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填空。
(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
(2)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D、伛偻提携(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山水之乐 C、山间之朝暮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表现了作者对山水之乐的喜爱。 C、文章第三段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展现了滁州的太平盛世。 D、文章最后一段写了游人归、禽鸟乐,表现了作者对山林之乐的陶醉和对官场的厌倦。(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乐”为线索,把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B、本文语言优美,骈散结合,既有“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整齐之美,又有“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的错落之美。 C、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突出了太守之乐的与众不同。 D、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动静结合,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是动态描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静态描写。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去“随着”或“使得”)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删去“通过”或“使”)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改善”)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
-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在外漂泊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意 , 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憾 静谧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B、懊悔 屏嶂 锋芒毕露 大彻大悟 C、愧怍 询问 大庭广众 一反既往 D、撺掇 闲瑕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àn) 斡旋(wò) 长吁短叹(yū) 间不容发(jiān) B、豢养(huàn) 稽首(qǐ) 忧心忡忡(chōng) 戛然而止(jiá) C、撺掇(cuān) 炽热(zhì) 气冲斗牛(dǒu) 强聒不舍(qiáng) D、拘泥(ní) 桑梓(zǐ) 莘莘学子(shēn) 铢两悉称(chèng)
-
7、以我之眼观万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老舍看见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劳伦兹看见了鹦鹉可可的调皮,史铁生看见了母亲病中的坚韧……用心去看,你也能看见……
请以“看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引用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550字。
-
8、学校将举办“我与自然为友”有声明信片制作评比,请帮助小语和小文完成制作任务。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节选)
①雨点瞄着每株青草落下来,因为风吹的原因,它落在别的草上。别的雨点又落在别的草上。春雨落在什么东西都没生长的、傻傻的土地上,土地开始复苏,想起了去年的事情。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这时候,还听不到沙沙的声响,树叶太小,演奏不出沙沙的音乐。春雨是今年第一次下,边下边回忆。有些地方下过了,有些地方还干着。春雨扯动风的透明的帆,把雨水洒到它应该去的一切地方。
②春雨继续下起来,无需雷声滚滚,也照样下,春雨不搞这些排场。它下雨便下雨,不来浓云密布那一套,那都是夏天搞的事情。春雨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打雷谁不会?打雷干吗?春雨静静地、细密地、清凉地、疏落地、晶亮地、飘洒地下着,下着。不大也不小,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看到人或坐或卧,过着他们称之为生活的日子。春雨的水珠看到屋子里没有水,也没有花朵和青草。
③春雨飘落的时候伴随歌声,合唱,小调式乐曲,6/8拍子,类似塔吉克音乐。可惜人耳听不到。春雨的歌声低于20赫兹。旋律有如《霍夫曼的故事》 里的“船歌”,连贯的旋律拆开重新缝在一起,走两步就有一个起始句。开始,发展下去,终结又可以开始。船歌是拿波里船夫唱的情歌小调,荡漾,节奏一直在荡漾。这些船夫上岸后不会走路了,因为大地不荡漾。春雨早就明白这些,这不算啥。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它并不着急落地。那么早落地干吗?不如按6/8的节奏荡漾。塔吉克人没见过海,但也懂得在歌声里荡漾。6/8不是给腿的节奏,节奏在腰上。欲进又退,忽而转身,说的不是腿,而是腰。腰的动作表现在肩上。如果舞者头戴黑羔皮帽子,上唇留着浓黑带尖的胡子就更好了。
④春雨忽然下起来,青草和花都不意外,但人意外。他们慌张奔跑,在屋檐和树下避雨。雨持续下着,直到人们从屋檐和树底下走出。雨很想洗刷这些人,让他们像桃花一样绯红,或像杏花一样明亮。雨打在人的衣服上,渗入纺织物变得沉重,脸色却不像桃花那样鲜艳而单薄。他们的脸上爬满了水珠,这与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的水珠是同伙。水珠温柔地俯在人的脸上,想为他们取暖却取到了他们的脸。这些脸啊,比树木更加坚硬。脸上隐藏与泄露着人生的所有消息。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摸摸他们的面颊,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这些人慌乱奔走,像从山顶滚下的石块,奔向四方。
⑤春雨拍打行人的肩头和后背,他们挥动胳膊时双手抓到了雨。雨最想洗一洗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桃花开了。一棵接一棵的桃树站立路边,枝桠相接,举起繁密的桃花。桃花在雨水里依然盛开,有一些湿红。有的花瓣落在泥里,如撕碎的信笺。如琴弦一般的青草在桃树下齐齐探出头,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你们看到鸟儿多了吗?它们在枝头大叫,让雨下大或立刻停下来。如果行人脚下踩上了泥巴应该高兴,这是春天到来的证据。冻土竟然变得泥泞,就像所有的树都打了骨朵。不开花的杨树也打了骨朵。鸟儿满世界大喊的话语你听到了吗?春天,春天,鸟儿天天说这两句话。
【拟写推荐语】
(1)、请结合文章内容与语言特点,根据要求完善推荐语。推荐语
