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馒头等发酵食品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品,《齐民要术》中就有发酵面食的记载。某校生物社团对馒头制作很感兴趣,进行了如下实践活动:

    【取材】

    称取适量面粉、干酵母、水。

    (1)、发酵所需酵母菌因具有成形的(填细胞结构),是一种真核生物。
    (2)、【活化】

    将干酵母与适量温水混合,进行活化。

    干酵母是经低温干燥处理制成的颗粒酵母,处于休眠状态。因此,面团发酵前需要对干酵母进行“活化”,其目的是

    (3)、【揉面】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与面粉、水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首次发酵】

    将面团放在一定条件下发酵50分钟。

    在发酵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面团体积越来越大,且出现蜂窝状结构,这是因为发酵时产生了所致;还闻到了些许酒味,这是因为发酵时面团内部为条件,产生了酒精。

    (4)、【二次发酵】

    将面团制成馒头坯,再放置30分钟进行二次发酵。

    【蒸制】

    将馒头坯上锅,旺火蒸制。

    馒头蒸好后,同学们发现制作的馒头不蓬松、口感发硬,有同学提出原因可能是“发酵时没有放置在温暖环境中”。同学们决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该实验的变量是 , 首次发酵时间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分钟。完成上述探究后,同学们发现馒头仍然不蓬松,口感还是发硬。为帮助该社团同学继续探究,请你再提出1条可能的原因: , 直至制作出松软、可口的馒头。

  • 2、1865年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对象,用数学语言揭示了遗传规律。160年后,我国科学家团队首次揭示了豌豆性状的遗传分子基础,并于2025年4月2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该研究成果,完成了跨越世纪的科学对话。
    (1)、豌豆是双子叶植物,下图中与豌豆亲缘关系更近的是。豌豆在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中的发育成种子。

    (2)、豌豆种子有圆粒与皱粒之分,孟德尔曾将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相关基因用R、r表示。

    分析上述实验可知,根据实验 , 可判断圆粒为显性性状。实验二中亲代圆粒基因组成为Rr,产生了基因组成为R或r的卵细胞,分别与皱粒产生的基因组成为的精子随机结合,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

    (3)、上述两组实验中的亲代圆粒豌豆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若要判断某一粒圆粒豌豆的来源,可待该圆粒豌豆长成植株后,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多选)。

    ①自花传粉,子代只出现圆粒,说明该圆粒豌豆来自于实验一亲代。

    ②自花传粉,子代出现圆粒和皱粒,说明该圆粒豌豆来自于实验二亲代。

    ③与皱粒豌豆植株杂交,子代只出现圆粒,说明该圆粒豌豆来自于实验二亲代。

    ④与皱粒豌豆植株杂交,子代出现圆粒和皱粒,说明该圆粒豌豆来自于实验一亲代.

    注:上述子代数量足够多。

    (4)、如今,科学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豌豆皱粒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豌豆细胞内r基因不能控制淀粉正常合成,进而失水皱缩表现为皱粒.据此推测,圆粒产生的原因是
  • 3、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的开展,运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1)、下表为常人在两种状态下肌肉血流量的测量值。

     

    血流量(毫升·100克-1分钟-1)

    安静状态

    运动状态

    肌肉

    2-6

    40-100

    据表推测,人在运动时,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会显著。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运动时系统工作加快,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及时运输到肌肉细胞。这些营养物质被分解,其中的能量主要在细胞质的中完成转换与释放,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因此,运动前可适当准备一些含(填“糖类”或“蛋白质”)较丰富的食品,以便在需要时快速补充能量。

    (2)、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到达肾脏后,经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填肾单位结构)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此外,尿素还可通过(填结构名称)排出体外。为加快代谢废物排出,运动后应适时补充水分。
    (3)、随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填图1中序号)中的滑液减少,关节灵活性下降,可通过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如图2所示)为行走助力,减少关节磨损。减少关节磨损。
    (4)、运动需注意安全。若运动时不慎摔伤小腿,有暗红色血液持续从伤口流出,应立即用止血带在(填图3中字母)端进行压迫止血,必要时尽快就医。
  • 4、某两性花植物的花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育为雌花。科研人员探究了温度和光照时长对该植物雌花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量指标

    实验处理

    低温短日照

    低温长日照

    高温短日照

    高温长日照

    雌花率(%)

    59.83

    55.67

    15.50

    13.83

    在上述环境因素中,更有利于该植物雌花发育的是(                )

    A、高温 B、低温 C、短日照 D、长日照
  • 5、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也可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如今随着宠物数量的逐渐增多,宠物也会面临各种传染病的威胁。犬瘟热是犬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犬瘟热在宠物狗之间的传播,可采取多种措施。在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及时隔离患病的犬只 B、定期对饲养环境和用品消毒 C、及时接种犬瘟热疫苗 D、加强犬只营养以提高免疫力
    (2)、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癌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犬瘟热疫苗后,可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含量以评估免疫效果。检测的指标最可能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抗体 D、抗原
  • 6、研究人员在制作某种蛇(甲)标本时发现其消化道中存在某种植物(乙)的种子。已知蛇是严格的肉食性动物,某种啮齿类动物(丙)进食时会暂时将植物种子存于嘴巴两侧的颊囊中。据此推断,这三种生物可能存在的食物关系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 7、研究表明,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损伤耳蜗中的感觉毛细胞,影响振动转化为神

