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植物.甲与乙属于同一科,甲与丙属于同一纲,甲与丁属于同一目,甲与戊属于同一属,甲与上述哪一种物种的共同特征最多( )A、乙 B、丙 C、丁 D、戊
-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2
10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绕道取食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 D、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 -
3、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交配
-
4、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创佳绩。他们之所以能做出高难度动作,与人体关节的结构密切相关。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关节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B、结构②是骨骼肌 C、结构③和⑤合称为关节面 D、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
5、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和丙属于脊椎动物,乙属于无脊椎动物 B、甲是变温动物,乙和丙是恒温动物 C、甲的肺和皮肤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甲、乙、丙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
6、
探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田间,发现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老师告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
(1)做出假设:。(2)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②本实验选取的实验材料应该是 , (A刚从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菜青虫,B已经长大的菜青虫)理由是。
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 , 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
④将幼小的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和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中。
实验现象: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3)实验结论:。 -
7、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文国际频道报道,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便失去妈妈的小狗崽。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红薯放在海滩上诱惑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一只2岁的小猴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猫喂狗崽”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2)、“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而形成的。(3)、猫、狗和猕猴都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5)、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 -
8、乒乓球被称为国球,而乒乓球国家队也被称为“梦之队”。2022年10月在河南新乡举办的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国家队王楚钦、孙颖莎分获男女单打冠军,他们让国旗在国际赛场上再次升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划线上填文字)(1)、运动员在完成握紧乒乓球拍这个动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 , 和三者协调配合完成,还需要系统的调节.(2)、在图甲的关节示意图中,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屈膝和伸膝是乒乓球运动中的常见动作,运动强度大且时间长会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导致关节面上的磨损,骨质暴露,引起疼痛,影响运动员职业生涯。(3)、上图中两位运动员都有屈肘动作,完成此动作时,图乙示意图中的骨骼肌所处的状态是[A]肱二头肌 , [B]肱三头肌;之所以能完成此动作,原因之一是因为骨骼肌中的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通过骨骼肌收缩从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
9、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蝗虫身体是由①、②和③构成。(2)、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3)、蝗虫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 , 2对 , 它们都生长在胸部。(4)、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
10、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哪种行为与“蜻蜓点水”属于同一类型( )A、飞鸽传书 B、惊弓之鸟 C、公鸡报晓 D、老马识途
-
11、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用肺呼吸,体表被毛 B、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D、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
-
12、2008年奥运会就要召开了。福娃“妮妮”的原形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A、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B、双重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
-
13、下列关于动物及呼吸器官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蝗虫——气管 B、蚯蚓——皮肤 C、家鸽——气囊 D、大鲵——鳃
-
14、“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 )A、蜘蛛 B、螃蟹 C、蜻蜓 D、蜈蚣
-
15、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哺乳动物 C、节肢动物 D、软体动物
-
16、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类群是( )A、刺胞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
-
17、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刺细胞,利用触手捕获食物的是( )A、水螅 B、河蚌 C、螃蟹 D、蜗牛
-
18、草履虫常被用作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材料,某生物小组为研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个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草履虫培养液,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②每瓶接种两只草履虫;
③分别置于15℃、25℃、35℃环境下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取样计数草履虫的数量;
⑤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环境下草履虫的生长状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1)、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通过产生新个体。(2)、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3)、实验中每个温度做3次重复实验,目的是。(4)、分析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可以推断:①草履虫在℃环境下生长繁殖的速度最快,达到个体数量最高值的时间最短。
②从第1天到第9天,升高温度能够(选填“促进”或“抑制”)草履虫的生长繁殖。
③三组实验中,草履虫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后,均逐渐减小并趋于零,原因可能是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和(填一种气体)逐渐不足。
(5)、做完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实验的草履虫?。 -
19、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事先准备琼脂粉、红枣、黄豆、塑料袋、线等物品,然后将琼脂粉加热成溶胶状倒入塑料袋,当塑料袋中的琼脂即将凝固时,再放入红枣、黄豆,用线扎好袋口,制作了动物细胞模型(如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构成的,其个体微小,应当借助(填“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2)、该模型形象地展示了动物细胞的结构,其中塑料袋模拟的是 , 琼脂模拟的是 , 红枣模拟的是。
-
20、大熊猫是我国国宝级的特有动物,它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靠吃竹子为生。下图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模式图,a为生物体的部分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大熊猫和竹子的生长发育相似,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2)、大熊猫主要以竹子幼嫩的茎为食,竹子茎中含有组织能运输竹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竹子的茎属于(选填“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3)、若图中生物个体A是“大熊猫”,则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4)、大熊猫较为顽皮,喜欢攀爬树干,在攀爬过程中很少被树皮刮伤,原因是大熊猫具有较厚的组织,能保护体表。四肢上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能为攀爬提供动力的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