鲍尔吉•原野细致地观察了春雨飘落人间、滋润大地的过程,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雨图,是“文中有画”的代表作。文章语言凝练,手法精妙,为雨水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情思。比如“春雨静静地、细密地、清凉地、疏落地、晶亮地、飘洒地下着,下着”一句(1)(从感官运用的角度赏析);再比如“如琴弦一般的青草在桃树下齐齐探出头,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一句(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如此美的语言非常适合制作有声明信片,希望这篇《雨水去过一切地方》能给你们带来创作灵感。
【设计朗读】
(2)、有声明信片要进行朗读配音,请按要求完成朗读卡片。朗读卡1
【句子】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
【朗读设计】“疾”“快”重读,“徐”、“慢”轻读,读出春雨荡漾的节奏韵律感与变化之美,表达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朗读卡2
【句子】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摸摸他们的面颊,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从轻、重音等角度进行设计)
【朗读设计】
【选择配图】
(3)、有声明信片要配上一张插图。请结合文中“雨”的特点,为它设计配图方案。构图要素
细节处理
青草、行人、①、飞鸟
对于画面中行人的面部表情应该如何刻画,小语和小文之间有不同意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行人选择一种恰当的神情,并说明理由。
A.愉快 B.平和 C.凝重
②我选择 , 理由:。
【赠明信片】
(4)、小语和小文想把这张明信片送给以下三人中的其中一位 , 你认为哪个合适?请结合文章主题及人物经历 , 说说理由。A《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
B《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海伦·凯勒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小鲁迅”
我选择 , 理由是: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② , 令熟读经学③ , 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选自《万金家书•陆游家训》)
【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②简束:检查约束。③经学:指儒家经典,诸子百书。
(1)、借助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文言语句
方法
解释
(1)意与日去
组词法:根据语境,组成双音节词语
(2)宽厚恭谨
成语推测法:谨言慎行
(3)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查阅字典法:①漂浮在水面上。②在水上行驶。③超过。④轻薄;轻佻。
( )(填序号)
(2)、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对比,有力论证了“静”对修身养德的重要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行之意;“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文章中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朗朗上口。(4)、通读【甲】【乙】两文,完成思维导图。(1)(3)(4)处可以摘录原文回答。 -
10、阅读陆游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
梅花绝句(其一)
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②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③。
【注】①坼(chè):开放。坼晓风,即在东风中开放。②何方:有什么办法。③放翁:陆游的号。
(1)、【乙】诗前两句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请发挥想象,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结合【甲】【乙】两首诗的三、四句,分析两诗情感的不同之处。 -
11、某校初一(1)班文学社团开展“我与名著”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1)、填写表格
阅读书目
作者
典型人物
精彩篇目或情节
《朝花夕拾》
鲁迅
阿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西游记》
①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掌管水兵的“②”
③
(2)、为了能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社团负责人请同学推荐以上两本书中的一本并说说推荐理由。 -
12、古诗文默写
吟诵古典诗文,感受丰富的情思和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① , ”让人体悟到大自然蕴含的生活哲理;曹操《观沧海》“② , ”让人感受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③”传达出对国事凋零的慨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④”的句子吟唱着诗人的漂泊之苦;刘禹锡在《秋词》中用“⑤ , ”的诗句表现了明丽的秋景和豪壮的情怀;李益用“⑥ , ”(《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了思乡之情;李商隐“⑦ ,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想象了回家团聚共话今宵的情景;陆游“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浪漫的李白用“⑨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句来送别友人。我们读诗应该如孔子所说“⑩ , ”做到学思结合,也应该在对比阅读中提高思维的穿透力。
-
1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童话是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表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皇帝的新装》;寓言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其他事物,例如《塞翁失马》。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寒舍”“令尊”属于谦称,“惠顾”“赐教”“家慈”属于敬称。
-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
