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肠粉”是广东人民的传统早餐。某生物小组在探究“肠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按题表所示方案进行了实验,并讨论了肠粉在消化道内消化的过程。请据表格实验内容,结合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肠粉碎

    适量

    适量

    适量

    加入的液体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保温时间

    10min

    加入碘液

    2滴

    (1)、肠粉的主要成分是。为探究“唾液对肠粉的消化作用”,在表中应选用号和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②号试管内应加入的液体是
    (2)、①号试管在加入碘液后,试管内液体的颜色不会变蓝色,这是因为其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成了;③号试管加入碘液后,试管内液体的颜色会变成蓝色,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
    (3)、在蒸制肠粉的过程中,为防止粘连,会加入食用油。这些油脂的消化离不开题图中[     ]分泌的胆汁进行乳化。
    (4)、这些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的[     ]
  • 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如图所示心脏结构图:

    (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B是左心房,与B相连的⑤是肺动脉 B、C是右心室,与C相连的④是肺静脉 C、与D相连的③是主动脉,且D的心壁比C的心壁厚 D、与A相连的①、②是上、下腔静脉,A通过瓣膜与B相通
    (2)、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循环起点是D,终点是B B、体循环起点是C,终点是A C、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③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D、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④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心脏结构中有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下面对血液流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① B、B→D→③ C、D→B→⑤ D、④→C→A
  • 3、如图所示小张上课时绘制的心脏、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血管中有瓣膜 B、血流速度比较:丙>乙>丁 C、乙是静脉,丙是动脉 D、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丁→丙
  • 4、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植物工厂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在光照方面,模拟自然光的光谱,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时长。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维持在60%-70%。同时,会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营养液的成分和供应量。营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以确保植物茁壮成长。

    (1)、植物工厂中的植物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和无机盐,吸收的水主要用于作用。
    (2)、在植物工厂中,白天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目的是增强植物的作用。
    (3)、夜间,植物工厂会适当温度,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
    (4)、植物工厂中的植物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体现了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什么作用?
    (5)、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相比传统露天种植的蔬菜,有哪些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 5、2025年2月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中国代表团运动员李方慧获得该届亚冬会上的首金,最终,中国代表团以32金27银26铜共85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为探究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心理压力会影响运动员唾液淀粉酶的含量,进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吗?

    作出假设:心理压力会使运动员唾液淀粉酶含量改变,从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

    制订并实施计划:

    1、选取40名身体状况相似、即将参赛的运动员,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

    2、A组运动员正常训练,不施加额外心理压力;B组运动员通过模拟比赛紧张氛围、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施加心理压力。

    3、一段时间后,分别采集两组运动员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处理

    A组试管

    B组试管

    加入淀粉液

    2mL

    2mL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2mL

    温度条件

    37℃

    (1)、A组试管“?”处应加入唾液。设置A组试管在本实验中起作用。
    (2)、B组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3)、淀粉遇碘液变蓝,滴加碘液后,B组试管中液体蓝色更深,说明B组唾液淀粉酶含量 , 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较弱。
    (4)、从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角度分析,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运动成绩有何重要意义?
  • 6、桃树的一生经历了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相关结构如下图所示。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图甲中(填序号)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主要靠(填序号)细胞的伸长增加细胞的体积。
    (2)、图乙中的(填字母)将来发育成茎,c发育成芽。
    (3)、当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图丙中的③继续发育为
    (4)、图丁中的①是由发育而来的。
  • 7、早产儿通常难以靠自身维持生存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科研人员用胚胎发育与人相似的胎羊做实验,模拟子宫环境,构建体外生理支持系统,为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帮助。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是女性生殖系统模式图,其中①产生的卵细胞与男性(填器官名称)产生的精子在(填序号)处受精,一段时间后发育成胎儿。
    (2)、图丙体外生理支持系统中,胎羊生活的仪器A相当于图乙中胎儿发育的场所④。仪器C相当于⑤ ,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和陪伴。进入青春期的你有了更加强烈的独立意识,请你谈谈对珍惜生命的认识:
  • 8、黄瓜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许多地区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一些家庭也会在自家院子或阳台上种植黄瓜。黄瓜既是蔬中佳品,也是一味治病防病的中药。为了更好地了解黄瓜的生长发育,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黄瓜栽培实践活动。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恒温箱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图b中带土坨移栽黄瓜苗的目的是
    (2)、黄瓜苗株高约20厘米时,给植株搭上支架,并对黄瓜苗进行了蔬花蔬果、掐尖打叉。以保证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更多地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3)、图d实验探究了一天内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是时的叶片。
    (4)、同学们观察到图e中有些雌花没有结出黄瓜,他们推测可能是没有传粉造成的,于是他们用棉签蘸取新开雄花的花粉涂在雌花的柱头上,通过的方法收获了更多黄瓜。
    (5)、同学们将选出的“黄瓜之王”做成凉拌黄瓜进行品尝,切开黄瓜时,发现里面有多粒种子,这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
  • 9、下列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果部分腐烂,未腐烂部分可以食用

    ②在野外采集的新鲜蘑菇,可以直接食用

    ③肉鱼蛋类,必须新鲜

    ④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⑤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 10、下列选项中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糖类和无机盐 B、糖类和脂肪 C、脂肪和维生素 D、水和蛋白质
  • 11、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表示唾液腺,②为唾液 B、若①是胰腺,则②中不含脂肪酶 C、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是脂肪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表示吸收
  • 12、维生素和无机盐虽然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列物质与相应缺乏症不符的是(       )
    A、钙——夜盲症 B、维生素B1——神经炎 C、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D、维生素C——坏血病
  • 13、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B、曲线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C、D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 14、我国政府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只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 B、碳中和即意味着禁止所有工厂排放二氧化碳 C、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D、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15、如图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往乙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则石灰水变浑浊 B、与该实验有关的生理作用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 C、乙瓶种子胚已死亡,起对照作用 D、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则证明种子萌发产生了二氧化碳
  • 16、小刚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重量大幅增加是因为小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小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       )
    A、氮气 B、氧气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
  • 17、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中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本实验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①中滴加的是稀碘液,可检测淀粉的存在
  • 18、植物体不断进行水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主要通过叶片散失 B、植物吸收水的动力来自光合作用 C、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不同 D、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 19、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观察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1、2、3组成 B、4的张开与闭合由5保卫细胞控制 C、叶片呈绿色是因为3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D、4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20、将带叶子的枝条放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去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并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见很多红色的结构,这些结构是(       )
    A、叶脉 B、筛管 C、导管 D、气孔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