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葫芦娃同学为了探究某种叶片的结构,撕取了它的部分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观察自制的装片时,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发现视野中有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像,它最可能是什么东西。要实现由图乙到图丙的效果,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这番操作后会发现视野变(填“亮”或“暗”)。
    (2)、图丁表示的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 2、将仙人掌去皮擂成浆糊状,置于纱布上,外敷于腮腺炎患者的患病部位,两至三天可治愈,哈喽Kitty同学对此很好奇,为探究仙人掌茎中细胞结构,于是将它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仙人掌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2.5×,物镜是4×,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放大倍数为倍,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①]反光镜的哪一面进行对光。看清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填标号)。
    (2)、图(填“甲”或“乙”)最有可能是观察到的仙人掌细胞。
    (3)、图甲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是[](填标号),其内含有遗传信息。
    (4)、切仙人掌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填名称)。
    (5)、安全校园伴我行,圣达学校的最外层有一层围墙的防护,前后大门24小时都有门卫叔叔(保安)值班,为我们学习生活创建了一个平安稳定的环境,那么这里的门卫叔叔(保安)的功能与细胞结构中的哪一结构功能类似
    (6)、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清洁必须用擦拭。
  • 3、图一至图四是嘻嘻不嘻嘻同学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片。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b.        c.        d.

    A、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 B、图二中③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C、若要从图四甲变成图四乙,需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转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 D、若该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三视野,则说明图一中步骤d操作不当
  • 4、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

    视野中有许多污点

    载玻片或镜头擦拭不干净

    C

    视野中细胞吸水破裂

    制作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A、A B、B C、C D、D
  • 5、光头强把一颗新砍来的西红柿放进开水里,一会儿水变红了,西红柿什么结构被破坏(       )
    A、细胞壁、细胞膜 B、细胞膜、液泡膜 C、叶绿体、液泡膜 D、细胞膜、叶绿体
  • 6、最近生物老师带我们去做了洋葱内表皮细胞实验,一踏进实验室一股刺激性气味扑鼻而来,请问这个刺激性气味来自于洋葱细胞的哪一结构(       )
    A、细胞壁 B、液泡 C、叶绿体 D、细胞质
  • 7、要保持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第二步载玻片上滴加液体应是(       )
    A、清水 B、0.9%生理盐水 C、75%的酒精 D、稀碘液
  • 8、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128个细胞均匀分布。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4个 B、8个 C、32个 D、64个
  • 9、近段时间,蜡笔小新同学在学习生物时不住地出汗,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呼吸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10、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利用摄像机等工具观察 B、肉眼不行必须借助仪器观察 C、可以直接用“钛合金”肉眼观察 D、可利用照相机辅助观察
  • 11、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教育部“五项管理”中对学生睡眠时间做了明确要求,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 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 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 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 16 只,随机均分为 A、B 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 B 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 小时,持续 21 天。A 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 7 天、第 14 天、第 21 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 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 组和 B 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并且对实验数据取 , 目的是
    (3)、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 , 说明小鼠走出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 12、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 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
    (1)、当狼被大量猎杀,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被切断,最终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2)、牛、羊、兔、狼等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3)、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和传播种子。
    (4)、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
  •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李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弟弟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李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 30 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指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 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 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会形成较多菌落的是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 30 分钟”的目的是
    (3)、“用手指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步骤。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馒头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初步判断这是(选“细菌”或“真菌”)菌落。
    (5)、通过探究活动可以了解到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 , 有些细菌还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6)、谈谈你对饭前洗手的看法。
  • 14、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请根据图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

    (1)、蚯蚓的前端是(填序号)。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 活,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3)、用手指在蚯蚓的身体腹面轻轻来回抚摸,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触膜到了。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发现蚯蚓在上运动的比较快。
    (4)、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其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进行。
  •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内容后,模拟制作了手 肘运动时“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甲),所用的实验材料:两块长方形的 硬纸板、两条长度适当的松紧带,一颗螺丝钉;图乙是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中的螺丝钉相当于 , 运动时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2)、甲中虚线箭头表示(填“屈肘”或“伸肘”)过程,此时标号③应该处于状态。
    (3)、脱臼是指人在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跌到,使[4]从[5]滑脱出来。
    (4)、升旗时,我们向国旗敬礼,此时肱二头肌状态,热血沸腾,心跳加快的一系列反应主要是因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又增加了系统的兴奋性。
  • 16、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请据图填空。

    (1)、图 1 是水螅外形图,水螅身体呈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像水螅这样体内没有脊柱,这类动物称为动物。
    (2)、图 2 是鱼的外形图,它是通过尾部和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 泳。
    (3)、图 3 是蜥蜴的外形图,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 , 既可以保护身体 又能
    (4)、图 4 是鸟的呼吸结构图,据图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 该结构具有辅助 肺呼吸的作用,这种独特呼吸方式,提高了肺内的效率, 满足鸟飞行时消耗大量的能量。
  • 17、如图为人们常说的“蜻蜓点水”现象,此现象用生物学解释是蜻蜓在(       )

    A、呼吸 B、取食 C、产卵 D、喝水
  • 18、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蝗虫的胸部有足和翅,是运动中心 B、青蛙的前肢短,后肢长,且肌肉发达,有利于跳跃 C、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捕食、防御和繁殖 D、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 19、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果蝇 B、乌龟 C、长臂猿 D、血吸虫
  • 20、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 B、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C、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D、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