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图示中,骨与骨之间,骨与骨骼肌之间的连接都正确的是A、
B、
C、
D、
-
2、在做屈肘动作时,肌肉要相互配合,与之相符的描述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
3、近年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交警同志的帮助下,测试者重复实验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测试要求
组别
测试者饮酒量(mL)
测试准确的次数(平均值)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指向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0
20
二
50
18
三
100
9
四
150
5
五
200
3
六
250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饮酒量为0mL的测试者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2)、上述六次测试,除 不同外,其余条件均 , 这是为了 。(3)、为了 , 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是为了 并将所测数据取平均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人体 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
4、为探究蚂蚁是否靠气味进行通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2)完成步骤二后,桥①和桥②的主要区别是否有蚂蚁的。
(3)完成步骤后,蚂蚁大多爬向C岛。
(4)步骤三中,能直接用手直接移动桥吗?请判断并说出理由。。
(5)桥①和桥②的长短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内容后,模拟制作了手肘运动时“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甲),所用的实验材料:两块长方形的硬纸板(代表骨)、两条长度适当的松紧带(代表肌肉),一颗工字钉(代表关节)。请据图回答:(1)、甲中的螺丝相当于 , 运动时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③④的两端分别连在①②两块木板上,这表示肌肉两端的附着在不同的骨上。(2)、甲中虚线箭头表示(填“屈肘”或“伸肘”)过程,此时标号③应该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3)、乙中关节周围由[1]包裹,将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
6、在青春期,有些同学产生了过分激动、羞涩、烦躁、恐慌等心理反应。面对这些变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适当向朋友倾诉烦恼 B、正确认识,理性对待 C、适当地请求家长指导 D、自我封闭,任其发展
-
7、中秋佳节期间是苹果大量上市的季节,苹果等富含糖类的水果表面常有大量的酵母菌存在。酵母菌和苹果都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
8、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是否对鲫鱼呼吸频率有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加入等量已晒过的池塘水,分别放置在20℃、25℃、和30℃的环境中。②将3条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③静置2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1分钟内的鳃盖开合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再重复记录两次,结果如下表:
水温组别统计
每分钟鳃盖开合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
20℃
52
45
47
乙
25℃
112
110
109
丙
30℃
187
185
18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在水中呼吸时,它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填“同时”或“交替”)张合的。(2)、该实验的变量是。(3)、实验过程必须选择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鲫鱼,目的是。(4)、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应取三次统计数据的值。(5)、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9、请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在某生态系统中 生活着鹰和鹅等鸟类。鹰的脖子较短,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它鸟的幼鸟;鹅的脖子较长,不捕食这些幼鸟。刚孵出的幼鸟会对飞过的鹰和鹅都做出蜷缩的动作。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当它们看到某些鸟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其他一些鸟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
对于鸟类的这种行为,有人制作了多种类似鸟的纸板模型,这些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大小、翅膀形状、脖子长短等不同。当模型逐个越过稍大一点的幼鸟头顶时,观察幼鸟身体是否蜷缩。下图中,1-11号为多种鸟类模型,其中具有“+”的模型表示幼鸟身体蜷缩。
(1)、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都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一种行为。(2)、请你预测一下,当看到下图A、B两种鸟的影子时,稍大一些的幼鸟将有怎样的行为?见到图A时身体(填“蜷缩”或“不蜷缩”);见到B时身体(填“蜷缩”或“不蜷缩”);幼鸟的这种行为是通过获得的。
-
10、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B是。可绕过关节连在(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3)、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时,图二中的[②]保证了关节的牢固性,关节软骨可在两骨间起减少摩擦和缓冲作用,但若运动中遭到外来冲击,也可能使[ ① ]关节头从[ ④]中滑出,造成脱臼。(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填肌肉名称)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
11、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特征大多与其功能及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图分别展示了蝗虫、鱼、鸟的部分结构特点,请据图分析:(1)、蝗虫的身体分为1、2、3三部分,其中[]胸部是运动中心。蝗虫的外骨骼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 , 适应陆地生活。(2)、轻轻地掀起活鱼的[ 4 ]鳃盖,能看到既多又细的[ 5 ] , 此处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鱼呼吸时水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的水与流入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填气体名称)减少。(3)、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的前肢变成[ 9 ] , 能在胸肌的配合下完成飞行动作。鸟的呼吸作用旺盛,用[ 7 ]进行气体交换,还有[ 8 ]辅助呼吸。
-
12、如图所示为猫的外形和哺乳动物的牙齿类型,请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猫怀孕后一胎最多能产12个仔,猫的重要繁殖特征是 , 这种繁殖特点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动物后代的(填“产仔率”或“成活率”)。(2)、猫是鼠的天敌。猫的体温(填“恒定”或“不恒定”)。猫的脚趾有脂肪质肉垫,行走无声,捕鼠时一般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趾甲,有利于捕捉鼠。猫的牙齿结构模式是上图中的(填“A”或“B”),具有的特点是有齿,这种齿利于撕咬食物。
-
13、如果人们大肆捕食青蛙,其直接的恶果是( )A、环境被破坏 B、水体被污染 C、植被被破坏 D、害虫数量会增加
-
14、农民常在田间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使昆虫不能正常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个体之间的( )A、运动 B、繁殖 C、通讯 D、摄食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脊椎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B、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不受其它因素影响
-
16、经过训练,猴子会“骑单车”,猴子的这种行为是( )A、遗传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社会行为
-
17、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哪一项组成( )A、骨、骨骼肌和肌肉 B、骨、关节和肌肉 C、骨、关节和关节囊 D、关节、肌肉和神经
-
18、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 )A、鱼类、鸟类 B、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C、鸟类、两栖动物 D、鸟类、哺乳动物
-
19、下列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覆羽 ②前肢变为翼 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④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⑤卵生,善于飞行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
2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 B、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