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科学探究:学习了微生物制作发酵食品的知识,小雅同学在家里尝试制作泡菜,她将孢子芥菜(又称“儿菜”)洗干净沥水,放入干净的泡菜坛里,注入煮沸冷却的凉开水,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和白砂糖,倒入陈泡菜水一起淹没食材,密封发酵。

    (1)、用来制作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 , 泡菜发酵后变酸的原因是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泡菜水淹没食材,并将泡菜坛注水密封的目的
    (2)、一周后小雅揭开泡菜坛盖,发现坛口长了一些“白花”。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种“白花”是一种酵母菌,它的细胞结构与乳酸菌不同的是
    (3)、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图为用不同盐浓度下孢子芥泡菜亚硝酸盐的含量,据图可知%的食盐浓度腌制孢子芥菜较好,且在第天后食用既美味又健康。
  •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4年的6月8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七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月6日“放鱼日”,日照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公益放流活动,在近海水域放流鱼虾蟹等苗种。通过放流,推动恢复水牛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社会公众渔业资源保护意识。日照海岸线长,静谧幽暗的大海深处,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在此聚集。作为沿海城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改善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丰富的生物资源如东方对虾、海蜇、黄花鱼、海鸥、大竹蛏、梭子蟹等。

    (1)、上述材料中的出现的生物中关系最近的是。其中黄花鱼和海鸥同属节肢动物。分类的依据是它们。珊瑚礁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的,那么与珊瑚虫是同一类的生物是
    (2)、大竹怪属于动物,它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3)、某些地方由于环境污染与海鲜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4)、海鸥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品种繁多,有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营养丰富,味道甜美。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用显微镜观察荔枝果肉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荔枝树结出美味果实的过程是(  )
    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3)、荔枝肉质鲜甜。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荔枝的生殖器官,和其他器官构成系统 B、②是荔枝的“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C、③是荔枝的“壳”,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D、由图中的结构可知,荔枝属于裸子植物
    (4)、荔枝是岭南佳果中的极品,品种繁多,有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品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5)、荔枝保鲜难度大,为探究壳多糖对荔枝的保鲜作用,科研人员将含壳多糖的物质均匀涂抹在荔枝果实表面,常温保存并检测果实的有机物消耗。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荔枝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 C、涂抹壳多糖可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 D、涂抹壳多糖+VC保鲜效果最好
  • 4、(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5日-13日在中国武汉成功举办。大会标志(如图)内嵌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鸸四种生活在中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意在表达湿地环境、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大会标志图中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体表被毛 B、体温恒定 C、胎生 D、肺呼吸
    (2)、大会标志图中四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最接近的是(  )
    A、江豚和麋鹿 B、江豚和扬子鳄 C、江豚和朱鹮 D、朱鹮和扬子鳄
    (3)、大会标志图中的四种动物中结构最简单、低等的是(  )
    A、江豚 B、麋鹿 C、扬子鳄 D、朱鹮
    (4)、麋鹿奔跑过程所需的动力来自(  )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韧带
    (5)、长江江豚出现频率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长江重点水城采取“十年禁流”的措施,“十年禁渔”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
    A、迁地保护 B、就地保护 C、建立种质库 D、建立繁育中心
  • 5、在我们所处的生物圈里,微生物的数量简直超乎想象!它们就如同无数微小的精灵,无处不在,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那湿润的土壤深处,还是清澈的溪流之中;无论是湛蓝的天空之上,还是我们每一次呼吸的空气里,微生物都在欢快地繁衍生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请完成下面小题。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时,能清楚地看到有的酵母菌长出了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芽孢形成
    (2)、每年3、4月份左右,广东因气温和湿度回升而易出现“回南天”现象,不注意防潮的话。墙面容易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与这些黑色斑点结构最相似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螺旋菌 D、噬菌体
    (3)、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动物病毒 B、不能独立生活 C、细胞结构简单 D、内部有遗传物质
    (4)、小明发现家中存放的橘子上长出了绿色的“霉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的“霉斑”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的“霉斑”进行分裂生殖 C、绿色的“霉斑”是霉菌形成的菌落 D、绿色的“霉斑”无细胞结构
    (5)、产乙醇梭菌是一类细菌,因形成的芽孢使菌体膨胀呈梭状而得名。我国科研人员将其置于无氧环境下,产乙醇梭菌能利用一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下列有关产乙醇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芽生殖是产乙醇梭菌的生殖方式 B、产乙醇梭菌是单细胞生物 C、分析资料可知,产乙醇梭菌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D、本研究为合成有机物提供了新途径
  • 6、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维持生态平衡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 7、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B、骨的运动需要骨骼肌的牵拉 C、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8、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蜘蛛织网、黄牛耕地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 C、大雁南飞、惊弓之鸟 D、婴儿吮吸、喜鹊筑巢
  • 9、近年来,报道中多次出现了“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率急剧上升。这种状况的产生是由于(   )
    A、“超级细菌”变成了病毒 B、抗生素引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 C、滥用抗生素 D、抗生素的生产质量下降
  • 10、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匹配错误的有(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B、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C、蛔虫——营寄生生活、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头尾两部分
  • 11、以下与鲫鱼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海马 B、娃娃鱼 C、鲸鱼 D、鲍鱼
  • 12、良好的家居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家居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住宅装修并不是越豪华越利于健康 B、厨房抽风有利于健康 C、室内吸烟损人害己,不利于健康 D、夜来香等香料植物植于室内有利健康
  • 13、某同学用胶管和漏斗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肾单位结构模型,其中模拟肾小管的是(       )

