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此观念相符的是( )
①倡导垃圾分类,减少污染②保护植被,严禁滥砍乱伐③绿色出行,倡导新能源④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七年级学生小王在劳技课上进行仙人球嫁接时,不小心扎到手后立即缩回,同时他感到了一阵刺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②受损,能感到痛却无法缩手 C、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脊髓
-
3、人体及时排尿有益身体健康。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的液体是静脉血,④中的液体为原尿 B、肾单位由②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 C、尿的形成经过②的重吸收作用和⑤的过滤作用 D、若在⑤中的液体里检测出血细胞,则可能是④发生了病变
-
4、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是某人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容,分析表中数据初步推测此人可能患有(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3×1012个/L↓
(3.5-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0)×109个/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A、贫血 B、炎症 C、坏血病 D、佝偻病 -
5、医生帮病人“把脉”时(如下图),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血管是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B、该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该血管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 D、该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6、2024年 5月 17日是全国第19个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高血压,关爱生命。下列有关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通常测血压在上臂的肱动脉处测得 C、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D、高血压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低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7、如图1、2分别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及呼吸时胸廓和膈肌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为肺,A为气管 B、呼气时,图1的B与C都扩张 C、图2中Ⅰ为呼气,Ⅱ为吸气 D、吸气时,膈顶上升,膈肌收缩
-
8、七年级一班某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7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 82cm,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A、12cm B、15cm C、7cm D、2cm
-
9、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过了保质期的面包仍然可以食用 B、用水浸泡叶类蔬菜,可减少农药残留 C、有“虫眼”的蔬菜含农药少,可放心购买 D、有异味的剩菜剩饭可以直接食用
-
10、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A、多食用高能量的食品更利于身体的发育 B、对于烟酒、网络游戏和不健康书刊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 C、男孩出现喉结突起和长胡须等是男性特有的第一性征 D、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要克制
-
11、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幼虫体表是黄色的,是粮仓中的害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仓里的粮食堆中,喜欢阴暗干燥环境。小明就此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黄粉虫的分布吗?通过探究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黑纸板为A组,玻璃板(铁盘)为B组):(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A或B)组,除了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3)、用1只黄粉虫做实验不可信,要用多只的原因是。(4)、小明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改为 , 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黄粉虫数
盖板
土壤湿度
A组
10
玻璃板
湿润
B组
10
玻璃板
干燥
-
12、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下图所示,A~E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相关填空。(1)、①表示细胞的过程,此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2)、②表示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3)、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心脏主要由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4)、“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中的“根、叶、果”相当于图中[]结构层次。(填字母)(5)、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结构层次是(填名称)。
-
13、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在自然状况下很难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科学家正尝试用克隆的办法来繁育大熊猫,克隆过程示意图如下:(1)、上图所示的克隆过程中,A熊猫是一只雄性大熊猫,为D熊猫提供了 , B熊猫是雌性大熊猫,为D熊猫提供了 , C熊猫是雌性大熊猫,为代孕熊猫,因此,大熊猫D的性别为性。这说明了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2)、新组合的细胞内有2n条染色体,将新组合的细胞放入试管中进行培养,经过细胞不断分裂产生了许多子细胞,子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和蛋白质。
-
14、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各有特点,生物实验课上同学们制作了植物和动物细胞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和比较。下面的图甲和图乙是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和。(2)、图乙为动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的依据是。(3)、植物的叶片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细胞结构中含有[ ]。(4)、从图中可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④细胞核中的决定的。
-
15、规范使用显微镜,下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图三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组织细胞的物像,请据图回答:(1)、转动⑦让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要从侧面看着显微镜的[ ]。(2)、观察时,显微镜目镜是10×,物镜是4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3)、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试目镜,污点都没有消失,那么污点肯定是在上。(填名称)(4)、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一中[ ]。(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中出现图二现象。可能是制作临时标本过程中盖上这个环节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16、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现象:在甲载玻片的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食盐,草履虫(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动”)运动。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几滴肉汁,草履虫(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动”)。
(2)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趋向刺激,逃避刺激。
(3)请再例举一种单细胞生物:。
-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内阁召开政府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一时间,该决定引起当地民众乃至全球民众的强烈不满。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日本最终将核污水排放入海,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整个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大半太平洋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时间全世界海洋都将受到污染。日本的行为,危害的不仅仅是日本的民众,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海域都会受到影响,危害的是全球的人类。为了全人类的健康,希望相关利益方能够深入评估日本核污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共同商讨,慎重作出最优决策,避免危害海洋生态环境,还人类一片纯净的海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此材料告诉我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它就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3)、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等生产者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4)、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5)、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答一点即可) -
18、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草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是。草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2)、请写出一条含青蛙的食物链:。若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吃虫的鸟与食草昆虫的关系是关系。(4)、生态系统中,当鼠的数量大量增多时,草场会遭到破坏。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这种现象属于。
-
19、下列生物中,单独一个细胞就能完成生命活动的是( )A、变形虫 B、三角梅 C、金鱼 D、羊
-
20、兔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是44条,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A、22条 B、44条 C、88条 D、44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