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资料分析:鸟是善于飞翔的动物,假设你是一名科学工作者,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归纳鸟类动物适于飞翔的特点(写出5项即可)。
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就随粪便排出。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 ~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 ~1000克的肉。
①;②;③;④;⑤。
-
2、观察下图并进行实验“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设计过程:材料:鱼缸中的一条活鱼、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BTB是一种化学试剂,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该试剂由蓝色变成黄色)。分析:(1)、鱼的口与鳃盖交替一张一合,这是鱼在水中进行。(2)、水从鱼的口进入,再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在此过程中,水与①上的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在此过程中,鱼消耗的气体是水中的。(4)、预测:滴加BTB之后,B点呈现色。(5)、结论:若结果与预测一致,得出的结论是:A处进入鱼体和B处流出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或减少)。
-
3、小菜蛾是常见的农业害虫,寻找绿色安全的防控方法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小菜蛾幼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使身体不断生长,但体表的会限制其个体发育和长大,因此小菜蛾需要定期蜕皮。(2)、为寻找天然、高效的化学物质用于绿色防控小菜蛾,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研究人员从同一批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中,选择健康、活跃程度的幼虫若干。实验前使幼虫处于状态,以增加取食动力。
②小菜蛾幼虫主要在夜间取食。实验过程均在黑暗环境下进行,目的是:。
③研究人员将小菜蛾幼虫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将测试用的大白菜、油菜等植物材料置于B区,A区不放置任何材料。一段时间后计算B区植物材料对幼虫的吸引指数,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开始时,将小菜蛾幼虫置于图1中的区。实验设置A区的目的是。图2中的吸引指数表明不同植物材料对小菜蛾幼虫的吸引程度,若为负值,则代表有驱避效果。结果显示,对小菜蛾幼虫的吸引效果最好,而对其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
(3)、植物的特殊气味是由相应的化学物质产生。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条绿色防控小菜蛾幼虫的对策。 -
4、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
“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和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摄氏度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摄氏度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1)、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2)、如果你做这个实验,你将根据什么判断金鱼的呼吸次数?。(3)、小明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一组更科学,更严谨?试说明理由:。(4)、结合本实验,你推测金鱼吞入的水从鳃流出时,其成分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5、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马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1)、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写在表格内相应位置。
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1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2
每天喷10毫升
1%洗手液溶液
每天喷10毫升
3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
2条
38条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洗手液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其中对照组是区域。(4)、假如小尹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对实验数据怎样处理,才能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该如何处理蚯蚓呢?。 -
6、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时在雨后的地面上爬行。结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外部形态图,蚯蚓身体的前端在端(填A或B),你判断的理由是:。(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 它能协助蚯蚓运动。(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呼吸的。
-
7、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2)动物E的体表有 , 可以防止体内的蒸发。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图B是蛔虫,它属于动物。
-
8、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蛭属于环节动物,医学上可以利用提取的蛭素,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B、华枝睾吸虫背腹扁平,有两个胚层,其中间寄主是钉螺 C、墨鱼属于软体动物,退化的贝壳海螵蛸可入药 D、缢蛏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与贝壳的形成有关
-
9、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可以作为判断死鱼中较为新鲜依据的是( )A、鳞片完整 B、鳃丝颜色鲜红 C、身体无伤痕 D、体表湿润
-
10、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A、白鲸 B、海马 C、甲鱼 D、鳄鱼
-
11、鲨鱼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中华鲟、海马 B、黄鳝、章鱼 C、娃娃鱼、鲍鱼 D、鳙鱼、鱿鱼
-
12、小丽一家人去踏青,她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发现蝴蝶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下列与蝴蝶是同一类群的生物是( )A、水螅、蜈蚣、蚯蚓 B、螃蟹、蜘蛛、蜻蜓 C、蛔虫、蝌蚪、苍蝇 D、蝉、河蚌、蜂鸟
-
13、下列动物与其呼吸结构或器官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河蚌--鳃 B、鸟--气囊 C、蝗虫--气门 D、青蛙--湿润的皮肤
-
14、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B、蝗虫——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门 C、涡虫——身体背腹扁平 D、蚯蚓——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
15、蛔虫不同于血吸虫的特点是( )A、有口有肛门 B、消化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寄生生活
-
16、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所有内容都与蛔虫寄生生活相适应( )
①身体细长,呈椭圆型 ②前段有口,后端有肛门 ③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④消化道结构简单 ⑤生殖器官发达 ⑥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
17、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共同的作用( )A、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B、保护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 C、作为运动器官的支架 D、限制身体的不断长大
-
18、古典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鹰能疾飞与它宽大的翅膀有关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
19、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动物类群。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体型庞大,不易被其他动物捕食 B、有外骨骼保护,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C、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灵活 D、感觉器官发达,有利于感知外界环境变化
-
20、蚯蚓的运动主要靠( )A、刚毛的作用 B、肌肉的作用 C、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D、疣足