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仙人掌去皮擂成浆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两至三天可治愈。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结构,于是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①]反光镜的(填“平面镜”或者“凹面镜”)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填标号)。(2)、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污点位于视野的左侧,要想把它移出视野,则应将玻片向侧移动;若将物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选填“变少/不变/变多”)。(3)、同学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图丁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用图中字母表示);其中步骤b、c滴的液体分别是、。(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成功。“海水稻”能从盐碱地选择性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图甲中[②] , 具有的功能。
-
2、身体内有由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在自然界中,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的多。
-
3、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靠进行生殖。
-
4、爬行动物能够在陆地生活和生殖而成为真正的动物。
-
5、藻类可以通过形成等方式进行繁殖。
-
6、草履虫的生殖方式:草履虫通过产生新的个体。
-
7、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有水、无机盐等,有机物有糖类、脂质、和等。
-
8、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变成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新细胞与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遗传物质是的。
-
9、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目的是为了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C、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
10、早在一千多年前,发酵技术已在我国被发现并逐渐流传。作为美食大国的中国,发酵食物品种繁多。下列食物制作中没有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花生油 B、泡菜 C、面包 D、酸奶
-
11、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肺部后,由少量的细菌形成大量的菌群,导致人体表现出病症。这一过程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A、产生芽孢 B、细胞生长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
12、探究手上具有的细菌时,将手指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的过程属于( )A、制作培养基 B、消毒 C、接种 D、恒温培养
-
13、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下列的哪一类(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类植物 D、藻类
-
14、单细胞生物虽然微小,但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B、疟原虫能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C、蓝细菌大量繁殖时能引发赤潮 D、海带、紫菜可以食用
-
15、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藕断丝连”里的“丝”是机械组织 B、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C、人体的皮肤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上皮组织 D、所有的动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
16、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皮肤可能包含的组织有( )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C、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D、保护组织、结缔组织
-
17、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6 B、6<9 C、6>9 D、9>6
-
18、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你已经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蝴蝶、麻雀、钟乳石 B、蘑菇、猫、水 C、小草、珊瑚、手机病毒 D、含羞草、真菌、流感病毒
-
1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麻雀总是在不停地找食吃,但其体重并没有明显地增加,也未影响其飞行。其直接原因是( )
①视觉发达②体表覆羽③消化能力强④胸肌发达,飞行有力量⑤直肠短,产生的粪便能迅速排出⑥骨骼轻、薄且有些骨中空
A、②③ B、③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
20、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亟待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塑料。
材料二:米酒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家庭制作米酒时,先将糯米蒸熟成米饭,待冷却至30℃左右后,在米饭中加入酒曲(含酵母菌),混匀后装入容器内,并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温暖(30℃左右)的地方,12~24小时后即成。
(1)、材料一中乳酸杆菌与材料二中酵母菌结构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 , 它遇到恶劣环境细胞壁增厚,含水量减少,形成 ,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2)、材料二中制作米酒时,先将糯米米煮热的目的,一方面是便于后期微生物的分解,另一个目的是 , 加盖后置于温暖(30℃左右)的地方,主要是为了给酒曲中酵母菌提供适宜的。(3)、为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如下图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填字母)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请推测原因。(4)、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人们对细菌、真菌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A、醋酸菌——制醋 B、香菇—可食用 C、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D、酵母菌—制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