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描述的是油桃种子萌发成幼苗及植株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雌蕊和雄蕊是一朵花最主要的结构,一朵桃花如果只剩下雌蕊,就不可能结果了 B、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胚,其中胚芽就是植物的幼体 C、图2是桃花的基本结构,受精后,b最终发育成图3中的果实A D、图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长成主根,最后形成直根系
  • 2、如图是某家族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苯丙酮尿症与正常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而Ⅲ-7患病,这种现象被称为
    (2)、Ⅱ-5的基因型是 , Ⅱ-5的直系亲属有
    (3)、Ⅲ-8的基因组成与Ⅱ-4相同的概率是
    (4)、现有Ⅲ-8口腔上皮细胞、生殖细胞、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各一个,这些细胞中X染色体加起来至少有条。
    (5)、Ⅱ-3和Ⅱ-4再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是
  • 3、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请分析回答:
    (1)、陆生植物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从物质运输来看,自蕨类植物开始具有输导组织,这使植物既有远距离运输的功能,又有支持功能。从繁殖后代来看,产生的种子比孢子植物产生的孢子生命力强大,原因主要是种子的结构复杂,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强。
    (2)、陆生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从生殖和发育来看,爬行动物的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的特点是:受精卵较大, ,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从运动来看,鸟类适于飞行的独特呼吸方式为
    (3)、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表明,它们分别是植物和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其中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点有:;成体有适于水中游泳的形态结构特点;成体湿润的皮肤可进行气体交换。
  • 4、麸质蛋白是多种谷物所含有的一种蛋白质,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质。
    (1)、当人食用麸质蛋白后,能对其进行消化的器官有。其最终消化产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流入心脏的
    (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胰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本实验的实验组为号试管。预测该实验的结果为

    (3)、麸质蛋白很难被人体彻底消化吸收,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进而引起小肠绒毛的萎缩。小肠绒毛是图2中的结构(填序号),绒毛减少将会降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

    (4)、研究人员对麸质蛋白摄入量与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见图3。对于麸质蛋白不过敏的健康人,你的建议是

    (5)、麸质蛋白的最终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图4中结构③时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5、菊花切花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但瓶插观赏期较短。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与切花品质和观赏期有密切关系。
    (1)、图1为茎段示意图,菊花切花的茎呈现绿色,是因为皮层细胞的中含有叶绿素,不同光照强度下皮层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2)、为探究茎皮层光合作用对菊花切花品质和观赏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图2所示装置开展实验。每天测算花朵直径的增长率,直到花朵萎蔫、观赏期结束,结果如图3。

    ①图2中A试管不做处理,B试管用多层保鲜膜包裹,C试管用黑纸包裹,进行一段时间光照后,绘制图3所示曲线图,其中A试管对应图3中曲线。

    ②要使实验结果按预期完成,除光照外,要保证光照培养箱中充足。

    ③分析图3可知,皮层的光合作用可促使花朵直径增大,同时可延长切花的观赏期。与无光照组相比,高光照组可将观赏期延长天。

    (3)、切花常因切口处细菌感染、伤口愈合等因素,引起导管堵塞,进而导致供水不足,影响切花品质和缩短观赏期。但研究发现,茎皮层的光合作用可通过促进皮层吸水缓解这一现象。科研人员通过图4所示的实验加以验证。

    ①验中茎段两端的切口需用防水胶封堵,目的是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②测定培养皿中水的起始质量和浸泡8小时后剩余水的质量,支持“茎皮层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皮层吸水”这一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

    (4)、基于上述研究,可采用的方法延长切花观赏期。
  • 6、曾经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的太空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关系。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是通过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图甲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而在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是作为分解者参与;黄粉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
    (4)、图甲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7、斑马与无条纹的马有共同祖先(如图1所示)。它们在草原上生活容易被蚊蝇叮咬,感染疾病。根据实验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1所示,研究者观察了几种马和斑马的生活环境,发现斑马能够生活在蚊蝇生长的地区。据此推测:斑马具有的条纹有助于减轻蚊蝇的叮咬 B、为检验“斑马具有的条纹有助于减轻蚊蝇的叮咬”这一假设,研究人员给同一匹马的躯干部穿上不同的外套,暴露于蚊蝇密集的环境中,统计方法及结果如图2所示。设计是否有外套,以及在马的躯干部穿不同外套,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C、检验“斑马具有的条纹有助于减轻蚊蝇的叮咬”这一假设结果显示,穿条纹外套时,躯干部在30分钟内蚊蝇降落次数明显少于头部;且比穿黑白两种外套时,躯干部30分钟内蚊蝇降落次数减少。由此可知,实验前的假设是错误的 D、在自然界中,蚊蝇能传播多种对马致死的疾病。根据进化论观点,蚊蝇叮咬对斑马的祖先起了定向选择作用,能在蚊蝇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逐渐演变为新物种斑马
  • 8、许多微生物与霉菌一样,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酿酒时,如果容器没有密封,酿酒会失败,是因为酵母菌无法孢子生殖 B、做馒头时,往面粉里面放一块发酵过的老面,这个过程相当于接种 C、甲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在传染病学中属于传染源,在免疫学中属于抗原 D、将剩菜放入冰箱保存,是因为低温会杀死细菌和真菌
  • 9、在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中的心率,用表格形式记录(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蒸馏水配制的烟草浸出液