    A、 B、 C、 D、
  • 14、“超级细菌”MRSA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甲氧西林对MRSA进行了定向选择 B、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C、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D、生物的进化离不开遗传和变异
  • 15、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主要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方式等)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别,从而更系统地理解和研究生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对噬菌体、新月藻、大肠杆菌、草履虫、红腿陆龟、朱鹮、大熊猫这七种生物进行分类。请回答:
    (1)、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这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而且还能弄清生物之间的关系和进化关系。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2)、兴趣小组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检索表。他们先根据生物的进行分类。图中A是;5a和5b是根据生物的进行分类,C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D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F是

    (3)、另一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先根据以上生物的形态结构分为、动物、微生物。在对动物的分类中,将多细胞动物分为、鸟类、哺乳动物。
  • 16、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于是设计“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如图所示)。材料用具:10只蚂蚁,一个纸盒,两支滴管,若干个消毒棉花团,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请回答:

    【提出问题】

    (1)?

    【作出假设】略。

    【制订并实施计划】

    (2)本实验的变量是 , 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其中组是对照组。实验前,蚂蚁需处于状态,滴加在棉花上的糖水及清水的量应(填“相同”或“不同”)。实验中选用1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爬到的棉花团处,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蚂蚁喜欢甜食是(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反思总结】

    (4)为了使以上实验更具有科学性,应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应将蚂蚁

  • 17、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社会变革共存和转型的关键所在,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广东省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资料一:目前,广东省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华南虎、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鳄蜥等有42种。

    资料二: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作“水上大熊猫”。长期以来,由于鱼类产量下降导致食饵减少,加上航行的船只增多、水域污染以及误捕等原因,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相关部门在港珠澳大桥建造的过程中,投入八千万元通过多种措施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

    请回答:

    (1)、资料一中提到“广东省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52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的多样性,其实质是的多样性。
    (2)、中华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其生殖特点是 , 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鳄蜥是一种蜥蜴,它属于脊椎动物的动物。
    (3)、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身体呈型,能减小空气阻力,用辅助肺呼吸,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体温 , 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们在山林间飞行。
    (4)、资料二指出中华白海豚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写出2点)。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人们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18、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

    请回答:

    (1)、甲与乙、丙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 , 这样的生物称为(填“真核”或“原核”)生物,靠进行生殖。
    (2)、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甲、乙和丙都没有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道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乙通过产生大量的[①]来繁殖后代,图中丙正在进行生殖。
    (3)、在酿酒过程中,图中可以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和
    (4)、图中丁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填“寄生”或“共生”)在活细胞中。
  • 19、生态旅游热度不断提升,同时也使不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下列建议不应采纳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丰富旅游资源 B、限制旅游区游客人数,减少对生物的影响 C、设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标语和立牌 D、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严禁游客破坏环境
  • 20、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列实例不属于病毒造福人类是由(       )
    A、为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B、利用动物病毒防治害虫 C、用病毒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D、健康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
上一页 296 297 298 299 3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