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称,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味甜带微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下图1为显微镜镜头,图2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显微镜中观察到的萝卜叶肉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1中(填序号)两个镜头观察。
    (2)、图2中可以表示萝卜叶肉细胞的是。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有
    (3)、萝卜叶在沸水中焯水时水呈绿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图2中的 , 使其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萝卜叶肉细胞中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③和⑦,其中具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用的是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是
    (5)、糖醋萝卜皮是用萝卜表皮加糖、盐和醋腌制而成的,酸脆可口。腌制萝卜皮的过程中会流出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来自细胞质中的
  • 2、下面是狼和羊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他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羊长成大羊:
    (2)、羊生小羊:
    (3)、狼只能生狼,羊只能生羊:
    (4)、狼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的动:
    (5)、狼吃羊:
  • 3、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4、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5、小明爱吃西红柿,他发现妈妈买的西红柿有一只表皮裂开腐烂了,而其他的表皮完好并没有腐烂,于是小明产生疑问:西红柿的表皮是不是有保护作用呢?为证明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订、实施计划:

    ①实验材料:完好无损的西红柿两个、刀片。

    ②实验步骤:a.取大小的西红柿两个,编号A、B,用清水洗干净。

    b.用刀片除去西红柿A一块表皮,西红柿B不做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c.把A、B两个西红柿放在窗台上。

    ③实验现象:西红柿A , 西红柿B

    (4)得出结论:

  • 6、阅读下面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内容,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的是;作出假设的是;设计实验方案的是;得出结论的是;表达交流的是。(均填字母)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出详细的 , 然后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问题的答案作出
    (3)、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变量是
    (4)、小明设计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5)、小明在E步骤中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 7、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性等等。下面列举了一些生命现象,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生物特征。
    (1)、野兔发现敌害后迅速逃离:
    (2)、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3)、母鸡生蛋:
    (4)、小狗排尿:
  • 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据考证,很久以前,这片地区是很好的牧场,但由于不合理开发,逐渐变成了茫茫大漠。从1959年开展改造沙漠工程以来,21世纪初,毛乌素沙漠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成功治理。现在的毛乌素沙漠动植物资源丰富,生长着沙柳、旱柳、沙蒿、柠条、长柄扁桃、紫穗槐等植物,发现有喜鹊、麻雀、百灵鸟、天鹅、野鸭、野兔、蜥蜴等动物

    (1)、资料中画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多样性和多样性。
    (2)、治理后的毛乌素沙漠能吸引许多生物“定居”下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各个层次间是(填“相互独立”或“相互影响”)的。
    (3)、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的结果。
  • 9、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鱼儿何时洄游 B、不同植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无差异 C、哪种玫瑰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 10、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照实验能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不同变量之间所带来的差异。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 B、所有条件都不同 C、所有条件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同
  • 11、某同学为了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中①和②分别表示(  )

    项目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25

    A、阴暗、干燥土壤 B、阴暗、湿润土壤 C、明亮、干燥土壤 D、明亮、湿润土壤
  • 12、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一书,其中主要应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 13、下列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困扰全人类的各种疾病 B、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C、生态农业的推广 D、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
  • 14、以下对被子植物分类和命名的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双名法由林奈提出 B、被子植物与动物属于同一界 C、界是最大的一级分类单位 D、可根据植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进行分类
  • 15、下列哪种职业与生物学有联系 (        )
    A、园艺师 B、车床工 C、建筑工程师 D、小学数学老师
  • 16、指纹与人的DNA分子有关。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哈维 B、达尔文 C、林奈 D、沃森和克里克
  • 17、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是(  )
    A、兔子以植物为食 B、含羞草的叶子受到碰触时会合拢 C、蘑菇的生长 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18、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
    A、研究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火箭飞行轨迹 C、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诞生 D、破解某病毒的遗传信息
  •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为生命提供空气、水等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 20、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

    (1)你认为他们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实验用的蚯蚓。
    (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
    (3)你作出的假设是: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

    ①准备一个长方形铁盒,在铁盒的底面均匀地铺上一层 , 在其中一侧 , 另一侧不处理,形成

    ②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健康状况相同的蚯蚓放在盒子 , 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

    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6)实验完成后,应该将蚯蚓放回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