1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语文学习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感受杨柳清风,我们闻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们会为史铁生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他与母亲永远的jué别而伤怀;看到三味书屋里人声鼎沸的场景,我们似乎体验到了大声诵读的愉悦;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 );造访动物世界,我们不由匿笑于动物行为学家的( );遥望缥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究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感受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yún liàng) 人声鼎沸(díng) 匿笑(ruò) B、酝酿(yùn liàng) 人声鼎沸(díng) 匿笑(lì) C、酝酿(yún niàng) 人声鼎沸(dǐng) 匿笑(nuò) D、酝酿(yùn niàng) 人声鼎沸(dǐng) 匿笑(nì)(2)、请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jué别 缥miǎo
(3)、依次在文段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瞻前顾后 怪诞不经 B、拈轻怕重 荒谬绝伦 C、拈轻怕重 怪诞不经 D、瞻前顾后 荒谬绝伦(4)、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品味人世百态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享受温暖盛宴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里,“换”无处不在。也许你用一支彩笔换得同桌的精美贴纸,那瞬间的欣喜至今难忘;也许你角色互换,体验了一天父母的忙碌,才深知他们的不易;也许你在校运会上,主动从擅长的短跑换到其他项目,扛起了团队责任,才懂得了协作的力量……“换”不仅有物品的更迭,还有视角的转换、情感的传递等。
请结合你的“换”的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让同学们读后有所启发。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7、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与自身的阅读体验,探究《经典常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
【链接材料】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序》)
“离骚”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他是个富于感情的人,那一腔遏抑不住的悲愤,随着他的笔奔迸出来,“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是一片一段的,没有篇章可言。这和人在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叫叫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辞赋第十一》)
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选自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
18、《经典常谈》全书十三篇,每篇谈一种或一类经典,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的加以选择。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语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可以阅读《〈说文解字〉第一》。 B、小文正在参加“读史以明智”的演讲比赛,他可以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中选取素材。 C、小湘对“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十分感兴趣,他可以选择阅读《〈尚书〉第三》来拓展更多知识。 D、小潇想要了解八卦占卜的内容,那么可以选择阅读《〈周易〉第二》。
-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种子的智慧
周华诚
①晚上,父亲端了一个脸盆给谷种洒水,然后用棉被盖上。很神奇,只要两三天,谷子就能冒出嫩嫩的白芽。气温一天天地升上来,柳枝吐绿,草木葱茏;布谷鸟在山林间远远地叫着,“播谷播谷”——这个时候,真的要开始播谷了。
②播谷其实不是直接把谷子播到地里,是要先催芽的。一粒粒带壳的稻谷,用温热的水浸那么一夜,再用棉被捂上两三天,谷子就会发芽了。
③发芽之后的谷子才可以播种。秧田早就整理好了,一方一方,泥水打得湿湿润润的。布谷鸟依然在远处叫着,风捎来各种花的香气,种子于是心满意足,两三天后,就抽出半寸长的绿意来。
④我一直对种子充满崇敬之情。譬如,我在冬天把板栗连壳带刺地埋进土中,到了春天,那里便长出三棵板栗树来。我们吃西瓜,吐一地的西瓜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屋旁的角落也爬满了西瓜的藤蔓。种子如何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发芽?
⑤去年早春,去白洋淀采访。我们坐了一艘窄窄的渔船去淀中,四面都是枯黄的芦苇,一些水鸟起起落落,也有渔民在雾气之中捕鱼,敲击船舷发出“当当当”之声。“你们应该在七八月间来。那时候芦苇荡子里,四面都是盛开的荷花!”夏大爷说。
⑥摇船的大爷又说,那时的淀里全是红莲,花刚开时,花瓣是玫瑰红的。渐渐地,花瓣变成粉红色,再渐渐变成白色。白洋淀里这么多荷花,并非人工种植下去的,而是莲蓬成熟后,莲子无人采收,自动掉落到水中淤泥里的。等到水位下降,淤泥露出来,而天气一暖和,太阳照射到淤泥上,那些经过长时间湖水浸泡的莲子外壳早已软化,莲子便会迅速地发芽,只要几天时间就纷纷冒出叶来。
⑦如果时机不对,莲子可以在水里泡上十年二十年,那也没有关系。只要时机对了,它们就都会发芽。
⑧种子是富有智慧的。它们会在合适的时候隐藏自己,并在正确的时候释放强劲的生命力。对于种子来说,每一趟生命旅程都是一次历险。
⑨科学家们也做过一个稻谷种子的发芽实验。两把稻谷,一个是籼稻,一个是粳稻。给两种水稻种子一点点水,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给水的量逐次递减。他们发现,跟粳稻比起来,籼稻只要更少量的水就能够发芽。只要一点水,籼稻就可以发芽,而粳稻却不能发芽。这是什么原因?科学家做了很多分析。一开始他们认为,籼稻更能抵抗不良环境。只要给一点阳光就灿烂,这是多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但是后来发现,不对呀——情况刚好相反:籼稻一旦发芽,生长就不可停止,如果遇到恶劣环境就会死亡。而粳稻更聪明,如果条件不充分具备,它就不轻易发芽。事实上,粳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忍耐,它才更能抵抗恶劣的环境,从而长久生存下来。
