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B、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C、图中b表示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组织
  • 2、下列结构中,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
    A、叶表皮 B、番茄果肉 C、茎内的导管 D、甘蔗皮
  • 3、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的哪一项生理活动实现的(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
  • 4、刑警队在事发现场得到一份生物样品,但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体还是动物体。请你借助显微镜鉴定,你的鉴定依据是动物细胞没有(  )
    A、DNA B、蛋白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 5、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变化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6、科学家将雌黑鼠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及性别是(  )
    A、白、雄 B、黑、雄 C、褐、雌 D、黑、雌
  • 7、单细胞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下图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关于草履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由多个细胞组成 B、生活在清洁、缺乏有机质的水沟中 C、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 8、下面是泽泽同学在学习《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学习后所做的笔记,其中操作错误和改进措施不匹配的是(       )
    A、取材过厚——重新取薄而透明的材料 B、叶表皮有重叠——完全展平材料 C、视野内有污点——擦遮光器或用软布擦镜头 D、视野中出现气泡——规范盖盖玻片
  • 9、测定种子发芽率常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比较法 B、调查法 C、推理法 D、抽样检测法
  • 10、据统计,中国海洋已记录的海洋生物种类共20278种,隶属于44门,其中鱼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4%,蔓足类约占24%,昆虫类约占20%,红树林植物约占43%,海鸟约占23%,这些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
    A、功能的多样性 B、环境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 11、环境温度、湿度不恒定,空气中含有的尘粒和有害气体,这些都将危害机体健康。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把四个相同的塑料瓶底部剪掉,将纱布用水浸湿后罩在瓶子底部,并用皮筋固定好。

    Ⅱ、设计如下表中的4组处理方法,然后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

    Ⅲ、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3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4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1)、该设计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通过1和2这两组,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相当于人体呼吸道。上述实验中哪两组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3)、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 , 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 12、在室温条件下,生物小组测定不同浓度的酒精对蜗牛心率的影响,结果见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蜗牛的心率是次/min。
    (2)、由图可知,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蜗牛的心率逐渐
    (3)、下面分别是乐乐和芳芳探究不同酒精浓度对蜗牛心率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你认为的实验设计比较科学,判断的理由

    乐乐的实验设计

    芳芳的实验设计

    ①准备25只大小、生命活力相似的蜗牛,平均分为5组,并编号。

    ②配制浓度为0、5%、10%、15%、20%的酒精。

    ③用5种不同浓度的酒精逐个浸泡对应组内的蜗牛1分钟,同时用打点计数法记录蜗牛心跳次数。

    ④获得的数据求平均值,并绘制曲线图。

    ①准备5只大小、生命活力相似的蜗牛,平均分为5组,并编号。

    ②配制浓度为0、5%、10%、15%、20%的酒精。

    ③用5种不同浓度的酒精逐个浸泡对应组内的蜗牛1分钟,同时用打点计数法记录蜗牛心跳次数。

    ④用获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全国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车祸,而1/3以上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酗酒或酒后驾车有关。请写出一条拒绝酒驾的宣传语:
  • 13、下面是某家族中有无白化病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肤色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 , 由图甲可知,婚配组合及结果能判断出白化病是隐性性状。
    (2)、从理论上推算3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用百分数表示)
    (3)、据推断,7号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填序号)
    (4)、5号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来自1号的是染色体。
  • 14、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和乳酸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下图甲是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发酵过程中两种产物的变化曲线图。

    ①酵母菌和蘑菇一样,都属于(填生物类群名称)。

    ②分析图甲可知,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由图乙可知,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量还与这一条件有关。

    (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制作过程中随时间变化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变化曲线图丙所示。

    ①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相比,乳酸菌细胞中(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②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0mg/kg。根据图丙分析,在哪一个时段内该泡菜不宜食用?

  • 15、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五育”并举格局,我市各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下图为小明同学跑步时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跑步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米饭,其中的淀粉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 , 经过消化道的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
    (2)、血液经过程②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选填“左心房”或“右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在细胞的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4)、小明运动过后感到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他肾脏中的作用会增强。
  • 16、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棚种植草莓时,容易出现传粉不足,结实率下降的情况。如果果农想要尽可能地提高大棚内草莓的座果率(指结果数占开花总数的百分率),请你提出一项有效措施:
    (2)、草莓是盐敏感植物,某些无机盐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下列图表为不同无机盐对草莓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对含量和气孔导度(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处理

    叶绿素a

    (100mmol/L)

    叶绿素b

    (100mmol/L)

    对照组

    1.276

    0.678

    氯化钠溶液

    1.110

    0.551

    氯化钙溶液

    1.078

    0.536

    ①表中结果显示,两种盐都会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导致植物体吸收的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图中结果显示,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 , 导致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溶液的影响更大。

    ③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在大棚种植草莓时,应如何提高草莓的产量:

  • 17、下列关于OTC药物川贝枇杷膏及其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症状减轻后,我们可以自行减少药物剂量 B、川贝枇杷膏需医生开具处方单才能买到 C、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川贝枇杷膏是中药,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 18、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蝗虫和麻雀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代表麻雀 B、图二是肺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图三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该物质可能是尿素 D、图四曲线能反映大豆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 19、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科学家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这个生态系统分析错误的是(   )
    A、金鱼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金鱼藻→斑马鱼→微生物 C、微生物能够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太空失重是影响斑马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 20、下图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图中最可能找到两栖动物化石的地层是(   )

    A、 B、 C、 D、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