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永定河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引入水生植物既能够吸收水中过多的氣、磷,也能吸引黑鹤等鸟类在此生活,增加生物多样性。请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吸收水中氮、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D、增加生物多样性,利于生态系统稳定(2)、黑鹤以鲢鱼等鱼类为食,鲢鱼以水生植物为食。据此可写出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水生植物→鲢鱼→黑鹤 B、阳光→水生植物一链鱼一黑鹤 C、黑鹤→鲢鱼→水生植物 D、水生植物→鲢鱼→黑鹳→微生物
-
2、生物小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如下图),并通过实验研究两种培养液对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影响。请回答下面小题。(1)、控制草履虫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B、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每天取样计数,统计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液
达到高峰时间/天
达到高峰数量/个
玉米粉培养液
7
576
酵母培养液
14
104
A、该实验的变量是草履虫培养液类型 B、两种草履虫培养液应置于相同环境 C、每种培养液做3组可以提高准确性 D、短期获得较多草履虫选酵母培养液 -
3、将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选育出了新甜椒品种——太空甜椒。太空甜椒与普通甜椒相比,产量更大,品质更高,但也有人提出太空甜椒可能含有未知的成分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太空甜椒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呢?某生物兴趣小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实验材料:普通甜椒粉,太空甜椒粉,小白兔多只,常规食物若干,两个规格一致且适宜大小的兔笼等。
提出问题:太空甜椒对健康是否有不利影响?
作出假设:。
(2)、实验探究:①将两个兔笼编号为1、2,取若干只身体健康、生理状况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兔均匀的分成两组,并置于1、2兔笼中。
②称取一定重量的常规食物并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搅拌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普通甜椒粉(A料)和太空甜椒粉(B料)。
③向1组小白兔饲喂适量A料,向2组小白兔饲喂(填“适量”或“等量”)B料。
④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组小白兔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3)、实验预期:①若两组小白兔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太空甜椒对健康(填“有”或“无”)影响。
②若两组小白兔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太空甜椒对健康(填“有”或“无”)影响。
(4)、分析讨论:①培育太空甜椒的育种原理是。但是并不所有的太空甜椒都是高品质的,也有低品质的,这说明该变异是(定向的/不定向的)。
②该实验将小白兔均分成两组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该实验的变量是。
③若只选取2只小白兔进行实验,则会增大实验中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
4、果蝇的太空之旅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90后”的宋令东和王浩泽等3名航天员这次携带果蝇作为“前锋”,首次登上了空间站,通过在太空模拟火星亚磁环境,观察果蝇在亚磁环境下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反应,这一实验不仅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为未来的登录火星任务奠定了生物学基础。为什么带果蝇上太空呢?为了揭秘果蝇背后的故事,同学们沿着航天员的脚步,进行了如下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认识果蝇
果蝇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体型较小,饲养管理容易,身长只有3毫米左右。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染色体数目较少,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如个体大小,眼睛的颜色以及翅膀的长短等,生命周期短,实验结果来得迅速。
(1)、航天员选择果蝇上太空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2)、经研究发现,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甲图所示),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请写出雄果蝇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3)、活动二:实验探究,揭秘果蝇在遗传学中,果蝇的残翅和长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通过第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可以推测出显性性状是。
(4)、研究发现,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那么乙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在丙组子代的长翅果蝇中理论上纯合子的数量是只。(5)、实验还发现,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36-38℃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这说明基因、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长翅
残翅
甲
残翅×残翅
0
46
乙
长翅×残翅
55
57
丙
长翅×长翅
81
27
(注:巨噬细胞为吞噬细胞的一种)
-
5、百日咳与哮喘都是与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哮喘患者接触花粉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会导致呼吸困难,大口喘息,需要马上使用药物缓解。经研究除环境因素外,哮喘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以下是某哮喘病人的遗传图谱(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从遗传图谱可知,哮喘病是一种(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2)、图中Ⅱ5、Ⅱ6表现正常,而后代中出现了患病个体Ⅲ9 , 致病基因在Ⅱ5和Ⅲ9间传递的“桥梁”是 , Ⅱ6染色体组成是。(3)、“三孩政策”出台后,Ⅱ3和Ⅱ4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个体正常的概率为。(4)、某同学误以为“哮喘会传染”,拒绝与患病同桌接触。请你结合资料解释哮喘不会传染的原因:。
-
6、以下是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组合材料题,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一片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生物。这里有青蛙,它们在水中产卵,经过变态发育,幼体蝌蚪逐渐发育成成蛙;还有蝗虫,其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进行有性生殖,且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此外,还有家燕,每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在屋檐下筑巢、产卵、育雏,进行体内受精,卵生。材料二:这片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围湖造田、工业污染等,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许多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一些珍稀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部分动物甚至濒临灭绝。
问题:
(1)、根据材料一,青蛙的生殖方式是生殖,受精方式是受精。(2)、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发育,与家燕共同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生。(3)、材料二中提到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4)、为保护这片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一条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 -
7、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图甲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示意图,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①。(2)、图乙所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为。(3)、图丙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若它已受精,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填序号)。(4)、图丁中的生殖方式是生殖。西瓜栽培过程中,常用嫁接的方法来提高品质,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嫁接实验:接穗为瓜瓤红色,基因组成为Aa;砧木为瓜瓤黄色,基因组成为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自花传粉,西瓜成熟后,其瓜瓤颜色是 , 种子内胚芽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8、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如图是白化病的遗传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 B、个体1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C、3和4所生孩子一定含基因a D、个体4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
9、下图是果蝇生殖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标示了果蝇眼色的4个基因 B、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C、果蝇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D、该生殖细胞必为卵细胞
-
10、2025年2月13日,“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的科研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鸟类进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八闽鸟化石是研究鸟类进化的重要证据 B、八闽鸟的形态结构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八闽鸟具有愈合的尾综骨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D、生物的进化一般呈现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
11、疟疾是由疟原虫(单细胞生物)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有寄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科学家还将青蒿素相关基因植入大肠杆菌,通过大肠杆菌生产青蒿素,从而提高青蒿素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疟原虫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均属于传染源 B、清除孵化按蚊的污水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大肠杆菌没有真正细胞核,通过出芽的方式繁殖后代 D、提高青蒿素产量的生物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
1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在推广应用乙肝疫苗的过程中,我国重点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是单细胞生物 B、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强,可独立地生活 C、接种乙肝疫苗也能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D、新生儿计划免疫能有效保护该易感人群
-
13、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应选用尾鳍色素较少的小鱼 B、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将试管放在37℃温水中,模拟人的口腔温度 C、将同一只水蚤置于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可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D、观察蚯蚓时,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可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
14、明代医书《痘疹世医心得》中提到:“至于疹子则与痘疹相似,彼此传染,但发过不再作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疹子”患者感染前和感染后分别属于传染源、易感人群 B、感染“疹子”后,人体会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发过不再作”是因为再次遇到该病的病原体时,体内能快速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疹子”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
15、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持,下列有关证据及推测不合理的是( )A、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B、形成较晚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种类少,结构复杂而高等 C、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D、鸟的翼、鲸的胸鳍是同源器官,其外形的差异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
16、遗传使生命得以延续,使亲子代保持了性状的连续性。变异使生物得以发展,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类型 B、变异的性状都能够遗传给后代,变异对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害的 C、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也会受环境的影响 D、禁止近亲婚配,是因为他们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
17、拟南芥属于十字花科,体细胞中只有5对染色体,因便于观察而成为植物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下列有关拟南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都有DNA分子 B、DNA分子片段都是基因 C、体细胞中含有5对基因 D、卵细胞中含有5对染色体
-
18、绿叶海蛞蝓一种十分独特的软体生物。它们通过吸食海藻,将海藻中的基因合并入自己的染色体中,然后身体可变成绿色进行光合作用。根据这种现象,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叶海蛞蝓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绿叶海蛞蝓身体变成绿色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体现 C、绿叶海蛞蝓体表有外套膜 D、绿叶海蛞蝓能长时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
1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的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鹊和蝉都是体内受精,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蝉的外骨骼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成体和幼体差别很大其发育是变态发育 D、“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大雁一出生就长满羽毛,能自行觅食属晚成雏
-
20、“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B、蝉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