    蒸馏水

    等量烟丝+20mL蒸馏水

    等量烟丝+30mL蒸馏水

    等量烟丝+40mL蒸馏水

    等量烟丝+50mL蒸馏水

    每10秒心跳次数

    35

    42

    39

    37

    36

    A、实验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 B、实验测量指标为每10秒心跳次数 C、吸烟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说明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D、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
  • 10、某马戏团进行了许多精彩的表演,深受广大少年和儿童的喜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前排与最后排的观众都能看到舞台上的表演,主要是靠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C、部分观众戴了口罩,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看到惊险动作时,观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 11、散步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汽车鸣笛声躲避,主要是小脑支配完成 B、迈步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牵引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C、平静呼气时,肋间肌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红细胞中参与呼吸作用
  • 12、拟南芥(如图)是十字花科植物,它植株小、生长周期短、种子数量多、基因组小,被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的研究。拟南芥不仅在国际空间站种植,还登上过月球。完成下面小题。

    (1)、拟南芥正常生长的环境湿度为25%—75%,湿度过高(超过90%)会导致无法繁殖,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适应的相对性 B、环境与生物互相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
    (2)、同为模式生物,与果蝇细胞相比,拟南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线粒体 B、荚膜 C、气孔 D、细胞壁
    (3)、从结构层次上看,拟南芥与果蝇相比,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叶绿体 B、组织 C、气管 D、系统
    (4)、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子叶 B、受精卵 C、胚珠 D、子房
    (5)、拟南芥生长的过程中,观察根尖的时候,可以看到根尖上有一段白色“绒毛”,其主要特点是(       )
    A、细胞核大,分裂快 B、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 C、快速伸长生长 D、起保护作用
    (6)、拟南芥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子房和胚珠发育
    (7)、下图为拟南芥在24小时内氧气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对应时刻分别为6时和19时,如果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氧气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是(       )

    A、588mg B、444mg C、396mg D、492mg
    (8)、神舟十四号搭载拟南芥种子,主要是利用宇宙射线或微重力进行研究,此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拟南芥的(       )
    A、形态结构 B、生理功能 C、遗传物质 D、繁殖方式
    (9)、神舟十八号继续搭载拟南芥种子,拟实施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假设茎尖干细胞能分化形成茎,将茎置于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它们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无性生殖 B、无土栽培 C、分裂生殖 D、扦插
    (10)、拟南芥生长过程中,蚜虫对其危害较大,蚜虫一般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分节。蚜虫多数吸食植物汁液,有些蚜虫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是动物世界中唯一一种可以合成光合色素的成员。蚜虫的这些特点其实质是(       )
    A、适应的普遍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物种的多样性
  • 13、细胞结构决定其功能,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 C、细胞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 D、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许多物质
  • 14、资料分析:鸟是善于飞翔的动物,假设你是一名科学工作者,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归纳鸟类动物适于飞翔的特点(写出5项即可)。

    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 ~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 ~1000克的肉。

    ;②;③;④;⑤

  • 15、观察下图并进行实验“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设计过程:材料:鱼缸中的一条活鱼、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BTB是一种化学试剂,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该试剂由蓝色变成黄色)。分析:

    (1)、鱼的口与鳃盖交替一张一合,这是鱼在水中进行
    (2)、水从鱼的口进入,再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此过程中,水与①上的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在此过程中,鱼消耗的气体是水中的
    (4)、预测:滴加BTB之后,B点呈现色。
    (5)、结论:若结果与预测一致,得出的结论是:A处进入鱼体和B处流出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或减少)。
  • 16、小菜蛾是常见的农业害虫,寻找绿色安全的防控方法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小菜蛾幼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使身体不断生长,但体表的会限制其个体发育和长大,因此小菜蛾需要定期蜕皮。
    (2)、为寻找天然、高效的化学物质用于绿色防控小菜蛾,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研究人员从同一批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中,选择健康、活跃程度的幼虫若干。实验前使幼虫处于状态,以增加取食动力。

    ②小菜蛾幼虫主要在夜间取食。实验过程均在黑暗环境下进行,目的是:

    ③研究人员将小菜蛾幼虫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将测试用的大白菜、油菜等植物材料置于B区,A区不放置任何材料。一段时间后计算B区植物材料对幼虫的吸引指数,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开始时,将小菜蛾幼虫置于图1中的区。实验设置A区的目的是。图2中的吸引指数表明不同植物材料对小菜蛾幼虫的吸引程度,若为负值,则代表有驱避效果。结果显示,对小菜蛾幼虫的吸引效果最好,而对其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

    (3)、植物的特殊气味是由相应的化学物质产生。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条绿色防控小菜蛾幼虫的对策
  • 17、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

    “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和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摄氏度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摄氏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
    (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理由:
    (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8、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马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写在表格内相应位置。

    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1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2

    每天喷10毫升

    1%洗手液溶液

    每天喷10毫升

    3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洗手液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其中对照组是区域。
    (4)、假如小尹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对实验数据怎样处理,才能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该如何处理蚯蚓呢?
  • 19、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时在雨后的地面上爬行。结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外部形态图,蚯蚓身体的前端在端(填A或B),你判断的理由是: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 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的。
  • 20、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动物E的体表有 , 可以防止体内的蒸发。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图B是蛔虫,它属于动物。

上一页 302 303 304 305 3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