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角色的主要是( )A、向日葵 B、细菌和真菌 C、动物 D、松鼠
-
2、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
3、下列诗句或俗语中,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
5、蛋黄果又名仙桃,挤压果肉可以得到一种苦涩的汁液,这种汁液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 B、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质
-
6、乐乐想了解“牧羊犬是如何放牧的?”可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比较法
-
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哪种现象( )A、遗传 B、变异 C、生长 D、以上都不正确
-
8、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疟原虫与黄花蒿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质
-
9、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A、相对稳定的 B、绝对稳定的 C、永久稳定的 D、不稳定的
-
10、红军长征时过草地 ,时常有人陷入沼泽中 ,这里所指的草地属于(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
11、“人与自然是生命体”,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绿树成荫 B、蝴蝶纷飞 C、鸟语花香 D、流水潺潺
-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 C、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13、同学们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其中没有细胞壁的是( )A、
B、
C、
D、
-
14、进行遗传学实验,模式生物的选择很重要。果蝇被誉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昆虫,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这两种生物都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请分析作答。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长翅
52
101
76
残翅
49
0
25
(1)、图一为果蝇的发育史,从图中观察,果蝇属于发育。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现象。(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图二所示为某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请问该果蝇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表为三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请判断为显性性状。在正常条件下,从理论上来说,第一组所产生的子代,残翅雄果蝇的几率是。(4)、拟南芥2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能使其植株提前开花(简称早花,与晚花相对应),这属于(填写“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5)、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绘成如图所示柱状图,若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f表示,则子代早花的基因组成是。(6)、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这项生物技术称为。 -
15、推理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之一。某生物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大棚内,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水分等实时监控,探究农作物增产的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一是大棚内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图三中A、B、C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三中的[ ](填字母和名称)生理活动。(2)、图一中,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填数字)。(3)、为了探究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丙三个温室大棚中,分别移栽了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温室条件情况如下表(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条件
甲
乙
丙
温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①甲、乙温室对照,可探究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乙温室保持恒温,丙温室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实验发现丙温室幼苗比乙温室长势好,是因为丙温室夜间温度低,图三中植物的[ ](填字母和名称)生理活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
16、2024年4月6日,万众瞩目的曲阜圣城国际半程马拉松隆重举行,如图为马拉松运动员体内进行的多种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美味的早餐为运动员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分解,最终在图四[ ](填写序号和名称)中消化分解为终产物葡萄糖,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在进入马拉松比赛最后冲刺时,运动员的骨骼肌将消耗大量能量,呼吸频率和深度迅速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图一中发生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能从肺泡进入血液,是通过作用实现的。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后,变成动脉血,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如图二,当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时,左右心室的状态为。(3)、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一部分尿素以汗液的形式排出,还有一部分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请用图三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尿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如果某人尿中出现葡萄糖,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答出一条即可)。
-
17、日本福岛核电站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此举可能会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图一是海洋生态系统某食物网简图;图二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②③④⑤代表生物的生理作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的中国毛虾、中华哲水蚤等生物及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都会影响浮游植物的生活和分布,在生物学上把这些因素统称为;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条,其中带鱼和日本鱼间存在关系。(2)、图二中,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必须源源不断地通过过程(填数字)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其流动特点是。(3)、图二中的几种成分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中乙是生态系统中的 , 丁是生态系统中的。(4)、核废水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渐积累(富集作用)。一段时间后图一中的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科学家预测,此事件造成被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
-
18、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3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
19、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图乙中④内有滑液,能使关节运动灵活 C、游泳时胳膊前伸,此时图甲中的①收缩,②舒张 D、游泳这项运动仅靠骨、关节、肌肉的配合就能完成
-
20、“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这两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飞行中,每呼吸一次,氧气两次经过肺,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鸟附着在胸骨上的龙骨突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不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流出鳃的水与进入鳃的水相比,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