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牙签钝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到生理盐水中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

    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④清洁口腔

    ⑤盖盖玻片

    ⑥用碘液染色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⑤⑥ C、①④②③⑥⑤ D、③④⑤①⑥②
  • 2、将字母“d”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  )
    A、d B、p C、q D、b
  •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B、企鹅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水稻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 4、我国深海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探测井采集了样本,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样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呼吸 B、能否繁殖 C、能否自由运动 D、能否遗传变异
  • 5、如图为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做出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骨,起杠杆作用 B、②是关节,起支点作用 C、敬礼动作的完成,可能需要多块骨骼肌的配合 D、运动系统完好,学生就能完成敬礼这个动作
  • 6、收集全市初一学生身高、体重数据以评估该年龄段学生整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这主要运用了(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 7、将若干籽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组,甲组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它们的发芽情况是(       )
    A、甲组种子萌发,乙组不萌发 B、乙组种子萌发,甲组不萌发 C、甲、乙两组种子都萌发 D、甲、乙两组种子都不萌发
  • 8、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而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也直接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请回答下列绿色植物与水的有关问题:
    (1)、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管运输到植物的各处。
    (2)、水分的散失,植物体内水分散失主要通过(器官)的结构进行。
    (3)、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有人形象地形容森林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雨少它能吐”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说明生物能够环境。
    (4)、绿色植物除了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还有两个重要作用:①绿色植物是者:②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平衡。
  • 9、小芬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 , 其变量是空气的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2)、小芬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3)、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4)、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5)、小芬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请解释原因:
  • 10、下图是植物花的结构、受精过程及果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   ]和[   ]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散落到上的过程。
    (3)、图二是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9]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是植物的果实,标号[10]来自于图一中的[6]
  • 11、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它们是(       )
    A、开花和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受精和传粉
  • 12、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成幼苗,这与种子的结构有关。如图是大豆种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豆种子的胚由图中的①②③④组成 B、大豆种子萌发成豆苗,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图中的② C、大豆种子②的数目是1片 D、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④
  • 13、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后,四位同学在一起吃西瓜时,各自用一句生物学术语来描述西瓜,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西瓜皮是营养器官,西瓜瓤是生殖器官 B、西瓜皮是营养组织,西瓜瓤是保护组织 C、西瓜皮是输导组织,西瓜瓤是营养组织 D、西瓜皮是保护组织,西瓜瓤是营养组织
  • 14、荔枝树是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构成一棵荔枝树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正确顺序是(  )
    A、细胞→组织→器官→荔枝树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荔枝树 C、细胞→器官→组织→荔枝树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荔枝树
  • 15、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多,这时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①细胞膜向内凹陷   ②细胞质一分为二   ③细胞核分成两个   ④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 1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更大,应选图乙中的③ C、图丙所示的操作是滴加生理盐水 D、图丁的结构⑥是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 17、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要

    (2)1号瓶和2号瓶对照,变量是。1号瓶能不能和3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如果能,实验变量是什么?若不能,其原因是什么?。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3)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 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4)向牛奶中按比例加入酸奶属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步骤;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 18、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其中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植物在实验前需进行暗处理一昼夜,其目的是
    (2)、将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C处的黑圆纸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目的是 , 再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能够变蓝的部分是(填字母),由B、C实验结果的不同可证明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填“迅速”或“缓慢”)切割叶片;图二视野中[4]为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4)、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 , 乙表示 , 通过绿色植物可以维持生物圈的平衡。
  • 19、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人的运动系统是由和骨骼肌组成的。
    (2)、如图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关节的牢固性是因为[④]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韧带起加固作用。关节十分灵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⑤]里有滑液,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
    (3)、人的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和枢纽作用的是 , 起动力作用的是
    (4)、当你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______。(选填字母)
    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 20、甲图为发霉的面包上某种生物的放大图,乙图为某种单细胞生物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乙图所示生物为 , 甲、乙两图所示生物都属于真菌,与植物相比,它们的细胞内都不含有 , 所以必需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与细菌相比,乙图所示细胞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具有[     ]
    (2)、甲图所示生物通过产生大量的[①]来繁殖后代。
    (3)、写出一种与甲图所示结构最为类似的生物,如
    (4)、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上有哪些特点与它们广泛分布有关,请写出其中的两点:①;②
上一页 278 279 280 281 2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