    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D

    郦道元

    北魏

    代表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A、A B、B C、C D、D
  • 14、《晋书·王导传》记载:“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D、生产技术快速传播
  • 15、“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如需研究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下列最合适的诗句是(   )
    A、本初屈指定中华,渡相持勒虎牙 B、龙争战决雌雄,亦壁楼船扫地空 C、投鞭指望断淝水,兵败方知有谢玄 D、山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16、“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A、诸侯争霸 B、楚汉之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 17、某校 702班同学在学完秦朝历史后,对秦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归纳,其中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原因

    残酷的刑罚

    开凿灵渠

    沉重的徭役、兵役、赋税

    黄巾农民起义

    A

     

     

    B

      

    C

      

    D

     

     
    A、A B、B C、C D、D
  • 1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其中“诛残贼”的顺序为(   )
    A、齐、楚、燕、韩、赵、魏 B、韩、楚、燕、赵、魏、齐 C、齐、燕、楚、魏、赵、韩 D、韩、赵、魏、楚、燕、齐
  • 19、“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察占代历史。以下史料研究中可以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是(   )
    A、远古炎黄传说与炎帝陵遗址 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想象图 C、商朝牛骨与《史记·殷本纪》 D、西周何尊与电视剧《封神演义》
  • 20、学会计算历史年代、制作历史发展时间轴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素养。公元前1046年周武工在牧野之战大获全胜。这-时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段。

    A、 B、 C、 D、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