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显微镜操作步骤与对应目的不相符的是( )A、转动①——可排除污点在目镜上 B、转动②——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④——小幅度升降镜筒 D、转动⑤——使物像更加清晰
-
2、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哪三种组织( )A、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神经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肌肉组织 D、保护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
3、学习了植物的类群后,小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微景观生态缸,制作过程为:①铺约3~6毫米的轻石层;②铺设水苔(可提高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③铺设营养土;④种植植物及装饰点缀。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的植物“苔”与图中所属类群相同。(2)、小静认为白发藓比藻类植物结构更复杂,原因之一是它们的植物体分化出了这两种器官,但它们的根仍然是假根。(3)、如图所示,与白发藓相比,植物B更为高大,原因之一是其根、茎、叶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组织,由此可判断,植物B属于 (植物类群)。(4)、你认为植物A属于植物,理由是。与植物A的繁殖方式不一样,植物B和白发藓都是通过繁殖后代。(5)、你认为小静应该将生态缸中的植物放在向阳处还是阴湿处生长?请说明理由。。
-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1)、运动需要骨、和肌肉三者协调配合完成,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中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系统的调节。(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即关节头从乙图中[d]中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的连接非常牢固,此外,[c]关节腔内的和关节面覆盖的[e]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填字母)。
-
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脊椎动物的知识之后,制作了鸟的呼吸模型(图1)和鱼的模型(图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球模拟的是鸟的呼吸系统中的 , 小气球模拟的是 , 吸管模拟的是。(2)、向吸管中鼓入新鲜空气,发现大小气球均鼓起,松开后发现小气球中的气体通过大气球进入吸管中排出,这一过程模拟了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3)、从鱼的模型来看,该模型缺少了鱼适应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4)、该模型鱼在水中游动的动作和真鱼相似,都是通过躯干部和的摆动进行游泳。
-
6、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有着极为适宜发展棉花规模化种植的自然条件:日照时间充足,最长可达16小时以上;气候干燥少雨,避免了因棉花成熟期空气湿度过高而影响棉花质量;较长的无霜期,给棉花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时间;土壤多为沙质土壤,符合棉花适合在疏松土壤上生长的需求。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棉花是通过产生来繁殖后代的,根据题目中材料,新疆棉花之所以品质优良是与当地的(至少答出2条)等非生物因素有关的。(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棉田生态系统,图乙中还缺少的成分是。棉蚜、棉长管蚜、七星瓢虫、草蛉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与图丙中的(填字母)是相对应的,新疆棉与图丙中的(填字母)是相对应的。图丙中的①表示作用。(3)、根据图乙可判断,该棉田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其中七星瓢虫和草蛉之间是关系。
-
7、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龙的形象贯穿文学、艺术、民俗、建筑、服饰、绘画等各个领域。请分析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1: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战国先秦,关于龙形象的器皿、纹饰一向层出不穷,有翼的、无翼的,有角的、无角的,更有良渚文化的兽身龙、查海遗址的蛇形龙,故而有学者认为,龙的起源众多。
资料2:中国龙图腾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是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而在心中构造的形象。有关龙的形象,《尔雅翼》中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shèn,指大蛤蜊)、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1)、“腹似蜃”,蜃(shèn,指大蛤蜊)在生物分类上属于动物,其体表的可分泌物质形成贝壳。(2)、“鳞似鱼”,鱼在水中生活,其身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呼吸。(3)、“项似蛇”,蛇属于爬行类。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4)、“爪似鹰”,鹰的身体呈型,前肢变成 , 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
8、踢毽时要屈腿和伸腿,这两个动作主要由绳肌与股四头肌两组肌肉协调配合完成,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屈腿时,腘绳肌舒张,股四头肌收缩 B、伸腿时,腘绳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 C、屈腿时,腘绳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 D、伸腿时,腘绳肌舒张,股四头肌舒张
-
9、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细胞重叠
材料没有涂抹均匀
B
视野中有杂质
没有将口腔漱干净
C
将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D
视野中有许多气泡
染色不均匀
A、A B、B C、C D、D -
10、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 B、大猩猩 C、森林古猿 D、猴子
-
11、长江“四大家鱼”的鱼卵、鱼苗等资源量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90%以上,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计划。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渔民得到充足的休息 B、检修渔船和捕鱼器械 C、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 D、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12、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65
33
7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该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13、如图是我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滑冰动作需要多个系统配合来完成 B、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
14、如图阴影表示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阴影部分可表示( )A、身体细长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有刺细胞
-
15、夏季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小秦观察到这一现象,他认为: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中缺少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A、作出假设 B、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
-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说生物具有( )A、遗传现象 B、生长现象 C、应激性 D、变异现象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虽然出体会一代代死去,但是他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的生存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此外,在这片海洋中,海草也是常见的生物之一,它们柔软的叶片随水流摇曳,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和庇护的场所。
(1)、珊瑚虫是生物吗?(填“是”或“不是”),请说出一条理由:(结合资料,用生物的特征回答)。(2)、某同学取海草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海草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液泡和。 -
18、鱼能在水中自在遨游,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游泳和呼吸。(1)、鱼的体形呈 , 利于减小阻力。(2)、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泳。(3)、在生物课堂上,为了探究鱼的呼吸我们小组做了以下两项实验:
①实验一:首先,轻轻掀起②鳃盖,看到了鲜红的①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丰富的。然后,将鱼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观察到了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填“同时”或“交替”)张合;最后用吸管吸取了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发现菠菜汁流入鱼口后,顺着鳃盖后缘流了出来。
②实验二: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在两只烧杯中各滴入数滴质量分数为0.1%的BTB液(提示:BTB是一种二氧化碳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此指示剂对鱼无毒害作用),再取一条小鱼放入甲烧杯中。20~30分钟后观察甲、乙两烧杯中水色的变化。乙烧杯水中的BTB液不变色,而甲烧杯水中的BTB液变为色。
-
19、如图1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水蜜桃树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已知水蜜桃的受精卵中有2n条染色体,经过a过程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条。(2)、图1中过程b主要代表细胞的过程。(3)、水蜜桃果肉香甜多汁,其属于组织。(4)、人体的结构层次与水蜜桃植株的结构层次有所不同。请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将图2中人体的结构层次进行排序:(用序号和箭头表示)。与水蜜桃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多了(填名称)这一层次。
-
20、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种子中是新植物的幼体的是 , 它由1、2、4、5这四部分组成。(2)、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5].(3)、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后,变蓝色的部位是图中(填数字),说明里面含有等营养物质。(4)、玉米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在分类上属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