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狂犬病病毒不能通过完好的皮肤直接侵入人体使人患病。从免疫学原理分析,人体皮肤所属的防线和免疫类型分别是(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
2、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
①肺结核②巨人症③性早熟④地方性甲状腺肿⑤夜盲症⑥白化病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
3、某些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称为“耳毒性”。这种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研究表明,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损害了内耳中感受声音信息的毛细胞及其相近的神经纤维。请完成下面小题。(1)、材料中提到的“内耳中感受声音信息的毛细胞”位于耳蜗内,耳蜗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 B、接受振动刺激,传递声波信息 C、将振动转化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向内传递(2)、健康人的听觉形成的部位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3)、为了保护耳和听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不影响他人,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B、为使外耳道畅通,用尖锐的东西掏耳 C、为保护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捂耳 D、为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患咽炎不治疗 -
4、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A、听相声后哈哈大笑 B、受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C、排尿 D、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
5、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下列行为中,符合科学用耳的是( )A、用尖锐器具掏耳 B、脏水进入外耳道不及时清洁 C、长时间使用耳机 D、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
-
6、在2025“潮州青龙庙会”非遗巡游活动中,英歌舞再次“火出圈”,成为潮汕地区的“年味担当”。英歌舞演员表演过程中需要跟随音乐有序舞动,精准呈现动作,在此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
7、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在冬春季发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B、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C、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接种甲流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8、如图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易感人群 B、乙表示传播途径 C、丙表示传染源 D、病原体只有细菌 -
9、青少年时期充满生机活力,同时又面临着许多危机和困惑,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心中烦闷时,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B、学习之余每天保持1个小时体育锻炼 C、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及时寻求老师帮忙调解 D、失眠时,借助大量药物催眠
-
10、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 C、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 D、皮肤的阻挡和杀菌作用
-
11、如图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里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的乙细胞是细胞。(2)、图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3)、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结构是[③]。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4)、橘子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中无、、。(6)、克隆羊的实例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里面有一种神奇的遗传物质,它的名字叫做 , 简称 DNA。 -
12、生物的生命现象
资料一: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资料二:宋代的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首诗蕴含着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这属于生物特征中的。(2)、一粒种子通过萌发长成一棵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3)、“种杏得杏”这体现生物的特征;但是杏与杏之间也有差异,这属于现象。(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5)、“落叶知秋”,红杏树一到秋天就会落叶,说明生物能。(6)、红杏和青蛙是生物,它可以进行呼吸,吸入 , 呼出。(7)、杏树会开花、结果,果实掉落后,里面的种子会长成一棵新杏树,这体现了的特征。(8)、水稻和青蛙从微观来看,都是由构成的。 -
13、下图的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该显微镜配备的镜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甲中的[ ] , 避免。(2)、在目镜不变的前提下,要想让视野中的细胞更大,应选用图乙中的[]。(3)、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图甲中的[ ]。当周围环境光线较暗时,需要调节甲图中的[ ]。(4)、换高倍物镜后,要使视野中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 ] , 选用凹面镜。(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 视野范围越 , 细胞体积越 , 细胞数目越。 -
14、大别山天门冬(如图)是2023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科考队在大别山发现的新物种。科考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观察,采集了该植物的花、果实等并进行了研究。

据此完成科考队在对大别山天门冬进行物种鉴定过程中,通过形态结构初步判断后,还需提取遗传物质进一步确认。提取的遗传物质可来源于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
15、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可使观察到的物像放大的操作是( )
A、将①从10×换成5× B、转动②使镜筒上升 C、转动③把物镜从10×换成25× D、把④换成平面镜 -
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出了“超级奶牛”,这是奶牛良种繁育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请完成下面小题。(1)、如图是“超级奶牛”的培育过程图,则出生后的“超级奶牛”与哪一奶牛最像( )
A、普通奶牛 B、高产长寿奶牛 C、代孕母牛 D、都不相像(2)、在培育“超级奶牛”的融合细胞培养阶段需要向培养瓶中加入糖类、蛋白质、无机盐和氧气等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一组是( )A、糖类、蛋白质 B、糖类、无机盐 C、蛋白质、水 D、无机盐、水 -
17、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在显微镜下看到数目最多( )
A、5×和4× B、16×和40× C、12.5×和10× D、5×和40× -
18、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到不同放大倍数的视野甲、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生理盐水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B、用稀碘液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胞核 C、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需注视目镜 D、从甲到乙,先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物镜 -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中的“碧”和“红”与植物细胞中有关的结构分别是( )A、叶绿体和液泡 B、线粒体和液泡 C、叶绿体和细胞核 D、线粒体和细胞核
-
20、小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如下图),其原因可能是( )
A、目镜放大倍数太小 B、物镜没有转换到位 C、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D、标本未对准通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