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的是(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
2、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 )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缺少了叶绿素,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 D、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
-
3、小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能得出的结论是( )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氢氧化钠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4、探究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1)、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什么?(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两个过程,分别指什么?
-
5、探究点一:科学实验为认识光合作用提供证据(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2)、分析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结果,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怎样的?(3)、你们小组认为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4)、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5)、分析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说明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
6、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 , 利用能,把和转变成贮存了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的过程。
-
7、光合作用过程包含两种变化:一是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等复杂的有机物;二是转化,即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
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条件是 , 场所是 , 产物是、。
-
9、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10、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实验的变量是;装置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实验结果是:装置内的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装置内的叶片呈现蓝色。
-
11、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材料要先进行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
-
12、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13、在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中,银边翠叶片的部分与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滴加碘液后,银边翠叶片的部分呈现蓝色,部分呈不变蓝。
-
14、银边翠(或银边天竺葵)叶片的银边部分(填“含有”或“不含有”)叶绿素。
-
15、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乙图中的点(填字母)。(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在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部分 , B部分 , 说明。(3)、花生叶片的正面比背面更绿一些,是由于靠近正面的②细胞中含较多且排列 , 靠近背面的⑤细胞中含较多且排列。
-
16、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它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首先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乙瓶与丙瓶可构成实验对照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丙、丁瓶中的叶片经脱色、染色后,理论上只有乙瓶中的叶片变蓝色 D、若丁叶片经脱色、染色后B部分变蓝,A部分不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17、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A、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 B、水分无法运输 C、氧气不足 D、二氧化碳不足
-
18、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 B、能够涵养水分、美化环境 C、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能量
-
19、一株大树的下部总有一些黄色的叶子。产生黄叶的原因是( )A、缺乏发营养 B、缺水 C、黄叶不能接受阳光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 D、叶片过于鲜嫩,还没有变绿
-
20、人类现在利用的煤、石油等能源物质中的能量来自于( )A、地下核能 B、地球岩浆释放的能量 C、古代动物储存的能量 D、古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