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猫头鹰体温恒定,是鼠类的天敌 B、青蛙是“农田卫士”,其肺非常发达,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面关于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家兔有发达的肺,与其食草生活相适应
-
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④皮肤裸露;⑤体温恒定。
A、①② B、①③⑤ C、④⑤ D、①②③ -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不包括( )A、鸟龙骨突上附有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的气囊能够辅助呼吸 C、鸟的骨轻、薄,甚至有的骨中空,能够减轻体重 D、鸟类没有牙齿,用坚硬的喙啄取食物
-
5、草鱼、扬子鳄、鲸、海豚、金鱼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其中用鳃呼吸的是( )A、草鱼、鲸 B、扬子鳄、海豚 C、草鱼、金鱼 D、海豚、金鱼
-
6、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鲤鱼、青蛙和蜥蜴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
-
7、家鸽的气囊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家鸽在飞行时进行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 B、气囊 C、以肺为主,气囊辅助 D、以气囊为主,肺辅助
-
8、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B、青蛙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
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噗适宜于游泳 B、鲤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C、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磷或甲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D、蝗虫具有外骨骼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
10、夏天伴着蝉鸣唱,吹着汉江风,人们喜欢吃小龙虾、喝啤酒消夏。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其共同特征不包括(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有些许多体节构成 C、足和触角都分节 D、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
11、小明在湖边看到鱼儿在水中嬉戏。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不包括( )A、用鳃呼吸 B、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进行游泳 C、身体呈流线型 D、有眼、口、鼻等感觉器官
-
12、青蛙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特点有明显的不同。青蛙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是( )A、鳃、肺 B、腮、鳃 C、皮肤、肺 D、肺、肺
-
1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有益于人类生活。它对人类的益处包括( )A、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B、制作优质蛋白质饲料 C、处理垃圾等有机废物 D、A、B、C都对
-
14、下列四种动物中,从有无脊柱来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
B、
C、
D、
-
15、水螅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怎样排除体外( )A、由肛门排出体外 B、由体表渗透到体外 C、由口排出体外 D、通过芽体排出
-
16、蝗虫对农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蝗虫、青蛙分别属于( )A、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节肢动物、爬行动物
-
17、下列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A、家鸡和青蛙 B、狮子和斑马 C、杜鹃和鹦鹉 D、兔子和鲤鱼
-
18、小明承担了本校科普宣传中制作细胞模型的任务,他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细胞结构】
(1)、图甲和图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示意图。图中可以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是图。与叶肉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填结构名称)。(2)、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某植物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这是由于图中[B]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图甲和图乙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4)、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图甲中的[ ]。(5)、【制作细胞模型】小明根据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及查阅相关资料,和组员们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模型。
①小明制作细胞膜的时候,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A是透明塑料薄膜,B是有很小网眼的细纱布。他应该选择的材料是A还是B? ,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是。
②因为缺少某种细胞结构,小明该小组的作品被老师指出要修改。你认为该模型缺少的细胞结构是。
-
19、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引发的生态效应极需关注。某研究小组探究了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对斑马鱼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微塑料浓度(mg/L)
0
0.1
1
10
100
200
500
成活率(%)
100
98
95
80
60
30
15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①变量设计:实验中的变量为。配制某种微塑料浓度分别为0mg/L、0.1mg/L、Img/L、10mg/L、100mg/L、200mg/L、500mg/L的培养液各200mL,对照组的浓度为。
②在显微镜下挑选品种、发育状态和健康状况的斑马鱼幼鱼共140条,将其分成组,每组条,分别放入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微塑料溶液的培养皿中,再转移至28℃培养箱中培养。
③培养至第5天,统计培养皿中幼鱼的成活率。
(2)、该研究小组挑选140条斑马鱼幼鱼进行实验而不是极少数,目的是。(3)、根据图分析,可得出结论:微塑料对斑马鱼的成活率(填“有”或“无”)影响,且浓度越 , 对幼鱼的毒性越强。由此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4)、该实验结果启示了我们应当认识到微塑料对生物健康的潜在影响。对于减少塑料污染,谈谈你能做的事(请写出一条)。 -
20、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将所看到的情况绘制出细胞结构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一,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的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图一中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和。(3)、用显微使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进一步转动图二中的 ,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图四细胞内颜色最深的是。(4)、装片制作完成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可能是图一实验步骤中(选填字母)操作不当产生的。(5)、如果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视野太暗,则应选用和。(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不起作用的一项是____。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7)、若图四画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