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大雁南飞 B、旭日东升 C、蜻蜓点水 D、春暖花开
  • 2、张丽同学在学习真菌和细菌的一些知识后,决定自制酸奶。她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有:①将新鲜的牛奶和白糖混合、②冷却、③煮沸、④放在温暖的地方一天、⑤加一些现成的酸奶。假如张丽制作酸奶取得了成功,那么她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⑤③②④
  • 3、动物的运动形式往往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下列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草履虫个体微小,但具有纤毛,能旋转前进 B、蝗虫后足发达,胸部长有翅膀,适于跳跃和飞行 C、猎豹腿部肌肉发达,有利于快速奔跑抓捕猎物 D、青蛙趾间有蹼,因此擅长跳跃
  • 4、“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对“雄鸡报晓”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该行为与神经和激素调节有关 C、该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该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 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下图为母体子宫内的胎儿、脐带与胎盘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体现母体与胎儿间物质交换的是(  )

    A、①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物质 B、②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 C、母体通过②③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 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④排出体外
  • 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十二生肖,其中子鼠、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是(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胎生、哺乳 D、体表被毛
  • 7、使骨长长、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结构分别是(       )
    A、软骨层、骨膜、骨髓 B、骨膜、骨髓、骨质 C、骨膜、骨髓、软骨层 D、软骨层、骨膜、骨膜
  • 8、某同学将番茄切一半放置于培养皿中,几天后发现番茄表面长出了白色的“细丝”。他想知道这些“细丝”是哪类生物,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细丝”装片,发现有成形的细胞核,推测“细丝”为真核生物 B、肉眼观察到长了“细丝”的番茄腐烂,推测“细丝”可能从番茄中获得有机物 C、用放大镜观察“细丝”,发现其顶端有类似孢子的结构,推测其可能为真菌 D、挑取少量“细丝”培养,菌落为白色绒毛状,有灰色孢子,推测其为青霉菌
  • 9、如图是豆科的部分植物分类关系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菜豆、绿豆、赤小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 B、三种植物中绿豆与赤小豆的亲缘关系较近 C、绿豆与赤小豆的共同特征比绿豆与菜豆的多 D、豆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豇豆属的少
  • 10、易发生于婴幼儿的“手足口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大。下面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比细菌要大得多 B、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病毒的形态 C、这种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中提及了两种生物,如图是其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取自翠柳、乙细胞取自黄鹂 B、甲、乙细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细胞核 C、甲图中的结构①只存在翠柳细胞中 D、所有生物的细胞中都有乙图中的结构②
  • 12、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的是(  )
    A、无机盐 B、脂肪酸 C、蔗糖 D、甘油
  • 13、“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下列青少年三餐饮食习惯的叙述中不符合合理膳食的是(       )
    A、要按时吃早饭,而且要搭配合理 B、少吃汉堡、炸鸡、薯条等快餐 C、每日应尽可能多地摄入蛋白质 D、早、中、晚三餐能量比例为3:4:3
  • 14、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脚气病 B、适当多吃虾皮、虾米等新鲜的海产品——佝偻病 C、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夜盲症 D、适当多吃西红柿、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坏血病
  • 15、妈妈刚做完手术,小军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
  • 16、有人觉得榴莲香,有人觉得榴莲臭。不同人产生上述不同感觉的部位都在(       )
    A、 B、 C、神经 D、大脑
  • 17、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修改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D、根据预期直接得出结论
  • 18、公园里,一只雌鸭带领几只刚孵化出的小鸭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靠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19、“鲸鱼喷水”的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20、生物实验小组学习了单细胞生物后,对草履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利用实验探究草履虫更适合生活在水体的表层还是深层,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草履虫更适合生活在水体的表层。

    (2)、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目的是为了

    ②甲烧杯中放置一层滤膜(草履虫不能通过),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表层,乙烧杯不做处理。此实验中乙烧杯的作用是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数量减少,而乙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旺盛,数量增多。

    据此可得出结论:

    (4)、该实验小组想进一步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组别

    营养液的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个 D、可设置用清水做营养液的对照组
上一页 497 498 499 500 5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