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部分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脊椎动物对人类有益也有害 B、蛔虫与人共生,帮助人体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C、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可作为优良饲料 D、蜜蜂和蛾的成虫都可以为植物传播花粉
-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符合“结构与功能观”的是( )A、鱿鱼的贝壳可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B、箱水母口周围有触手,用来探寻和捕获猎物 C、涡虫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用来感光 D、蝴蝶体表的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
3、从进化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中存在高等类群和低等类群,下列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的无脊椎动物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线虫动物
-
4、某班同学根据图示总结了动物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蜕去的“皮”是其外骨骼 B、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C、图中蜘蛛和蝗虫都是昆虫 D、蛭和图中动物的身体都分节
-
5、“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句诗描述的是餐桌上的美味————螃蟹。判断螃蟹是否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运动器官是否发达 B、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C、是否有触角和足 D、是否有翅
-
6、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主要意义是( )A、繁殖能力更强 B、消化食物更充分 C、呼吸能力更强 D、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
7、“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天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更好地呼吸 B、蚯蚓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C、蚯蚓体表的外骨骼具有保护作用 D、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且身体内有脊柱
-
8、蛲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的常见寄生虫,下列不是蛲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器官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
-
9、小明同学在《×××动物自述》中写道:“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家里有永远吃不完的食糜,但周围环境不太好,我需要穿上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请推测该动物应该是( )A、钩虫 B、血吸虫 C、绦虫 D、眼虫
-
10、某人生吃荸荠感染姜片虫的新闻引起了民众广泛关注。姜片虫全称为布氏姜片吸虫,其背腹扁平,前端有吸盘,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该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刺细胞 B、该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 C、该虫所属类群都营寄生生活 D、身体呈两侧对称
-
11、我国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美丽的珊瑚礁组成的。珊瑚礁的形成离不开珊瑚虫(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珊瑚虫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B、珊瑚虫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C、刺胞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D、疟原虫和珊瑚虫都属于刺胞动物
-
12、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来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则被染成蓝色。
【查阅资料】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使台盼蓝染液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活细胞不着色;细胞死亡后,细胞膜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台盼蓝染液可透过细胞膜,使细胞被染成蓝色。
小明想通过实验探究盐酸能否使细胞膜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请完成以下实验。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盐酸不能使细胞膜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处理4分钟;乙组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等量清水中处理4分钟。
步骤二:甲、乙两组材料漂洗10分钟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填“切片”“涂片”或“装片”)。
步骤三:滴加台盼蓝染液后,使用观察两组材料中的细胞是否被染成蓝色。
(3)、【实验现象】甲组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被染成蓝色;乙组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未被染成蓝色。【实验分析】该实验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能用菠菜叶肉细胞代替,原因是。实验现象能否支持小明作出的假设?。
(4)、【实验结论】。 -
13、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某班开展了细胞模型制作活动。以下是小丽用彩泥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 ②代表的结构中含有的液体称为。(2)、该植物细胞模型还缺少的结构是。(3)、现有食品保鲜膜A、细纱网B 两种材料可供选择,其中的(填“A”或“B”)材料更合适用来代表细胞膜,理由是。(4)、有同学对小丽的作品提出了改进方案,他指出“用刷有绿色颜料的太阳能板作为叶绿体,可以体现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能”,请你根据这一思路,提出能够展示线粒体功能的模型设计方案。
细胞结构
所选材料
选择理由
线粒体
-
14、小明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细胞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细胞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无细胞核部分能在短期内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存。如果在去除细胞核后的第三天,向其中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4)、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功能,是因为生物的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有实验证明,取出线粒体后也能改变生物体细胞的某些特征,这说明了。
-
15、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据图分析回答。(1)、在显微镜“对光”这一操作步骤中,主要有两个转动操作,即转动图甲所示[]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在明亮的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图甲所示[]的(填“平面镜”或“凹面镜”)。(2)、图乙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步骤c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 , 目的是。(3)、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4)、用目镜为5×、物镜为4×的镜头组合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如图丙所示,当将目镜更换为15×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个。
-
16、黑藻的叶肉细胞呈单层,其中的叶绿体大而清晰。因此黑藻常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小红同学用镊子取一片黑藻幼嫩的小叶,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为显微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时针转动④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② B、若在视野中看到许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②③ D、若视野中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那么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
17、(新考法)在学习过程中,框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中符合该框架图中Ⅰ、Ⅱ、Ⅲ对应关系的是( )A、Ⅰ:细胞质;Ⅱ:液泡;Ⅲ:叶绿体 B、Ⅰ:动物细胞;Ⅱ:线粒体;Ⅲ:细胞壁 C、Ⅰ:无机物;Ⅱ:水;Ⅲ:蛋白质 D、Ⅰ:细胞膜;Ⅱ:细胞质;Ⅲ:细胞核
-
18、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中国诞生。克隆北极狼的供核体细胞来自一只北极狼的皮肤样本,无核卵细胞来自一只普通母犬,代孕母体则是一只比格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使用了克隆技术 B、克隆北极狼与普通母犬长得最像 C、比格犬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 D、克隆北极狼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细胞核的作用
-
19、翟中和院士曾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的红细胞和皮肤上皮细胞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 B、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上,所以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 C、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D、无机盐能给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
2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也不一样 B、绘图时细胞核用铅笔涂黑 C、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