    经冲动。由此推断,尼古丁可能损伤听觉形成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 8、某校实验室有三份动物标本的标签脱落。生物兴趣小组在重置标签过程中,观察并记

    录了这三种标本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标本代号

    主要特征

    身体呈流线型,有鳃,有鳍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有翼,有喙

    (1)、根据标本Ⅰ的主要特征,小组同学推断该标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2)、小组同学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将上述三种标本动物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Ⅱ、Ⅲ、Ⅰ
  • 9、我国科研人员把涡虫切割成48段,将其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上中国空间站,以研究太空环境对涡虫再生能力的影响。涡虫片段在空间站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这是因为细胞能(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伸长
  • 10、生漆作为一种优良的防腐、防锈涂料,是湖北特产之一。在采割生漆时,需在漆树树皮上割出“V”形切口,生漆便流出,如图所示。生漆在树干内运输的方向及结构是(                )

    A、自上而下 导管 B、自上而下 筛管 C、自下而上导管 D、自下而上 筛管
  • 11、新型材料水凝胶内部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用于封装氮、磷、钾等肥料,如图所示。这些肥料会缓慢释放,被植物根尖逐渐吸收。根尖吸收这些肥料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 12、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在自然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要科学地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
    (1)、自然界中,一些营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在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物圈的相对稳定。
    (2)、生产中,与大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 , 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含氮物质,可被人们制成菌肥使用。
    (3)、生活中,保存不当的食物可能会因细菌的大量繁殖而腐败,人食用后如果出现食物中毒,医生常常会选择青霉菌等真菌产生的类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类药物不能滥用,否则细菌的会越来越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研发新药,或利用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内”的特性来杀死这些变异的细菌。
  • 13、在稻田中放养草鱼和青蛙,能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草鱼和青蛙属于
    (2)、青蛙以害虫为食,可以减轻水稻的虫害,从而减少的使用;杂草与水稻之间是关系,草鱼以杂草为食,能减小杂草对水稻的影响;青蛙和草鱼的粪便提高了稻田土壤的肥力,能减少的使用。以上这些优势增加了水稻产量,提升了经济效盐,也有利于的保护。
  • 14、炎炎夏日,在安全设施齐全的场所嬉水游泳,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1)、游泳动作是在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下,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收缩为动力,牵引骨绕关节活动,通过多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实现的.
    (2)、与跑步相比,游泳时,浮力的作用和身体姿态的改变,减小了骨对体重的支持和骨与骨的冲击,能减轻覆盖在关节面上的的磨损;吸气时,水的压力增加了扩大的阻力,锻炼了肋间肌,使其收缩和舒张的能力更强,能增大肺活量。
    (3)、呼吸作用为游泳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代谢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系统排出体外。
  • 15、某学习小组在开展栽培番茄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后,对活动过程和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总结。
    (1)、用土壤栽培番茄时,土壤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水和 , 同时还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无土栽培番茄时,尽管使用替代了土壤的部分作用,但还需设计固定植株的装置。
    (2)、番茄种子萌发时,储存在中的营养物质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胚,以保证胚发育的营养供应。番茄植株生长阶段,叶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供生命活动利用。
    (3)、番茄植株的个别果实中种子数量偏少,可能是开花时不足造成的。
  • 16、农业生产中,一次性施肥过多,作物常常会出现“烧苗”现象。为探究“烧苗”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从同一个新鲜萝卜的相近位置切取形状、大小相同的7根萝卜条,分别放到盛有5毫升蒸馏水和不同浓度食盐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测量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并记录数据,重复3次实验后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编号

    A

    B

    C

    D

    E

    F

    G

    溶液浓度/ú

    0

    0.1

    0.5

    1

    3

    5

    10

    实验后溶液平均体积/毫升

    4.66

    4.84

    5.10

    5.18

    5.40

    5.68

    5.84

    A、此实验的变量是食盐溶液的浓度 B、食盐溶液浓度越大,萝卜条吸水越多 C、重复3次实验是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D、推测“烧苗”是土壤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造成的
  • 17、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护与修复黄河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我国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下列与这些对策相关的叙述中,属于防治环境污染的是        (   )
    A、坚持节水优先,合理利用水资源 B、实行黄河流域重点水域禁渔期制度 C、禁止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D、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改造
  • 18、研究人员针对全球多个国家的不同人群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得到了在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数据,如下图所示(注:风险比反映了疾病发生的风险。大于1表示风险升高,小于1表示风险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吸烟习惯的人发病风险降低 B、有积极运动习惯的人发病风险升高 C、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D、健康饮食可消除吸烟造成的不良影响
  • 19、在观察水槽内鲫鱼的游动后,同学们总结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 20、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促进了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田间管理时,中耕松上 B、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 C、果蔬保存时,保持低温 D、种子收获后,及时晾晒
上一页 248 249 250 251 2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