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句子是“”。
    (2)、《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句子是“”。
  • 2、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别云间》夏完淳
    (1)、夏完淳《别云间》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
    (2)、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
  • 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南安军》文天祥
    (1)、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
    (2)、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祖国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
  • 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并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句子是“”。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过零丁洋》文天祥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是“”。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 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的诗句是“”。
  • 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1)、《十五从军征》写出家院荒凉凄清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浣溪沙》纳兰性德
    (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点明此词主旨的句子是“”。
  • 1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句子是“”。
    (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 11、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侧面显示词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以景语来代替叙事抒情的词句是“”。
  • 12、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定风波》苏轼
    (1)、苏轼《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2)、《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3)、《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的句子是“”。
  • 1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满江红》秋瑾
    (1)、《满江红》中“”四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秋瑾的《满江红》中“”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 1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聚着作者壮志难酬、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的词句是“”。
  • 1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句子是“”。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作者以前人自喻,突出表现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是“”。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1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句子是“”。
    (2)、唐代诗人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
  • 1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出师表》诸葛亮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关于用人的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
    (4)、《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
    (5)、《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6)、《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南方平定,兵员装备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 “”,恢复汉朝基业,回到旧都。
    (7)、《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自行谋划,“”,深切追念先主临终留下的教诲。
  • 1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的好局面。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客人谬赞自己的原因是”。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子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 1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曹刿论战》《左传》
    (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
    (2)、《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3)、《曹刿论战》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 2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送东阳马生序》中,反映作者抄书艰难却不懈怠的两句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