⑩说到底,这是一场生命力与自然环境的较量,事关生死存亡,岂能等闲视之?在千万年的历险之后,种子才积累下它的生存智慧。面对一粒种子,我们是不是会在心中升起一丝敬畏?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描述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以及不同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策略,来展现种子所蕴含的智慧。 B、物候现象指动植物随气候变化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文中的“柳枝吐绿”“布谷唱歌”“红莲花开”都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 C、文章第⑨段通过科学家对稻谷种子发芽实验的结果,以实验结果作为客观事实,进一步展现了种子的生存智慧,为主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D、本文通过倒叙,在文中穿插了籼粳稻实验的例子,使种子智慧的阐释得更深刻。 E、文章通过科学事例与诗意描写的交融,展现了种子的生命智慧,语言科学严谨,辞藻华丽。(2)、请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种子于是心满意足,两三天后,就抽出半寸长的绿意来。(修辞角度)
(2)花刚开时,花瓣是玫瑰红的。渐渐地,花瓣变成粉红色,再渐渐变成白色。(词语角度)
(3)、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说说种子的“智慧”有哪些?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发。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选自《株洲日报》)
【材料二】
①2024年8月13日,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株洲正式开展常态化运营并举行航线起飞仪式。航线起飞仪式上,随着操作人员按下指令,方舟40无人机携带着快递包裹腾空而起。几分钟后,4公里外的顺丰速运天元集散中心收到该包裹。
②除方舟40无人机外,株洲“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还拥有载重量达到50公斤的方舟150无人机以及高德巡检无人机等机型。当天,该中心发布医疗运输、快递配送、农特产品运输、巡检及应急物资运输场景的5条低空航线。前不久,炎陵黄桃大获丰收,方舟150无人机小试身手,让黄桃乘飞机下山,又快又安全。
③在低空领域,株洲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不仅是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也是湖南唯一的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还是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试验田。此次成立“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将在农业、物流、救援、医疗等领域形成全面数字化的新格局,释放更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选自中新网《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在湖南株洲常态化运营》,有删改)
【材料三】
①2024年被视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年初,“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一道被定义为“新的增长引擎”;无人机载货、载人航线密集上新,成为新的风景线;低空巡检、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新场景持续解锁;20余个省级行政单位发布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全国争创“天空之城”如火如荼。
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具有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形成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在一场公开讲座中提出,2025年是低空经济的培育发展阶段,2025~2027年是试运行阶段,2027~2035年是优化提升阶段,2035年以后是成熟阶段。预计到2030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有望达到2万亿元。
(选自南方都市报《20余省仿争创“天空之城”低空产业基金超千亿元》,有删改)
【材料四】
①从地方战略上看,应从国家《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中聚焦的“8+9”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中,选准创新优势和增长点。
②相比量子芯片、深海探矿等尚需10年以上研发周期的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具备快速形成产业的条件与优势。目前,国家正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湖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当下最紧要的是,各市县要尽快开放提供低空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
(选自新湘评论《投资新质生产力贵在投小投早——专访吴金明》,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低空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能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B、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是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为低空飞行和空域安全提供保障服务。 C、株洲启用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推动低空经济数字化应用。 D、相比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具备快速形成产业的条件与优势,湖南已抓住发展机遇。(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湖南低空经济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语音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高空俯瞰视角的实时观光导览服务。 B、通过载重50公斤的方舟150无人机执行山区紧急救援任务,快速投递医疗物资至交通闭塞区域。 C、使用方舟40无人机携带检测设备深入城市地下排污管道,进行密闭空间内的管道破损巡检作业。 D、组建低空物流网络,由无人机运输炎陵黄桃至集散中心,并建立血液制品专用航线保障急救时效。(3)、学校科技节需要布置“低空经济”主题展板,请结合材料,向同学们介绍湖南发展低空经济具备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